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597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3: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顶部为水平段、两侧为倾斜段的工作台,其中:水平段上安装有中部承载平台;倾斜段上垂直设置有端部承载平台,用于调节滑模顶板与滑模侧板之间的贴合程度,所述端部承载平台包括固定在倾斜段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调节板、固定在调节板上的调节座和弧形导向条、以及穿过弧形导向条通过万向节与调节座活动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将支撑柱固定在弧形导向条上的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准调节滑模顶板端部与滑模侧板之间的贴合。

A roof adjusting device for pipe gall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廊
,具体为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城市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现有的管廊在施工前,需要通过预先搭建滑模平台,再进行浇筑,而在滑模平台搭建过程中,两侧的滑模板较为容易搭建和固定,而顶部的滑模板由于位置和角度的问题,很难较为精准的贴合两侧滑模板,导致浇筑成型后,容易出现裂缝或其它问题,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顶板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精准调节滑模顶板端部与滑模侧板之间的贴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顶部为水平段、两侧为倾斜段的工作台,其中:水平段上安装有中部承载平台;倾斜段上垂直设置有端部承载平台,用于调节滑模顶板与滑模侧板之间的贴合程度,所述端部承载平台包括固定在倾斜段的连杆、与连杆铰接的调节板、固定在调节板上的调节座和弧形导向条、以及穿过弧形导向条通过万向节与调节座活动连接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将支撑柱固定在弧形导向条上的锁紧螺栓。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向条上开设有弧形槽,锁紧螺栓穿过弧形槽与螺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球体。进一步的,所述中部承载平台包括防转套体,所述防转套体内放置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下端具有一螺纹口,伺服电机的螺杆伸入螺纹口内与抬升板螺纹连接,所述抬升板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支撑板上端安装有橡胶垫。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底部的行走单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中部承载平台预先对滑模顶板进行整体调节,然后结合端部承载平台进行微调,以达到精准调节的目的,有效提高了顶板与侧板之间的贴合程度。2、弧形导向条的设置,提供了多个调节角度,使得调节更为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端部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中部承载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底座;2、工作台;3、中部承载平台;4、连杆;5、调节板;6、调节座;7、弧形导向条;8、万向节;9、支撑柱;10、球体;11、锁紧螺栓;12、调节气缸;13、行走单元;14、滑模顶板;15、滑模侧板;201、水平段;202、倾斜段;301、防转套体;302、抬升板;303、弧形支撑板;304、橡胶垫;305、螺纹口;306、螺杆;307、伺服电机;701、弧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顶部为水平段201、两侧为倾斜段202的工作台2,其中:水平段201上安装有中部承载平台3;倾斜段202上垂直设置有端部承载平台,用于调节滑模顶板14与滑模侧板15之间的贴合程度,所述端部承载平台包括固定在倾斜段202的连杆4、与连杆4铰接的调节板5、固定在调节板5上的调节座6和弧形导向条7、以及穿过弧形导向条7通过万向节8与调节座6活动连接的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上设置有将支撑柱9固定在弧形导向条7上的锁紧螺栓11。优选的,所述弧形导向条7上开设有弧形槽701,锁紧螺栓11穿过弧形槽701与螺母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9上设置有球体10。优选的,所述中部承载平台3包括防转套体301,所述防转套体301内放置有抬升板302,所述抬升板302下端具有一螺纹口305,伺服电机307的螺杆306伸入螺纹口305内与抬升板302螺纹连接,所述抬升板302的上端设置有弧形支撑板303。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撑板303上端安装有橡胶垫304。优选的,它还包括设置在底座1底部的行走单元13。具体工作过程:滑模顶板14预先承载在橡胶垫304上,通过启动伺服电机307,使滑模顶板14缓慢下降(螺杆306的转动带动抬升板302下降和上升),随后使滑模顶板14接触到球体10,然后再稍微下降一点点距离,由于承载时,橡胶垫304具有一定弹性,橡胶垫304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稍微下降一点点距离,橡胶垫304处于回复状态,承载的压力转换为给两侧端部承载平台的压力,通过调节支撑柱9的位置,微调滑模顶板14与滑模侧板15的贴合程度,待最佳位置时,拧动锁紧螺栓11,使支撑柱9固定,以完成滑模顶板14的调节工作,最后再进行浇筑。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它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顶部为水平段(201)、两侧为倾斜段(202)的工作台(2),其中:/n水平段(201)上安装有中部承载平台(3);/n倾斜段(202)上垂直设置有端部承载平台,用于调节滑模顶板(14)与滑模侧板(15)之间的贴合程度,所述端部承载平台包括固定在倾斜段(202)的连杆(4)、与连杆(4)铰接的调节板(5)、固定在调节板(5)上的调节座(6)和弧形导向条(7)、以及穿过弧形导向条(7)通过万向节(8)与调节座(6)活动连接的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上设置有将支撑柱(9)固定在弧形导向条(7)上的锁紧螺栓(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它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顶部为水平段(201)、两侧为倾斜段(202)的工作台(2),其中:
水平段(201)上安装有中部承载平台(3);
倾斜段(202)上垂直设置有端部承载平台,用于调节滑模顶板(14)与滑模侧板(15)之间的贴合程度,所述端部承载平台包括固定在倾斜段(202)的连杆(4)、与连杆(4)铰接的调节板(5)、固定在调节板(5)上的调节座(6)和弧形导向条(7)、以及穿过弧形导向条(7)通过万向节(8)与调节座(6)活动连接的支撑柱(9),所述支撑柱(9)上设置有将支撑柱(9)固定在弧形导向条(7)上的锁紧螺栓(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廊顶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条(7)上开设有弧形槽(701),锁紧螺栓(11)穿过弧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耀智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