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机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876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制粒机环模,该环模为具有壁面的环形件,所述壁面布设有贯穿其中的多个环模孔,所述环模孔的内腔从靠近环模圆周中心沿径向依次包括:进料段,所述进料段具有靠近环模圆周中心呈正六边形的入口;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和进料段接合形成圆形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小于入口;所述进料段为入口与接合部之间通过过渡曲面相连而形成的向内收缩的锥形腔体;所述多个环模孔在壁面上形成蜂窝状排布,且每两个相邻入口的正六边形具有一条公共边。本技术方案大大减小了环模工作面上的无功面积,提高了环模工作面的利用率,降低了无功面积带来的无功消耗,从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起到了节能的效果。

Pelletizer ring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粒机环模
本技术涉及制粒机
,尤其涉及制粒机环模。
技术介绍
环模制粒成型技术又称旋转辊轧挤压制粒技术,是将粉体类物料经旋转辊轧挤压压缩而制备成颗粒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质固化成型、饲料加工、制药、能源与化工等
环模制粒过程为:粉体物料进入制粒室,在环模、压辊的带动下进入环模、压辊之间的压制区域,随着环模、压辊的旋转及压制区域的不断缩小,物料逐渐被压缩成型,并从环模孔中被挤出,经切断,最终形成所需颗粒。在这一过程中,环模是制粒机最重要的工作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制粒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对整机的能耗也有很大的影响。参见图1、图2、图3,现有的环模孔11内腔一般为直孔形,环模孔11入口113为圆形,环模孔11之间保留了很多无功面积20,导致环模在工作时径向上的压力增大,在环模与料之间摩擦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了环模工作时需要的扭矩,不利于物料压入环模孔,而且增加了设备的能耗。本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公知常识,可见GB/T20192-2006《环模制粒机通用技术规范》《环模制粒成型技术与装备》(科学出版社,武凯、孙宇,2013年12月第一版)。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制粒机环模,可以在保证产品质量、产量的前提下,降低设备的能耗,起到节能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制粒机环模,该环模为具有壁面的环形件,所述壁面布设有贯穿其中的多个环模孔,所述环模孔的内腔从靠近环模圆周中心沿径向依次包括:进料段,所述进料段具有靠近环模圆周中心呈正六边形的入口;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和进料段接合形成圆形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小于入口;所述进料段为入口与接合部之间通过过渡曲面相连而形成的向内收缩的锥形腔体;所述多个环模孔在壁面上形成蜂窝状排布,且每两个相邻入口的正六边形具有一条公共边。本技术方案通过在环模孔的进料段设置向内收缩的锥形腔体,每个进料段的入口为正六边形且每两个相邻入口的正六边形具有一条公共边,所有入口在环模壁面上形成紧密的蜂窝状排布,减小对进料不起作用的平面部分即无功平面的面积,提高了环模工作面的利用率,降低了无功面积带来的无功消耗,从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起到了节能的效果。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过渡曲面沿环模圆周径向截面为弧线形,可以提高环模孔壁的机械强度与使用寿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过渡曲面沿环模圆周径向截面为直线形。附图说明附图是用于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不应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现有技术的环模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环模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环模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部分放大图;图6是图4中C部分放大图;图7是图6中D部分放大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环模孔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E部分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在实施例1中,制粒机环模1为一整体呈环形的部件,其具有环状壁面10,所述壁面10上呈蜂窝状排布多个环模孔11。参照图4、图5、图6、图7,环模孔11贯穿壁面10形成两端连通的内腔,其中,靠近环模圆周中心的一端为入口113,另一端为出口115。每个环模孔的内腔从靠近环模圆周中心沿径向依次包括:进料段110,该进料段110具有正六边形的入口113;挤压段111,该挤压段111紧接于进料段110后方,两者的接合处为圆形的接合部112。所述进料段110为入口113与接合部112之间通过过渡曲面114相连而形成的腔体,而由于接合部112的面积比入口113小,过渡曲面114呈现向内收缩的趋势,使得进料段110成为一锥形腔体。所有环模孔11在壁面10上以蜂窝状排布,且每两个相邻环模孔入口113的正六边形具有一条公共边,即公共边的两侧都为进料段锥形腔体的倾斜面。当设备开始运行,粉体物料在环模、压辊的带动下被压入环模孔时,倾斜的入口更有利于物料进入环模孔,而且把原来环模孔之间的无功面积缩减至最小,几乎整个壁面都对物料的压入起到积极作用,大大提高了环模工作面的利用率,降低了无功面积带来的无功消耗,从而降低了设备的能耗,起到了节能的效果。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1中,过渡曲面114沿环模圆周径向截面为弧线形(实际形状可借助软件solidworks等取得),可以增加环模孔之间的壁厚,提高环模孔壁的机械强度与使用寿命。参照图8、图9的实施例2,其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过渡曲面114沿环模圆周径向截面为直线形(实际形状可借助软件solidworks等取得)。以上是对本技术的描述而非限定,只要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思想,对本技术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技术公开的内容;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形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制粒机环模,该环模为具有壁面的环形件,所述壁面布设有贯穿其中的多个环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孔的内腔从靠近环模圆周中心沿径向依次包括:/n进料段,所述进料段具有靠近环模圆周中心且径向投影呈正六边形的入口,这些投影两两相邻一公共边,成蜂窝状排布;/n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和进料段接合形成圆形的接合部,所述接合部小于入口;/n所述进料段为入口与接合部之间通过过渡曲面相连而形成的向内收缩的锥形腔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制粒机环模,该环模为具有壁面的环形件,所述壁面布设有贯穿其中的多个环模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模孔的内腔从靠近环模圆周中心沿径向依次包括:
进料段,所述进料段具有靠近环模圆周中心且径向投影呈正六边形的入口,这些投影两两相邻一公共边,成蜂窝状排布;
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和进料段接合形成圆形的接合部,所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华山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欧佩德晶华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