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模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7854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暖模块系统,属于室内装饰装修领域,目的是提高热量有效传递效率,且便于维修。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作为发热结构的水暖管和导热结构层;在保温层的顶面设置有一排固定单元,相邻两个固定单元之间形成纵向卡道,水暖管设置于纵向卡道内,且发热结构的顶面所处的高度位置低于各固定单元的顶面,并由发热结构的顶面与固定单元的顶面之间的中空区域构成导热结构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温层避免热量损失,并使热量尽可能多且持久的传递至上方的室内地面。发热结构的顶面与固定单元的顶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中空区域起到导热作用,造价低廉且热量向上传递速度快,热量损失更小。通过水暖管可拆卸设置于开口向上纵向卡道内,检修更方便快捷。

Floor heating modul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暖模块系统
本技术属于室内装饰装修领域,具体的是地暖模块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水暖型地暖通常采用混凝土将地暖管道包埋起来,然后在混凝土层上铺设地板、瓷砖等作为地面层,用于包埋地暖管道的混凝土不仅起到保护地暖管道的作用,还是传递热量的主要渠道。但是,该地暖结构,首先,由于地暖管道经混凝土包埋,检修时,需要清除混凝土,恢复时,需要重新采用混凝土进行包埋,检修工艺繁复,检修时间长,且造成混凝土浪费;再者,由于混凝土作为热量传递的主要渠道,部分热量会被混凝土吸收,造成热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模块系统,提高热量有效传递效率,且便于维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暖模块系统,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发热结构和导热结构层;所述发热结构为水暖管;沿保温层长度方向,在保温层的顶面设置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固定单元,相邻两个固定单元以及保温层的顶面包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纵向卡道,所述水暖管设置于纵向卡道内,且发热结构的顶面所处的高度位置低于各固定单元的顶面,并由发热结构的顶面与固定单元的顶面之间的中空区域构成所述导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地暖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1)、发热结构(2)和导热结构层(3);所述发热结构(2)为水暖管;沿保温层(1)长度方向,在保温层(1)的顶面设置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固定单元(4),相邻两个固定单元(4)以及保温层(1)的顶面包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纵向卡道(5),所述水暖管卡接于纵向卡道(5)内,且发热结构(2)的顶面所处的高度位置低于各固定单元(4)的顶面,并由发热结构(2)的顶面与固定单元(4)的顶面之间的中空区域构成所述导热结构层(3)。/n

【技术特征摘要】
1.地暖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由下至上依次包括保温层(1)、发热结构(2)和导热结构层(3);所述发热结构(2)为水暖管;沿保温层(1)长度方向,在保温层(1)的顶面设置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固定单元(4),相邻两个固定单元(4)以及保温层(1)的顶面包围形成开口向上的纵向卡道(5),所述水暖管卡接于纵向卡道(5)内,且发热结构(2)的顶面所处的高度位置低于各固定单元(4)的顶面,并由发热结构(2)的顶面与固定单元(4)的顶面之间的中空区域构成所述导热结构层(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暖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保温层(1)的宽度方向,各固定单元(4)由多个固定件(41)间隔布置成一列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暖模块系统,其特征在于:沿保温层(1)的长度方向,各固定单元(4)的对应固定件(41)排成一行,且相邻两行固定件(41)与其之间的保温层(1)的顶面包围形成开口向上的横向卡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苏明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