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9726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2-31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热泵机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及其系统,包括通过控制器对机组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设定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机组的初始参数进行设定,然后根据当前机组的具体参数为基准预测加载压缩机采用性能预测的迭代方式,可预测加载一台压缩机后机组的参数数据,并将预测的数据与初始参数进行对比,有利于便于对压缩机的加载进行判断,能够避免因加载压缩机导致即机组频繁启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对压缩机进行保护,减少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且能够保证该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稳定性。

Loading and unload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of heat pump multi machine paralle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泵多机并联
,具体涉及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需求,机组大型化的大趋势下,为了提高机组的性能,往往需要用到多机并联的技术,即一个系统里面,由多台压缩机并联实现。传统机组多机并联的加卸载控制方法,根据机组的能量调节需求,如果机组接到加载命令,就会加载一台或多台压缩机。传统机组多机并联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在恶劣工况下,往往会出现刚加载一台机组,机组就会由于保护需要卸载一台机组,这样会使得压缩机频繁加卸载,从而导致压缩机的使用寿命减短,增加了成本,无法保证机组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及其系统,通过对机组的初始参数进行设定,然后根据当前机组的具体参数为基准预测加载压缩机采用性能预测的迭代方式,可预测加载一台压缩机后机组的参数数据,并将预测的数据与初始参数进行对比,有利于便于对压缩机的加载进行判断,能够避免因加载压缩机导致即机组频繁启动的情况,从而能够对压缩机进行保护,减少压缩机的启停次数,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且能够保证该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通过控制器对机组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设定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根据机组的初始数据对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进行设定,能够为机组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参数提供参照的依据,从而便于对机组的安全运行进行判断,提高机组运行的安全系数;S2:在需要增加压缩机的数量时,在S1中的机组工作时,通过控制器将机组的工作状态的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得出机组的预测总制热量Q1;当需要加载一台压缩机时,把当前机组的检测数据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得出预测总制热量Q1,便于通过预测总制热量Q1计算出当前机组的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从而能够对机组的工作时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的数据进行计算,从而能够对机组进行检测,提高机组工作的稳定性;S3:通过控制器将S2中机组的预测总制热量Q1代入蒸发器性能特性和冷凝器性能特性中,得出机组的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并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与S2中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进行对比;通过预测总制热量Q1得出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的数值,然后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的数值与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的数值进行比对,利用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能够对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的数值进行判断,从而能够对机组加载的需求进行计算,进而能够保证机组正常工作;S4:若S3中两者之间的偏差大于1℃,则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预测总制热量Q2;在对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的数值与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的数值进行比对比时,如果ET1与ET0之间的差值且CT1与CT0之间的差值大于1℃,则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的数值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预测总制热量Q2,为再一次求取ET2和CT2提供数据,从而再次将ET2和CT2与ET1和CT2相对比,从而提高比对的精度;S5:通过控制器将S4中的预测总制热量Q1再次代入蒸发器性能特性和冷凝器性能特性中,得出预测蒸发温度ET2和预测冷凝温度CT2,并将预测蒸发温度ET2和预测冷凝温度CT2分别与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进行对比,重复N次,将第N次的计算结果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与第N-1次计算结果中的预测蒸发温度ETN-1和预测冷凝温度CTN-1进行对比,直至两者的偏差小于或等于1℃时停止计算;测量蒸发器特征温差后,继续测量出水温度和进水温度,然后通过预测总制热量Q1对预测蒸发温度ET2和预测冷凝温度CT2进行计算,并与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进行对比,从而便于对是否加载压缩机进行判断,在ETN与ETN-1二者的差值和CTN与CTN-1二者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1℃时停止计算,提供数据依据;S6:通过控制器将S5中第N次的计算结果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与S1中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进行对比,若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超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范围,则会触发机组卸载保护;计算时在ETN与ETN-1二者的差值和CTN与CTN-1二者的差值之间相差的数值小于或者等于1℃时,此时,此预测值与加载一台压缩机后的实际数据相近,从而能够加载一台压缩机,且不会触发安全保护,从而避免机组频繁启动,延长机组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在于:所述吸气过热度SSH为5℃,过冷度SCT为3℃时,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为:Q[W]/P[W]=C0+C1*ET+C2*CT^2+C3*ET^3+C4*ET*CT+C5*CT^2+C6*ET^3+C7*ET*CT^2+C8*ET*CT^2+C9*CT^3;其中,C0-C9为常数;ET为蒸发温度;CT为冷凝温度;工作时,压缩机可使用型号为比泽尔GED80385YA,Q[W]为压缩机的制冷量,且C0为122961.07082312200000000000;C1为4103.17541507864000000000;C2为-812.50886490851600000000;C3为61.30328506927500000000;C4为-16.39508241046550000000;C5为-0.92515113536325000000;C6为0.33235403978740100000;C7为-0.44491562212363200000;C8为-0.24585524363985900000;C9为-0.04431336832825340000;P[W]为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且C0为10500.50413993540000000000;C1为202.07603264190700000000;C2为112.95821215237100000000;C3为5.45603316542125000000;C4为-7.99259309078821000000;C5为3.00813151428611000000;C6为0.05085104793956240000;C7为-0.10992020407769000000;C8为0.07837111557310680000;C9为0.02640369120139740000;可将Q[W]与P[W]分别对应的C0-C9的数值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并分别计算出压缩机的制冷量Q[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通过控制器对机组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设定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nS2:在需要增加压缩机的数量时,在S1中的机组工作时,通过控制器将机组的工作状态的蒸发温度E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控制器对机组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并设定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
S2:在需要增加压缩机的数量时,在S1中的机组工作时,通过控制器将机组的工作状态的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得出机组的预测总制热量Q1;
S3:通过控制器将S2中机组的预测总制热量Q1代入蒸发器性能特性和冷凝器性能特性中,得出机组的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并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与S2中蒸发温度ET0和冷凝温度CT0进行对比;
S4:若S3中两者之间的偏差大于1℃,则将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代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中,计算出预测总制热量Q2;
S5:通过控制器将S4中的预测总制热量Q1再次代入蒸发器性能特性和冷凝器性能特性中,得出预测蒸发温度ET2和预测冷凝温度CT2,并将预测蒸发温度ET2和预测冷凝温度CT2分别与预测蒸发温度ET1和预测冷凝温度CT1进行对比,重复N次,将第N次的计算结果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与第N-1次计算结果中的预测蒸发温度ETN-1和预测冷凝温度CTN-1进行对比,直至两者的偏差小于或等于1℃时停止计算;
S6:通过控制器将S5中第N次的计算结果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与S1中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进行对比,若预测蒸发温度ETN和预测冷凝温度CTN超出机组的安全保护参数范围,则会触发机组卸载保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多机并联系统的加卸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过热度SSH为5℃,过冷度SCT为3℃时,该压缩机制热量计算公式为:
Q[W]/P[W]=C0+C1*ET+C2*CT^2+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密升钟惠安张勇张娟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