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742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辊和第二辊,第一辊的一端和第二辊之间设有相啮合的齿轮,第一辊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支架的前部连接有棘轮,支架的后部设有水平的卷筒;第一导板水平设于支架的下方且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导板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升缩杆,升缩杆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第二导板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导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该装置使用棘轮捡拾废旧滴灌带,可捡拾中间出现断裂的滴灌带,无需人工辅助作业,捡拾效果好、效率高;第一导板可起到引导作用,并将被土掩埋的滴灌带铲出,可大大提高回收效率。

A recycling device of waste drip irrigation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
本技术属于农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滴灌带是利用塑料管(滴灌管引)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通过出流孔口非常小入的滴头或滴灌带,把水一滴一滴地均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它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滴灌较喷灌具有更高的节水增产效果,同时可以结合施肥,提高肥效一倍以上。可适用于果树、蔬菜、经济作物以及温室大棚灌溉,在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大田作物灌溉。滴灌带是塑料材质,由于风吹日晒,容易风化损坏,因此滴灌带在使用一定年限后需要回收,并更换全新的滴灌带。目前,废旧滴灌带回收主要依靠工人手工进行清除,比较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废旧滴灌带回收依靠工人手工进行清除,比较费时费力的问题。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支架、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支架包括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支架的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辊和第二辊,所述第二辊设于第一辊的下方且与第一辊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第一辊和第二辊的两端由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穿出,第一辊的一端和第二辊之间设有相啮合的齿轮,第一辊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带轮;支架的前部连接有水平固定板,所述水平固定板的下方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液压缸,所述液压缸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水平的棘轮轴,所述棘轮轴上连接有棘轮;支架的后部设有水平的卷筒,所述卷筒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卷筒靠近第一带轮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卷筒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电机;第一导板水平设于支架的下方且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第一导板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升缩杆,所述升缩杆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导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第二导板较低一端延伸至棘轮的下方、较高一端延伸至第一辊与第二辊的之间的间隙处。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板较低端和第一导板之间的间距为5~20c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板上设有竖直连杆,所述竖直连杆的一端与第一导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架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架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拖拉机牵引架的牵引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装置使用棘轮捡拾废旧滴灌带,可捡拾中间出现断裂的滴灌带,无需人工辅助作业,捡拾效果好、效率高;第一导板可起到引导作用,并将被土掩埋的滴灌带铲出,可大大提高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3是图1中A-A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第一固定板,3-第二固定板,4-第一辊,5-第二辊,6-齿轮,7-第一带轮,8-卷筒,9-第二带轮,10-皮带,11-水平固定板,12-液压缸,13-棘轮,14-第一导板,15-竖直连杆,16-升缩杆,17-第二导板,18-牵引孔,19-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所提到的前后上下均是以图2为参考。如图1~4所示,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包括支架1、第一导板14和第二导板17,支架1包括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支架1的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辊4和第二辊5,第二辊5设于第一辊4的下方且与第一辊4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第一辊4和第二辊5的两端分别由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穿出,第一辊4的一端和第二辊5之间设有相啮合的齿轮6,第一辊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带轮7。支架1的前部设有水平固定板11,水平固定板11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2、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3,水平固定板11的下方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液压缸12,液压缸12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水平的棘轮轴,棘轮轴上连接有棘轮13。支架1的后部设有水平的卷筒8,卷筒8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活动连接,卷筒8靠近第一带轮7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带轮9,第一带轮7与第二带轮9之间连接有皮带10,卷筒8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电机19。另外,支架1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拖拉机牵引架的牵引孔18。第一导板14水平设于支架1的下方,第一导板14上设有竖直连杆15,竖直连杆15的顶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第一导板14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升缩杆16,升缩杆16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17,第二导板17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导板14之间留有15cm宽的间隙,第二导板17较低一端延伸至棘轮13的下方、较高一端延伸至第一辊4与第二辊5的之间的间隙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首先将该回收装置连接到拖拉机上,连接时通过支架1前端的牵引孔18与拖拉机的后悬挂相连接,通过拖拉机的后悬挂可以自由调整该装置的离地高度。工作时,使拖拉机横跨于待回收滴灌带的两侧,通过拖拉机的后悬挂调整该装置的离地高度,使第一导板14紧贴地表,通过液压缸12调整棘轮13与第一导板14之间的距离,距离调整至1cm左右。然后开启电机19,电机19带动卷筒8逆时针转动,第一辊4逆时针转动,第二辊5顺时针转动(以图2为参考)。拖拉机向前行进时,第一导板14可将地表的滴灌带铲起,然后在棘轮13的拨动下,将滴灌带由第一导板14输送至第二导板17上,然后通过第一辊4和第二辊5之间的间隙缠绕在卷筒8上。第一导板14可以将埋藏于地表的滴灌带铲起,便于棘轮13回收。由于第一导板14与第二导板17之间有15cm高的间隙,工作时第一导板14铲起的土可通过第一导板14与第二导板17之间的间隙然后顺着第一导板流出,防止土地堆积,从而影响回收作业。出现断裂的滴灌带时,第一导板14可将断裂的滴灌带铲起,该回收装置也能进行回收。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导板(14)和第二导板(17),所述支架(1)包括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支架(1)的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辊(4)和第二辊(5),所述第二辊(5)设于第一辊(4)的下方且与第一辊(4)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第一辊(4)和第二辊(5)的两端由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穿出,第一辊(4)的一端和第二辊(5)之间设有相啮合的齿轮(6),第一辊(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带轮(7);/n支架(1)的前部连接有水平固定板(11),所述水平固定板(11)的下方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水平的棘轮(13)轴,所述棘轮(13)轴上连接有棘轮(13);支架(1)的后部设有水平的卷筒(8),所述卷筒(8)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活动连接,卷筒(8)靠近第一带轮(7)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带轮(9),第一带轮(7)与第二带轮(9)之间连接有皮带(10),卷筒(8)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电机(19);/n第一导板(14)水平设于支架(1)的下方且一端与支架(1)固定连接,第一导板(14)上固定有多个竖直的升缩杆(16),所述升缩杆(16)上铰接有倾斜设置的第二导板(17),所述第二导板(17)较低的一端与第一导板(14)之间留有一定间隙,第二导板(17)较低一端延伸至棘轮(13)的下方、较高一端延伸至第一辊(4)与第二辊(5)的之间的间隙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旧滴灌带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第一导板(14)和第二导板(17),所述支架(1)包括竖直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支架(1)的中部设有水平的第一辊(4)和第二辊(5),所述第二辊(5)设于第一辊(4)的下方且与第一辊(4)之间留有一定间距,第一辊(4)和第二辊(5)的两端由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穿出,第一辊(4)的一端和第二辊(5)之间设有相啮合的齿轮(6),第一辊(4)的另一端上连接有第一带轮(7);
支架(1)的前部连接有水平固定板(11),所述水平固定板(11)的下方设有一竖直向下的液压缸(12),所述液压缸(12)活塞杆的端部连接有水平的棘轮(13)轴,所述棘轮(13)轴上连接有棘轮(13);支架(1)的后部设有水平的卷筒(8),所述卷筒(8)的两端分别于第一固定板(2)和第二固定板(3)活动连接,卷筒(8)靠近第一带轮(7)的一端上设有第二带轮(9),第一带轮(7)与第二带轮(9)之间连接有皮带(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萍马能明
申请(专利权)人:金昌鑫基节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