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
本技术属于一种管桩,特别涉及土木工程施工
的一种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在基础设施方面建设方面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吸引力大批企业入驻,但由于土地资源有限且大部分是性质不好的软土,因此如何经济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成为了设计者不能绕过的问题,尤其是以环渤海湾经济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些普遍存在于软弱土环境中的沿海产业聚集区为典型代表。现常用的柔性桩复合地基虽然造价低廉但是桩身强度低,加固深度有限;刚性桩桩身强度高,加固深度大但是费用高。而现在新开发的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PCC桩)虽然结合了以上两种桩的优点,但是又存在施工过程产生泥浆污染,施工效率不高等缺点。单独使用开孔管桩虽然能解决上述大部分问题,但由于开孔桩长度过长会使桩体强度不足,在加固深度较深的软土地区使用过长的开孔桩会面临桩身强度缺失的情况。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拥有开孔预制管桩的优点并不降低桩体强度的管桩具有重要的意义。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节预制管桩,分别为上节预制管桩(1)和下节预制管桩(2),上节预制管桩(1)和下节预制管桩(2)通过接桩方式上下相互连接;上节预制管桩(1)沿轴向和桩壁周面周向阵列布置有开孔(3),即开孔(3)沿桩身表面的横向纵向规则排布;下节预制管桩(2)桩壁周面未开孔;两节预制管桩外周面均套有用于提高预制管桩侧摩阻力的土工织物(4),在上节预制管桩(1)开孔(3)处所对应土工织物(4)均被刺破后形成有小孔;两节预制管桩内部均灌注有桩周土(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节预制管桩,分别为上节预制管桩(1)和下节预制管桩(2),上节预制管桩(1)和下节预制管桩(2)通过接桩方式上下相互连接;上节预制管桩(1)沿轴向和桩壁周面周向阵列布置有开孔(3),即开孔(3)沿桩身表面的横向纵向规则排布;下节预制管桩(2)桩壁周面未开孔;两节预制管桩外周面均套有用于提高预制管桩侧摩阻力的土工织物(4),在上节预制管桩(1)开孔(3)处所对应土工织物(4)均被刺破后形成有小孔;两节预制管桩内部均灌注有桩周土(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节排水下节不排水组合型预制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武,李嘉诚,梁家馨,柳江南,赵文芳,叶宇航,俞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