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442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检修安全设备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其包括与电梯井内壁固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防坠板,防坠板沿水平方向设置,还包括转动架设在底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防坠板则与转轴固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防坠板的旋出和复位均可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控制,无需检修人员手动旋转防坠板,且驱动组件失效时,防坠板也不会因受到震动干扰而自行旋出的效果。

A kind of anti falling structure for elevator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检修安全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电梯的安全、可靠运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以延长电梯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梯故障,还可以及时预防电梯安全隐患。当电梯出现故障时,则需要及时修理。为保证检修人员在检修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除了必要的检修设备以外,往往还需要各种辅助设备,如针对检修人员的安全绳、针对悬停状态下电梯的防坠结构。目前,公开号为CN20698541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梯维修时下落阻挡器,它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电梯井的连接装置,壳体的前侧具有槽,槽内部设有一个铁质阻挡件,阻挡件的一端与壳体铰接,阻挡件的后方设有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吸引阻挡件,二者紧靠,断电时阻挡件向外转动。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结构简单粗糙,电磁铁只能在阻挡件嵌于槽内时将其吸住,既不能通过断电的方式将阻挡件放下,也难以在使用结束后将阻挡件吸入槽内,完全依赖于检修人员的手动操作。此外,如果出现供电系统停止供电的情况,电磁铁不再将阻挡件稳定地吸住,阻挡件可能因受到电梯井内的震动干扰而从槽内翻出,此时需要检修人员进入电梯井使其复位,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其具有防坠板的旋出和复位均可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控制,无需检修人员手动旋转防坠板,且驱动组件失效时,防坠板也不会因受到震动干扰而自行旋出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包括与电梯井内壁固接的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防坠板,防坠板沿水平方向设置,还包括转动架设在底座上的转轴,所述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防坠板则与转轴固接,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旋转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未检修时,防坠板的一侧边与电梯井内壁贴近,不影响轿厢的正常运行;开展检修操作之前,驱动组件驱动转轴旋转,进而带动防坠板绕转轴的轴心旋转,直至防坠板的轴线与电梯井的内壁垂直,此时防坠板部分位于电梯下方,起到拦截失控电梯,防止其进一步坠落的作用;在此过程中,防坠板的旋出和复位均可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控制,无需检修人员手动旋转防坠板,且驱动组件失效时,防坠板也不会因受到震动干扰而自行旋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齿轮、齿条和气缸,所述齿轮套设于转轴上,齿轮与转轴固接,所述齿条和气缸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齿条与齿轮啮合,齿条与气缸的活塞杆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缸的活塞杆伸缩时,带动齿条沿其长度方向移动,齿条则带动与其啮合的齿轮旋转,进而使转轴旋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行程开关,所述齿条上对应设有触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轮旋转至防坠板的轴线与电梯井的内壁垂直时,触头恰与行程开关相触,使气缸的活塞杆停止移动,并将防坠板固定在该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限位套,限位套与底座固接,所述齿条穿设于限位套内,齿条背向齿轮一侧与限位套的内壁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限位套抵住齿条背向齿轮的一侧,保证齿条与齿轮的稳定啮合,避免防坠板受力不均时带动齿轮强行扭转,导致跳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板的下表面固接有斜撑,斜撑背向防坠板一端与转轴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斜撑可以有效地为防坠板分担受力,使其不易断裂,从而更加稳定地将失控电梯托起。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坠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缓冲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失控电梯直接冲击在防坠板上,在短时间内由运动到静止,其瞬时冲量非常大,防坠板容易因承力过大而断裂,设置缓冲弹簧,可以使电梯被拦停的时间大大增加,减轻防坠板所受的压力,从而提高防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缓冲弹簧沿竖直方向设置,缓冲弹簧顶端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与防坠板平行,缓冲板的下表面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且缓冲弹簧套设于导向杆上,所述防坠板上对应开设有导向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缓冲板使缓冲弹簧均匀承力,充分发挥其延长碰撞过程,减缓冲击的效果;导向杆从缓冲弹簧中部穿过,然后穿入导向孔,将缓冲弹簧限制在缓冲板与防坠板之间,避免缓冲弹簧横向扭曲或者与防坠板脱离,从而保证缓冲弹簧稳定工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防坠板的旋出和复位均可通过驱动组件进行控制,无需检修人员手动旋转防坠板,且驱动组件失效时,防坠板也不会因受到震动干扰而自行旋出;2、设置行程开关和触头,可以实现对防坠板的精确控制;3、整体结构强度高,缓冲部分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在旋出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在复位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缓冲板、缓冲弹簧、防坠板之间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1、底座;2、防坠板;3、转轴;4、驱动组件;5、斜撑;6、缓冲弹簧;7、缓冲板;8、导向杆;21、导向孔;41、齿轮;42、齿条;43、气缸;44、行程开关;45、触头;46、限位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包括底座1、转轴3、防坠板2和驱动组件4。底座1与电梯井的内壁栓接固定,转轴3沿竖直方向设置,并转动架设在底座1上,防坠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其一端与转轴3固接,驱动组件4则用于驱动转轴3旋转。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4包括齿轮41、齿条42和气缸43。其中,齿轮41同轴套设在转轴3上,与转轴3固接,并位于防坠板2下方。齿条42沿水平方向设置,并与电梯井的内壁平行,齿条42位于齿轮41背向电梯井内壁的一侧,其轮齿设置在侧壁上,与齿轮41啮合。气缸43位于转轴3左侧,与齿条42同轴设置,其活塞杆的末端与齿条42固接,驱动齿条42沿其长度方向移动。参照图1和图2,防坠板2与电梯井内壁贴合时,其主体位于转轴3右侧,此时气缸43的活塞杆处于伸出状态。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4还包括行程开关44和触头45,其中,行程开关44与底座1固接,触头45则与齿条42固接,且触头45位于行程开关44右侧。气缸43的活塞杆缩回,齿条42向左移动,带动齿轮41顺时针旋转,防坠板2也随之向左摆动,直至齿条42上的触头45与行程开关44相抵,使气缸43的活塞杆停止移动,此时防坠板2的轴线恰与电梯井内壁垂直。气缸43的活塞杆伸出,齿条42向右移动,带动齿轮41逆时针旋转,防坠板2也随之向右摆动,直至气缸43的活塞杆完全伸出,此时防坠板2的一侧边恰与底座1相贴,与电梯井内壁平行,完成复位。参照图1和图2,底座1上固设有限位套46,齿条42穿过限位套46,其背向齿轮41一侧与限位套46的内壁相抵。参照图1和图2,防坠板2与转轴3之间另设有斜撑5将二者连接,斜撑5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包括与电梯井内壁固接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防坠板(2),防坠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架设在底座(1)上的转轴(3),所述转轴(3)沿竖直方向设置,防坠板(2)则与转轴(3)固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3)旋转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齿轮(41)、齿条(42)和气缸(43),所述齿轮(41)套设于转轴(3)上,齿轮(41)与转轴(3)固接,所述齿条(42)和气缸(4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齿条(42)与齿轮(41)啮合,齿条(42)与气缸(43)的活塞杆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包括与电梯井内壁固接的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有防坠板(2),防坠板(2)沿水平方向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动架设在底座(1)上的转轴(3),所述转轴(3)沿竖直方向设置,防坠板(2)则与转轴(3)固接,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驱动转轴(3)旋转的驱动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齿轮(41)、齿条(42)和气缸(43),所述齿轮(41)套设于转轴(3)上,齿轮(41)与转轴(3)固接,所述齿条(42)和气缸(43)均沿水平方向设置,且齿条(42)与齿轮(41)啮合,齿条(42)与气缸(43)的活塞杆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还包括行程开关(44),所述齿条(42)上对应设有触头(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检修防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东昊甄靖宇王志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瑛达源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