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80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设有中部和与中部一体成型的底部和顶部。所述底部设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底段和位于第二底段的两侧并且与第二底段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段和第三底段。所述中部设有第一中段和第二中段,所述第一中段的一端与第一底段和第二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一端与第二底段和第三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顶部设有第一顶段和第二顶段,所述第一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段偏心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偏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型材,为型材类型提供一种新的备选结构。

Prof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材
本技术属于型材
,具体涉及一种型材。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201575293U,主题名称为18折型材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由骨架和安装孔组成,骨架为一双体柱体,横截面为8字形分布,起始端向右上45°延伸后向右折形成第1折,向上折形成第2折,向右折形成第3折,然后向上折形成第4折,向左折形成第5折,向下折形成第6折,向左折形成第7折,向下折形成第8折,然后向左下折45°形成第9折,向左折形成第10折,向下折形成第11折,向左折形成第12折,向下折形成第13折,向右折形成第14折,向上折形成第15折,向右折形成16折,向上折形成第17折,最后向右上折45°形成第18折,同时第18折的端部与起始端的端部闭合形成封闭截面”。然而,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现有的型材,存在起始端与终末端闭合的截面呈封闭状的类型,其适配于特定类型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型材还需适配其他应用场景,需要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为提供更多备选的型材类型,提供一种型材。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型材设有中部和与中部一体成型的底部和顶部,其中:所述底部设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底段和位于第二底段的两侧并且与第二底段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段和第三底段;所述中部设有第一中段和第二中段,所述第一中段的一端与第一底段和第二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一端与第二底段和第三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顶部设有第一顶段和第二顶段,所述第一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段偏心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偏心连接;所述顶部还设有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和第三直角折弯段,所述第一顶段的靠近第二顶段的一端末端与第一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三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的靠近第一顶段的一端末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底段、第一中段、第一顶段、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第三直角折弯段、第二顶段和第二中段合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顶段的朝向第一底段的一侧进一步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凸出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顶段的朝向第二底段的一侧进一步一体延伸形成第二凸出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相对于对称轴镜像对称,上述对称轴由第二底段的中心与第三直角折弯段的中心相连并且向两侧延伸形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凸出部的截面为二分之一圆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凸出部的截面为二分之一圆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顶段与第一直角折弯段呈弧状过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顶段与第二直角折弯段呈弧状过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与第三直角折弯段呈弧状过渡连接。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与第三直角折弯段呈弧状过渡连接。本技术公开的型材,其有益效果在于,为型材类型提供一种新的备选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0-底部;11-第一底段;12-第二底段;13-第三底段;20-中部;21-第一中段;22-第二中段;30-顶部;31-第一顶段;32-第二顶段;33-第一直角折弯段;34-第二直角折弯段;35-第三直角折弯段;37-第一凸出部;38-第二凸出部;40-容纳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参见附图的图1,图1示出了所述型材的截面结构。优选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型材设有中部20和与中部20一体成型的底部10和顶部30,其中:所述底部10设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底段12和位于第二底段12的两侧并且与第二底段12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段11和第三底段13;所述中部20设有第一中段21和第二中段22,所述第一中段21的一端与第一底段11和第二底段12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中段22的一端与第二底段12和第三底段13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顶部30设有第一顶段31和第二顶段32,所述第一中段21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段31偏心连接(即所述第一中段21的另一端并非与第一顶段31的中心处连接,而是与第一顶段31的中心处的靠第二顶段32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中段22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32偏心连接(即所述第二中段22的另一端并非与第二顶段32的中心处连接,而是与第二顶段32的中心处的靠第一顶段31的一侧连接);所述顶部30还设有第一直角折弯段33、第二直角折弯段34和第三直角折弯段35,所述第一顶段31的靠近第二顶段32的一端末端与第一直角折弯段33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33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折弯段35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三直角折弯段35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折弯段34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34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32的靠近第一顶段31的一端末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底段12、第一中段21、(部分的)第一顶段31、第一直角折弯段33、第二直角折弯段34、第三直角折弯段35、(部分的)第二顶段32和第二中段22合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4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段31的朝向第一底段11的一侧进一步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凸出部3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段32的朝向第二底段12的一侧进一步一体延伸形成第二凸出部3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出部37和第二凸出部38相对于对称轴镜像对称,上述对称轴由第二底段12的中心与第三直角折弯段35的中心相连并且向两侧延伸形成。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出部37的截面为二分之一圆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凸出部38的截面为二分之一圆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段31与第一直角折弯段33呈弧状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段32与第二直角折弯段34呈弧状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33与第三直角折弯段35呈弧状过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34与第三直角折弯段35呈弧状过渡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本技术专利申请涉及的型材材质等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技术专利的专利技术点所在,本技术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型材,其特征在于,设有中部和与中部一体成型的底部和顶部,其中:/n所述底部设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底段和位于第二底段的两侧并且与第二底段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段和第三底段;/n所述中部设有第一中段和第二中段,所述第一中段的一端与第一底段和第二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一端与第二底段和第三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n所述顶部设有第一顶段和第二顶段,所述第一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段偏心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偏心连接;/n所述顶部还设有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和第三直角折弯段,所述第一顶段的靠近第二顶段的一端末端与第一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三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的靠近第一顶段的一端末端一体连接;/n所述第二底段、第一中段、第一顶段、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第三直角折弯段、第二顶段和第二中段合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其特征在于,设有中部和与中部一体成型的底部和顶部,其中:
所述底部设有位于中间的第二底段和位于第二底段的两侧并且与第二底段一体成型的第一底段和第三底段;
所述中部设有第一中段和第二中段,所述第一中段的一端与第一底段和第二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一端与第二底段和第三底段的接合处一体连接;
所述顶部设有第一顶段和第二顶段,所述第一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一顶段偏心连接,所述第二中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偏心连接;
所述顶部还设有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和第三直角折弯段,所述第一顶段的靠近第二顶段的一端末端与第一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一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三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三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直角折弯段的一端一体连接,所述第二直角折弯段的另一端与第二顶段的靠近第一顶段的一端末端一体连接;
所述第二底段、第一中段、第一顶段、第一直角折弯段、第二直角折弯段、第三直角折弯段、第二顶段和第二中段合围形成封闭的容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段的朝向第一底段的一侧进一步一体延伸形成第一凸出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侃杰沈正华沈中海沈晨佳张永明周锋盛凯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丽尚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