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63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包括隔热板本体,隔热板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有玻纤保温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热板本体内部设置空腔,并在空腔内固定玻纤保温板,提高保温隔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
本技术涉及外墙装饰面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外墙都会安装装饰板来提高表面的美观度。由于建筑物外部的装饰板会受到阳光直射,所以会造成建筑物内部靠近装饰板的位置较热。需要研发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降低传递到建筑物内部的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具有隔热反光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包括隔热板本体,所述隔热板本体内部形成有空腔,且所述空腔内固定有玻纤保温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腔内含有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能够对室外和室内的温度进行隔离,从而降低室外传递到室内的热量。玻纤板具有保温、隔热、吸音等优点。实际使用过程中,固定有玻纤保温板的一侧朝向室内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室内的保温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热板本体由壳体和封盖组成;所述壳体呈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封盖封堵所述壳体上开口的一端,所述壳体和封盖之间增设有连接组件;所述玻纤保温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内部朝向封盖的一侧,且所述玻纤保温板和封盖之间间隔设置。隔热板本体可以采用铝板等金属进行制作,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隔热板本体的安装和拆卸,并且便于对空腔内部的玻纤保温板进行检查和更换。玻纤保温板和封盖之间间隔设置,使得这个间隔中能够充盈空气,从而空气和玻纤保温板共同作用,提高对室内的保温隔热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套接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外壁上的插槽,所述插槽一端和壳体上靠口的端面齐平;所述封盖上固定有插板,所述插板和插槽插接配合;所述插板上穿设有螺钉,且所述螺钉穿过壳体并与壳体螺纹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方便快捷。并且,实际使用过程中封盖朝向外环境,将封盖套接于壳体的外部,使得外界的空气或者水分需要绕到封盖的端部才能够进入到封盖和壳体的连接处,从而延长了空气和水分的运动路径,提高了保温效果和防水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槽绕所述壳体外壁一周设置,且所述插板绕所述封盖一周设置;当所述插板插入到插槽内部后,所述插板的外表面和所述壳体的外表面齐平。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的表面平整,便于相邻的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的安装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内部临近玻纤保温板的内壁上覆盖有侧保温板,所述螺钉进入到所述侧保温板内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保温隔热效果,并且提高了封盖和壳体之间的固定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上朝向壳体的一侧固定有岩棉板,所述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棉板是经过高温融熔加工成的人工无机纤维,具有质量轻、导热系数小、吸热、不燃的特点。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共同作用,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并且,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之间充斥有空气,从而提高了保温隔热的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之间增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插入到所述玻纤保温板内部并与玻纤保温板胶粘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之间的固定效果,从而提高封盖和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结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正对壳体一侧呈波浪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波浪形的表面能够对光线进行漫反射,从而避免产生光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封盖外壁上覆盖有防水保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封盖进行保护,延长封盖的使用寿命。其次,防水保温层选用涂料进行涂刷,使得封盖的表面光滑,从而提高反光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隔热板本体内部设置空腔,并在空腔内固定玻纤保温板,提高保温隔热效果;2.隔热板本体由壳体和封盖组成,并在封盖上固定岩棉板,进一步提高了保温隔热效果,并且便于岩棉板和玻纤保温板的检查;3.封盖上设置波浪形的侧壁,并在侧壁上设置防水保护层,避免光污染的产生,也能够延长封盖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隔热板本体;11、壳体;12、封盖;121、防水保护层;2、空腔;3、连接组件;31、插槽;32、插板;33、螺钉;4、玻纤保温板;5、侧保温板;6、岩棉板;7、连接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包括隔热板本体1,隔热板本体1由壳体11和封盖12组成。封盖12和壳体11均选用铝板或者其他金属板进行制作。壳体11和封盖12均呈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设置,封盖12套接于壳体11外部并封堵壳体11上开口的一端,使得隔热板本体1内部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封盖12正对壳体11一侧呈波浪形设置,能够对太阳光进行漫反射,避免光污染。封盖12外壁上涂刷防水涂料,形成光滑的防水保护层121,提高了反光效果。壳体11和封盖12的连接处增设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插槽31、插板32和螺钉33。插槽31开设于壳体11外壁上,插槽31绕壳体11外壁一周设置,且插槽31一端和壳体11上靠口的端面齐平。插板32固定于的封盖12上开口的端部,插板32绕封盖12一周设置,且插板32和插槽31插接配合。当插板32插入到插槽31内部后,插板32的外表面和壳体11的外表面齐平。且,插板32上穿设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螺钉33,当插板32与插槽31插接后,螺钉33穿过壳体11并与壳体11螺纹配合。相互固定后的封盖12和壳体11之间形成有空腔2,空腔2内设置有玻纤保温板4、侧保温板5和岩棉板6。玻纤保温板4固定于壳体11内部朝向封盖12的一侧,且玻纤保温板4和壳体11之间胶粘固定。侧保温板5胶粘于壳体11内临近玻纤保温板4的侧壁上,且螺钉33端部进入到侧保温板5内部。侧保温板5的端部和壳体11上开口的端面齐平,且侧保温板5和玻纤保温板4之间胶粘固定。岩棉板6胶粘于封盖12上朝向壳体11的一侧,且岩棉板6抵紧于侧保温板5上。岩棉板6和玻纤保温板4之间增设有连接柱7,连接柱7插入到玻纤保温板4内部并与玻纤保温板4胶粘固定,且连接柱7端部抵紧于岩棉板6上。其中,侧保温板5和玻纤保温板4均选用玻纤板,连接柱7选用石棉或者岩棉制作。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本体(1),所述隔热板本体(1)内部形成有空腔(2),且所述空腔(2)内固定有玻纤保温板(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板本体(1),所述隔热板本体(1)内部形成有空腔(2),且所述空腔(2)内固定有玻纤保温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本体(1)由壳体(11)和封盖(12)组成;所述壳体(11)呈一端开口且内部中空设置;所述封盖(12)封堵所述壳体(11)上开口的一端,所述壳体(11)和封盖(12)之间增设有连接组件(3);所述玻纤保温板(4)固定于所述壳体(11)内部朝向封盖(12)的一侧,且所述玻纤保温板(4)和封盖(12)之间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12)套接于所述壳体(11)的外部,且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11)外壁上的插槽(31),所述插槽(31)一端和壳体(11)上靠口的端面齐平;所述封盖(12)上固定有插板(32),所述插板(32)和插槽(31)插接配合;所述插板(32)上穿设有螺钉(33),且所述螺钉(33)穿过壳体(11)并与壳体(11)螺纹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墙隔热反光装饰板,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健曹森洪韩智宇付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南方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