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62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其包括吊顶射钉、第一丝杆、调节装置、角码连接件、第二丝杆、自攻螺钉、吊顶模块、顶板,其中,吊顶模块是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顶射钉固定在顶板上,调节装置的上端通过第一丝杆固定在吊顶射钉上,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与角码连接件进行连接,吊顶模块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角码连接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金属连接件与吊顶模块采用丝扣连接方式,固定牢固,不易沉降变形,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单个模块固定后,相邻模块间可通过调节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模块间无高低差,平顺美观;安装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节约人工成本。

A kind of adjustable hanging device for assembly ce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适于装配式装修快速安装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吊顶是目前较先进的一种装饰吊顶施工工艺,是在施工之前根据设计图纸将天花吊顶分割成若干个吊顶模块单元,在工厂或者生产线加工完成模块单元,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采用吊杆或金属连接件将这些吊顶模块单元进行组装固定,完成吊顶施工,但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难点:(1)金属连接件与吊顶模块一般采用自攻钉进行固定,因为重力作用,固定难度大且容易沉降,有质量隐患;(2)单个模块固定完成后,相邻模块间的标高不易调整,导致模块间有高低差,影响观感;(3)固定安装时需要两个人同时配合才能完成,施工效率低,人工浪费大,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传统装配式吊顶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现场施工简单且方便高度调节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包括吊顶射钉、第一丝杆、调节装置、角码连接件、第二丝杆、自攻螺钉、吊顶模块、顶板,其中,吊顶模块是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顶射钉固定在顶板上,调节装置的上端通过第一丝杆固定在吊顶射钉上,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与角码连接件进行连接,吊顶模块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角码连接件上。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中,所述吊顶射钉可以是镀锌钢、铝合金,所述吊顶射钉为“Z”型,有M6、M8、M10、M12,长度32mm;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丝杆、第二丝杆可为镀锌钢或不锈钢,直径为Φ6~Φ10mm,;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中,调节装置为镀锌钢或铝合金,整体高度为100~150mm,壁厚1.5~4mm,螺纹孔深度5~10mm;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中,角码连接件材质为镀锌钢或铝合金,外宽15~25mm,外高35~50mm,内宽11~23.5mm,内高31~48.5mm,壁厚1.5~4mm,螺纹孔深度5~20mm;根据本技术的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其中,自攻螺钉型号为ST2.2~M6.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金属连接件与吊顶模块采用丝扣连接方式,固定牢固,不易沉降变形,提高施工质量;2、单个模块固定后,相邻模块间可通过调节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模块间无高低差,平顺美观;3、安装时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安装方便快捷,施工效率高,节约人工成本。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示意图。附图标记:1吊顶射钉、2第一丝杆、3调节装置、4角码连接件、5第二丝杆、6自攻螺钉、7吊顶模块、8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仅为了阐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吊顶可调式挂件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吊顶射钉1、第一丝杆2、调节装置3、角码连接件4、第二丝杆5、自攻螺钉6、吊顶模块7、顶板8,所述吊顶射钉1固定在顶板8上,调节装置3的上端通过第一丝杆2固定在吊顶射钉1上,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5、角码连接件4进行连接,吊顶模块7通过自攻螺钉6固定在角码连接件4上。作为优选,所述吊顶射钉1为镀锌吊顶一体钉,吊顶射钉1射钉长度为60mm,厚度为20mm,长度为50mm,宽度为20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丝杆2为镀锌全细牙条,直径为Φ8mm*1mm;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装置3为镀锌花兰螺丝,整体高度为100mm,壁厚2mm,螺纹孔深度5mm;作为优选,所述角码连接件4为镀锌钢,外宽20mm,外高40mm,内宽18mm,内高38mm,壁厚2mm;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丝杆5为镀锌全细牙条,直径为Φ8mm*1mm作为优选,所述自攻螺钉6为ST2.2.作为优选,所述吊顶模块7是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具体施工安装时,首先进行吊顶射钉1的安装,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弹线以确定吊顶射钉1固定点位,然后用射钉枪将吊顶射钉1固定在顶板8上,在完成吊顶射钉1安装固定后,用第一丝杆2将调节装置3固定在吊顶射钉1上;再将吊顶模块7按编号顺序依次用自攻螺钉6固定在角码连接件4上,调节装置3的上端通过丝杆2固定在吊顶射钉1上,调节装置3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5与角码连接件4进行连接,最后旋转调节装置3进行调平,拆卸时,旋出调节装置3下端第一丝杆2即完成拆卸。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其包括吊顶射钉(1)、第一丝杆(2)、调节装置(3)、角码连接件(4)、第二丝杆(5)、自攻螺钉(6)、吊顶模块(7)、顶板(8),其特征在于,吊顶模块(7)是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顶射钉(1)固定在顶板(8)上,调节装置(3)的上端通过第一丝杆(2)固定在吊顶射钉(1)上,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5)、角码连接件(4)进行连接,吊顶模块(7)通过自攻螺钉(6)固定在角码连接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吊顶的可调式挂件装置,其包括吊顶射钉(1)、第一丝杆(2)、调节装置(3)、角码连接件(4)、第二丝杆(5)、自攻螺钉(6)、吊顶模块(7)、顶板(8),其特征在于,吊顶模块(7)是预先在工厂加工完成后运输至施工现场,吊顶射钉(1)固定在顶板(8)上,调节装置(3)的上端通过第一丝杆(2)固定在吊顶射钉(1)上,调节装置的下端通过第二丝杆(5)、角码连接件(4)进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宇杜小军王靖张喆王磊兴
申请(专利权)人:美好建筑装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