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5438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上一体编织有穿绳孔,织带主体内设有与穿绳孔连通的穿绳通道,织带主体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锁链结构,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对折形成两个织带侧边,该两个织带侧边通过锁链结构连接固定,锁链结构与两个织带侧边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松紧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操作性强,还可具有夹边的作用,可显著提高织带的生产效率。

A new type of threading ribb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穿绳织带
本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穿绳织带。
技术介绍
随着服装市场的发展,织带作为其必不可少的辅料亦得到快速发展,织带的种类和用途日渐繁多。抽绳带即是其中应用较广的一类织带。传统抽绳带其抽绳通道的大小一般由带身宽度决定,穿戴过程中经常由于抽绳通道过大而导致绳子跑位,并且很多需要后期开抽绳孔。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穿绳织带,操作方便,穿绳通道的大小便于调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包括织带主体,所述织带主体上一体编织有穿绳孔,织带主体内设有与穿绳孔连通的穿绳通道,织带主体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锁链结构,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对折形成两个织带侧边,该两个织带侧边通过锁链结构连接固定,锁链结构与两个织带侧边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松紧绳。所述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折,织带主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分别设有锁链结构。所述织带主体上的穿绳孔处对折形成有对折边,穿绳孔位于该对折边上。所述穿绳通道内还设有与松紧绳连接的牵引绳。所述穿绳通道的宽度为织带主体对折后的宽度的20%-80%。所述织带主体对折后的开口一侧形成夹边口结构或者为闭合平面结构。所述织带主体为平面带或者提花带。所述织带主体为弹性带或者非弹性带。本技术穿绳孔与织带主体一体编织而成,且穿绳通道的大小可由两锁链结构之间的距离控制,能够确保穿绳通道与松紧绳的大小符合,保证松紧绳在穿绳孔内不易移位,结构稳定,同时在形成穿绳通道时可引入牵引绳,便于使用时牵引松紧绳,还可具有夹边的作用,可显著提高织带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分开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织带主体出机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本技术产品组织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附图1、2和3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包括织带主体1,所述织带主体1上一体编织有穿绳孔2,织带主体1内设有与穿绳孔2连通的穿绳通道4,织带主体1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锁链结构3,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对折形成两个织带侧边,该两个织带侧边通过锁链结构连接固定,锁链结构与两个织带侧边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松紧绳(图中未示出)。织带主体编织出机时,形成一侧闭合的双层织物,即有一侧对折形成双层结构,在闭合的侧边上设置穿绳孔。为了保证织带主体对折后的整洁性,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折,织带主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分别设有锁链结构。穿绳通道的大小,可由对折后的两侧边的锁链结构之间的距离控制,穿绳通道的宽度可为对折后织带主体宽度的20%-80%,优选30%-50%。在对折后的两个织带侧边各设一个锁链结构,相互结合固定,从而形成了穿绳通道。所述穿绳通道内还设有与松紧绳连接的牵引绳(图中未示出),该牵引绳的长度可以灵活调整。牵引绳可在形成穿绳通道的时候直接置入,利用该牵引绳,在实际使用时可更加方便的牵引松紧绳,从而实现较为轻松的操作。所述织带主体对折后的开口一侧形成夹边口结构或者为闭合平面结构。当对折后的两个织带侧边为夹边口结构,此时可将织带当作夹边带使用,形式更加多样,满足各种情况的需求。所述织带主体为平面带或者提花带。织带主体为弹性带或者非弹性带。本技术利用锁链结构将对折后的两个织带侧边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穿绳通道,从而方便的控制穿绳通道的大小,以确保松紧绳在穿绳通道内不易出现跑位的问题,使用更加稳定可靠。锁链结构实现将两个织带侧边连接固定,如常用的锁链扣合,或者拉链结构等。本技术产品使用无梭织机进行编织。本技术产品实际生产时按照工艺所需进行排纱和穿纱。图3所示为本实例组织结构图,按照图示进行花链编排,其中第一,二框为带身骨架氨纶包覆纱的结构,主要起稳定带身的作用。带面纱采用图中第4、6、8、10框中的结构进行编织;绒底纱则采用第5、7、9、11框中的结构。带面与绒底结构一样,使得整个带身更加匀整。图2所示为本实例织带主体出机时的情况,织带主体于穿绳孔处对折出机,织带主体的开孔由电脑系统控制。在非开孔处纱线主要走一上一下交织结构,该处织带展开为平面;开口处纱线主要走中上和中下结构,上下不交织,形成开口,该处织带展开形成穿绳孔。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但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包括织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上一体编织有穿绳孔,织带主体内设有与穿绳孔连通的穿绳通道,织带主体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锁链结构,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对折形成两个织带侧边,该两个织带侧边通过锁链结构连接固定,锁链结构与两个织带侧边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松紧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穿绳织带,包括织带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上一体编织有穿绳孔,织带主体内设有与穿绳孔连通的穿绳通道,织带主体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锁链结构,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对折形成两个织带侧边,该两个织带侧边通过锁链结构连接固定,锁链结构与两个织带侧边之间形成的通道为穿绳通道,穿绳通道内设置松紧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穿绳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对折,织带主体上沿长度方向的中轴线两侧分别设有锁链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穿绳织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织带主体上的穿绳孔处对折形成有对折边,穿绳孔位于该对折边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鳌陈道胜陈志波曹令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润信弹性织物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