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雾化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9173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雾化盘,包括驱动盘、进液腔和至少一个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雾化组件和多个沿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孔,径向孔内端的入口与进液腔连通;雾化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雾化环,雾化环的内侧面按半径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环形的导流面,环形的凹槽和环形的内锥面;所述的径向孔为两组,两组径向孔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每组径向孔外端的出口贴近一个雾化环的导流面;所述的内锥面为齿形面,导流面的径向延长线与所述的齿形面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零部件都是回转结构,产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平衡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雾化盘[
]本技术涉及液体离心雾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雾化盘。[
技术介绍
]离心雾化技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获得均匀细雾滴的最适宜方式之一,也是获得较窄雾滴粒谱范围的先进技术。传统的滤芯式离心雾化盘在普通离心雾化盘的基础上,为了提高雾化能力使其雾化颗粒更细更均匀,雾化头中增加了孔径非常细小的滤芯,在其施药药剂粘附力较大的时候滤芯会出现堵塞的情况。专利号为CN201820597432.9的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离心雾化盘,包括雾化盘底盘、上盖板和雾化机构,雾化机构安装在雾化盘底盘上,上盖板固定在雾化机构上,并且上盖板与雾化盘底盘密封配合,上盖板与雾化盘底盘之间形成容纳腔,雾化盘底盘的中心位置设有用于套在电机主轴上的电机安装套,雾化盘底盘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沿雾化盘底盘周向等间距设置的喷口,雾化机构包括与喷口配合的第一雾化组件和第二雾化组件,第一雾化组件位于容纳腔内,第二雾化组件安装在雾化盘底盘的外侧壁上,上盖板上开设有供电机安装套上端穿过的通孔。该技术的第二雾化组件采用若干个沿雾化盘底盘周向等间距设置的挡板,挡板均倾斜设置,每个挡板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雾化盘底盘上。该技术零件多、结构复杂,加工和装配难度和装配误差大,平衡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平衡性能好的离心雾化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心雾化盘,包括驱动盘、进液腔和至少一个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雾化组件和多个沿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孔,径向孔内端的入口与进液腔连通;雾化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雾化环,雾化环的内侧面按半径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环形的导流面,环形的凹槽和环形的内锥面;所述的径向孔为两组,两组径向孔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每组径向孔外端的出口贴近一个雾化环的导流面;所述的内锥面为齿形面,导流面的径向延长线与所述的齿形面相交。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所述齿形面的齿形为三角齿,两个雾化环内锥面大端之间留有间隙。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导流面包括内锥面,内锥面的大端靠近环形的凹槽。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导流面内锥面母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环形内锥面的齿形面相交。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包括复数个所述的雾化单元,复数个所述的雾化单元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包括环形的从动盘和隔环、从动盘的内侧通过隔环与驱动盘的内侧连接;隔环内孔的直径大于从动盘内孔的直径,隔环的内孔构成所述的进液腔,隔环的两端面各包括多个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槽,隔环的径向槽构成所述的径向孔,驱动盘和从动盘的内侧各包括所述的雾化环。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包括至少一个中间盘和复数个所述的隔环,隔环的数量比中间盘的数量多一个;中间盘布置在驱动盘与从动盘之间;中间盘的两侧各包括所述的雾化环,中间盘内孔的直径大于从动盘内孔的直径,隔环的内孔和中间盘的内孔构成所述的进液腔;从动盘的内侧通过隔环与中间盘连接,驱动盘的内侧通过隔环与中间盘连接;如果中间盘的数量大于一,相邻中间盘之间通过隔环连接。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包括多个连接柱,隔环和中间盘各包括与连接柱数量相同的、沿周向均布的通孔;驱动盘和从动盘各包括与连接柱数量相同的、沿周向均布的螺钉孔,所述的螺钉孔为内大外小的阶梯孔;连接柱穿过隔环和中间盘的通孔,两端插入到驱动盘或从动盘阶梯孔的大孔中;连接柱的两端包括螺纹孔;连接螺钉穿过驱动盘或从动盘阶梯孔的小孔,旋入连接柱的螺纹孔。以上所述的离心雾化盘,驱动盘、从动盘和中间盘的外周为圆柱齿轮,圆柱齿轮的轮齿和齿槽与雾化环内锥面相交形成所述的齿形面。本技术的主要零部件都是回转结构,产品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和装配,平衡性能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外形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左视图。图4是图3中的B向剖视图。图5是图3中的A向剖视图。图6是图3中的D向剖视图。图7是图6中I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结构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驱动盘1、环形的从动盘2、两个中间盘3、三个隔环4、6个连接柱5和12个连接螺钉6。两个中间盘3布置在驱动盘1与从动盘2之间,从动盘2的内侧通过隔环4与左中间盘3A连接,驱动盘1的内侧通过隔环4与右中间盘3B连接,相邻的左右两个中间盘3A与3B之间通过隔环4连接。隔环4和中间盘3各有6个沿周向均布的通孔401和301。驱动盘1和从动盘2各有6个沿周向均布的螺钉孔101和201,螺钉孔101为内大外小的阶梯孔。连接柱5穿过隔环4的通孔401和中间盘3的通孔301,连接柱5的两端插入分别到驱动盘1的阶梯孔101和从动盘2的阶梯孔201的大孔中。连接柱5的两端都有螺纹孔。连接螺钉6穿过驱动盘1阶梯孔101或从动盘2阶梯孔201的小孔,旋入连接柱5的螺纹孔501,将驱动盘1、从动盘2、隔环4和中间盘3组装成一体。隔环4内孔的直径和中间盘3内孔的直径大于从动盘2内孔的直径,隔环4的内孔和中间盘3的内孔构成离心雾化盘的进液腔H。驱动盘1的内侧和从动盘2的内侧各有一个雾化环10,中间盘3的两侧各有一个雾化环10,雾化环10位于隔环4径向的外侧。隔环4的两端面各包括12条沿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槽402,隔环4的端面与驱动盘1、从动盘2或中间盘3结合后,径向槽402的侧面封闭变成径向孔403,每个隔环4形成两组径向孔403。径向孔403的入口通进液腔,出口朝向雾化环10。雾化环10的内侧面按半径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环形的导流面11,环形的凹槽12和环形的内锥面13。每组径向孔403外端的出口贴近雾化环10的导流面11的内圈。导流面11的外圈为内锥面11A,内锥面的大端11A靠近环形的凹槽12。环形凹槽12的作用是将导流面11与环形的内锥面13隔离,避免从径向孔403喷出的液体沿着雾化环10的内侧面径向向外流动,无法与内锥面13的齿面产生撞击而进一步雾化。内锥面13为齿形面,导流面11内锥面11A母线的延长线与环形内锥面13的齿形面相交。驱动盘1、从动盘2和中间盘3雾化环10的外缘均为三角齿的圆柱齿轮,三角齿圆柱齿轮的轮齿和齿槽与雾化环10内锥面13相交形成齿形面。齿形面的齿形为三角齿。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驱动盘1、环形的从动盘2、两个中间盘3和三个隔环4构成三个沿离心雾化盘的轴线分开布置的雾化单元。每个雾化单元包括一个隔环4和两个相对布置的雾化环10,相对布置的两个雾化环10的内锥面13大端之间留有轴向间隙。本技术实施例离心雾化盘的结构能够根据需要的药液雾化量很容易地增加或减少离心雾化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雾化盘,包括驱动盘、进液腔和至少一个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雾化组件和多个沿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孔,径向孔内端的入口与进液腔连通,其特征在于,雾化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雾化环,雾化环的内侧面按半径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环形的导流面,环形的凹槽和环形的内锥面;所述的径向孔为两组,两组径向孔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每组径向孔外端的出口贴近一个雾化环的导流面;所述的内锥面为齿形面,导流面的径向延长线与所述的齿形面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雾化盘,包括驱动盘、进液腔和至少一个雾化单元,雾化单元包括雾化组件和多个沿周向分开布置的径向孔,径向孔内端的入口与进液腔连通,其特征在于,雾化组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雾化环,雾化环的内侧面按半径方向由内向外依次包括环形的导流面,环形的凹槽和环形的内锥面;所述的径向孔为两组,两组径向孔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每组径向孔外端的出口贴近一个雾化环的导流面;所述的内锥面为齿形面,导流面的径向延长线与所述的齿形面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形面的齿形为三角齿,两个雾化环内锥面大端之间留有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导流面包括内锥面,内锥面的大端靠近环形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导流面内锥面母线的延长线与所述环形内锥面的齿形面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复数个所述的雾化单元,复数个所述的雾化单元沿离心雾化盘的轴向分开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雾化盘,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从动盘和隔环、从动盘的内侧通过隔环与驱动盘的内侧连接;隔环内孔的直径大于从动盘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华徐志勇崔春王德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隆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