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703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包括门型框,所述门型框两侧外壁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横向设置的U形支架,所述门型框内壁底端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收料板,所述收料板顶端外壁螺接有竖直设置的等距离呈矩阵分布的定位针,所述门型框两侧外壁均设有用于带动U形支架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门型框侧壁一端靠近门型框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电机,且减速电机输出轴穿过U形支架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带动焊接治具板翻转,方便转移铜框架,操作简单,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配合设置的顶料套和顶料板,方便将铜框架从焊接治具板上顶出,方便对铜框架进行有序排列。

A copper frame receiving mechanism in diod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二极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
技术介绍
二极管的生产过程中,铜框架在焊接完成后需要挂在收料篮上,以便于后期的清洗和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铜框架都是需要人员手动进行挂载的。经检索,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2069524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包括材料篮和焊接治具,所述焊接治具内设有焊接完成的铜框架材料,材料篮上设有多个用于对铜框架材料进行挂设的限位针,铜框架材料上的孔洞与限位针位置相对,所述材料篮的侧面开口处设有与用于固定焊接治具的卡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收料时,将焊接治具立起靠在材料篮的侧面开口卡槽处,使得铜框架材料与材料篮内的限位针位置相对。上述专利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存在以下不足:不方便铜框架的转移,工作效率不高,所以现提出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包括门型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框(1)两侧外壁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横向设置的U形支架(7),所述门型框(1)内壁底端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收料板(3),所述收料板(3)顶端外壁螺接有竖直设置的等距离呈矩阵分布的定位针(16),所述门型框(1)两侧外壁均设有用于带动U形支架(7)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门型框(1)侧壁一端靠近门型框(1)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电机(8),且减速电机(8)输出轴穿过U形支架(7)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U形支架(7)远离减速电机(8)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侧壁焊接有焊接治具板(11),所述焊接治具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包括门型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型框(1)两侧外壁滑动设置有同一个横向设置的U形支架(7),所述门型框(1)内壁底端位置处滑动设置有横向设置的收料板(3),所述收料板(3)顶端外壁螺接有竖直设置的等距离呈矩阵分布的定位针(16),所述门型框(1)两侧外壁均设有用于带动U形支架(7)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门型框(1)侧壁一端靠近门型框(1)位置处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电机(8),且减速电机(8)输出轴穿过U形支架(7)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U形支架(7)远离减速电机(8)一侧内壁转动连接,且转轴侧壁焊接有焊接治具板(11),所述焊接治具板(11)远离门型框(1)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磁条(12),所述焊接治具板(11)两侧外壁中间位置处均设有定位栓(10),所述U形支架(7)侧壁两端位置处均设有与定位栓(10)规格相适配的卡接槽,所述焊接治具板(11)侧壁开有等距离呈矩阵分布的定位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极管生产中的铜框架收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门型框(1)一侧外壁的竖直设置的第一气动伸缩杆(2),且第一气动伸缩杆(2)顶端与U形支架(7)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立勇涂晓罗旭东陈东胜
申请(专利权)人:赛米微尔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