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445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1
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涉及一种升降装置。滚珠丝杠及滑杆与楼梯倾斜方向一致且平行并列,滚珠丝杠及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每个安装座分别通过对应的多个膨胀螺栓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滚珠丝母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滚珠丝杠上,滚珠丝母的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滑杆的外侧,滚珠丝杠的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滚珠丝母的上端固定有扶手,滚珠丝母的外侧面与踏板的一端铰接,踏板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滑块,滑块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滚珠丝母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An auxiliary lifting device for existing stai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尤其是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些高层建筑在建造时均设有电梯,便于使用;然而,我国仍然存在较多的年代较久的多层住宅楼,由于这些多层住宅楼根据国家相关的建筑规范,不具备安装电梯的条件,继而给使用者造成了诸多的使用不便。特别是老年人,由于行动不便,上下楼梯均较为费劲。虽然部分城区已经开始实施旧楼改造加装电梯项目,但是,外加电梯需要全体业户的同意,同时还需要均摊较高的费用,因此实施较为困难。此外,现在也有部分对既有楼梯设置升降装置的,但是所述装置均为座椅,严重影响了楼梯正常的消防宽度,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设备整体结构复杂,不适合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减速电机、滚珠丝杠、滑杆、滚珠丝母、扶手、踏板、支撑杆、滑块、四个安装座以及多个膨胀螺栓,所述滚珠丝杠及滑杆均与楼梯倾斜方向一致且平行并列设置,滚珠丝杠及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每个所述安装座分别通过对应的多个膨胀螺栓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滚珠丝杠上,滚珠丝母的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滑杆的外侧,所述滚珠丝杠的一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的上端固定有扶手,滚珠丝母的外侧面与踏板的一端铰接,所述踏板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滚珠丝母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主要升降结构为踏板,且踏板在不使用时,可进行竖直收纳,不影响楼梯正常的消防宽度,减少了安全隐患,便于大范围的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的整体结构轴测图;图2是图1所示的升降装置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非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使用环境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包括减速电机1、滚珠丝杠2、滑杆3、滚珠丝母6、扶手7、踏板8、支撑杆9、滑块10、四个安装座4以及多个膨胀螺栓5,所述滚珠丝杠2及滑杆3均与楼梯倾斜方向一致且平行并列设置,滚珠丝杠2及滑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4,每个所述安装座4分别通过对应的多个膨胀螺栓5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6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滚珠丝杠2上,滚珠丝母6的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滑杆3的外侧,所述滚珠丝杠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6的上端固定有扶手7,滚珠丝母6的外侧面与踏板8的一端通过弹簧合页铰接,所述踏板8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A,所述滑槽A内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通过销轴一与支撑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通过销轴二与滚珠丝母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扶手7为n型结构,扶手7的两个竖直杆均为伸缩杆。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伸缩杆均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及内管,所述的外管管壁沿径向设有螺纹通孔,所述的螺纹通孔内旋接有顶丝,外管通过所述的顶丝与内管紧固连接。本技术的减速电机1通过正反转控制开关组实现减速电机1的开关及正反转为现有技术,也可以采用授权公告号CN102340269B、授权公告日2013年12月25日、名称为《直流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或授权公告号CN207884525U、授权公告日2018年09月18日、名称为《一种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的技术专利的技术方案。在每个楼梯段的上下端均设有相对减速电机1的开关,便于使用者在不同位置的使用。在使用本技术时,使用者位于楼梯段的一端,当踏板8位于使用者所在一端时,使用者拨动踏板8,将踏板8从竖直位置拨动至水平位置,继而滑块10滑动,并通过支撑杆9支撑踏板8,而后使用者踏上踏板8,开启减速电机1的开关,通过减速电机1输出轴的转动带动滚珠丝杠2转动,继而带动滚珠丝母6沿着滚珠丝杠2滑动,继而带动踏板8滑动,继而带动使用者实现上或下楼梯;当踏板8不位于使用者所在一端时,使用者开启对应端的减速电机1的开关,使踏板8滑动到使用者所在的位置,而后再踏上踏板8即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电机(1)、滚珠丝杠(2)、滑杆(3)、滚珠丝母(6)、扶手(7)、踏板(8)、支撑杆(9)、滑块(10)、四个安装座(4)以及多个膨胀螺栓(5),所述滚珠丝杠(2)及滑杆(3)均与楼梯倾斜方向一致且平行并列设置,滚珠丝杠(2)及滑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4),每个所述安装座(4)分别通过对应的多个膨胀螺栓(5)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6)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滚珠丝杠(2)上,滚珠丝母(6)的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滑杆(3)的外侧,所述滚珠丝杠(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6)的上端固定有扶手(7),滚珠丝母(6)的外侧面与踏板(8)的一端铰接,所述踏板(8)的下端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滑槽(A),所述滑槽(A)内设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与支撑杆(9)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9)的另一端与滚珠丝母(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既有楼梯用辅助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电机(1)、滚珠丝杠(2)、滑杆(3)、滚珠丝母(6)、扶手(7)、踏板(8)、支撑杆(9)、滑块(10)、四个安装座(4)以及多个膨胀螺栓(5),所述滚珠丝杠(2)及滑杆(3)均与楼梯倾斜方向一致且平行并列设置,滚珠丝杠(2)及滑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座(4),每个所述安装座(4)分别通过对应的多个膨胀螺栓(5)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母(6)的一端活动套装在滚珠丝杠(2)上,滚珠丝母(6)的另一端紧密地套装在滑杆(3)的外侧,所述滚珠丝杠(2)的一端与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电机(1)通过电机安装座与对应的楼梯间的墙体固定连接,所述滚珠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作成张怡齐小燕叶飞沈义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