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780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2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固接有与瓶体相配合的第三环状凸缘;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喷药装置和增压装置;所述瓶体内部固接有中心柱,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中心柱相配合的压紧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将消毒液加入瓶体内,然后利用增压装置和喷药装置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患者伤口处,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不需要与患者伤口进行接触,防止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只需要将消毒液装进瓶体内,使用的时候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喷洒,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A multi-purpose device for nursing administration in respirator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
技术介绍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对于某些较为严重的呼系统患者需要进行喉下插管,患者在进行喉下插管时会有伤口,医护人员就需要对伤口处进行消毒,防止患者感染,大多数的消毒方法用消毒棉对伤口进行擦拭,但是这样比较麻烦,也增大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可能涂抹的消毒液也不均匀,还容易碰触到患者的伤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涂抹不均匀,容易碰触到患者伤口这些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包括瓶体,所述瓶体上端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设置有喷药装置和与喷药装置相配合的增压装置;所述瓶体内部固接有中心柱,所述盖板上设置有与中心柱相配合的压紧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细管,所述细管上固接有第一旋紧套,所述第一旋紧套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细管上设置有喷药开关,所述喷药开关包括与细管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开有药水通过孔,所述旋转轴远离细管的一端固接有齿轮,所述盖板上滑动连接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盖板和齿条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进一步地,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抽拉杆,所述抽拉杆外周套设有第二旋紧套,所述抽拉杆与第二旋紧套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紧套与盖板螺纹连接;所述抽拉杆下端固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上开有进气孔,所述抽拉杆下端滑动连接有与挡板相配合的密封塞;所述第二旋紧套包括与挡板相配合的滑筒,所述滑筒与第二旋紧套固接;所述挡板与滑筒滑动连接,所述滑筒底端开有出气孔,所述滑筒底端开有出气孔。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压紧柱,所述压紧柱与盖板滑动连接,所述中心柱上开有与压紧柱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压紧柱下端固接有限位块,所述中心柱上开有与限位块相配合的滑道,所述中心柱上开有与滑道相连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位于滑道下端。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下端固接有第一环状凸缘,所述瓶体上开有与第一环状凸缘相配合的第一密封槽。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下端固接有第二环状凸缘,所述中心柱上开有与第二凸缘相配合的第二密封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使用方便,医护人员将消毒液加入瓶体内,然后利用增压装置和喷药装置将消毒液均匀喷洒在患者伤口处,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不需要与患者伤口进行接触,防止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2、本技术结构简单,只需要将消毒液装进瓶体内,使用的时候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喷洒,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图2A-A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抽拉杆,2、第二旋紧套,3、盖板,4、挡板,5、瓶体,6、密封塞,7、压紧柱,8、齿轮,9、细管,10、把手,11、齿条,12、第一环状凸缘,13、第二环状凸缘,14、第三环状凸缘,15、限位块,16、中心柱,17、滑道。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瓶体5,所述瓶体5上端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上固接有与瓶体5相配合的第三环状凸缘14;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喷药装置和增压装置;所述瓶体5内部固接有中心柱16,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与中心柱16相配合的压紧装置。护理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压紧装置旋转开,然后将盖板3拿下来,医护人员可以将消毒液倒进瓶体5内,消毒液装好后用盖板3密封好瓶体5,再用压紧装置将盖板3压紧在瓶体5上;在进行喷药时,先用增压装置增加瓶体5内的压强,增压结束后,医护人员可以打开喷药装置,在压力的作用下,瓶体5内的消毒液会从喷药装置内喷出,医护人员可以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消毒;本技术结构简单,医护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时可以先对瓶体5内进行增压,然后再使用喷药装置对患者伤口进行消毒液的喷洒,使用方便。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抽拉杆1,所述抽拉杆1外周套设有第二旋紧套2,所述抽拉杆1与第二旋紧套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紧套2与盖板3螺纹连接;所述抽拉杆1下端固接有挡板4,所述挡板4上开有进气孔,所述抽拉杆1下端滑动连接有与挡板4相配合的密封塞6;所述第二旋紧套2包括与挡板4相配合的滑筒,所述滑筒与第二旋紧套固接;所述挡板4与滑筒滑动连接,所述滑筒底端开有出气孔;所述抽拉杆1上远离挡板4的一端固接有一对限位销,所述第二旋紧套2上设置有与限位销相配合的限位圆槽,所述第二旋紧套2上还设置有与限位圆槽相配合的出入孔。医护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时,先将瓶体5内加入消毒液,加入的消毒液要没过滑筒底部和细管9底部,加入消毒液后将瓶体5的盖板3密封好;用手向远离瓶体5底端的方向拉抽拉杆1,在瓶体5内部和外界压强差的作用下,密封塞6会和挡板4分离,外界的空气从进气孔进入到滑筒底部,然后将抽拉杆1向靠近瓶体5底端的方向压,密封塞6和挡板4重新合并,进气孔被密封塞6阻挡,滑筒内的空气不能再通过进气孔回到大气中,只能通过滑筒底端的出气孔进入到瓶体5内,经过几次对抽拉杆1的拉取和压动后,瓶体5内空气的压强比外界大气压强高,将抽拉杆1向下压,使限位销通过出入孔进入到限位圆槽内,然后旋转抽拉杆1,限位圆槽和限位销会限制抽拉杆1移动;本技术的增压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对瓶体5内的空气进行加压,提高了本技术的便利性。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细管9,所述细管9上固接有第一旋紧套,所述第一旋紧套与盖板3螺纹连接;所述细管9上设置有喷药开关,所述喷药开关包括与细管9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开有药水通过孔,所述旋转轴远离细管9的一端固接有齿轮8,所述盖板3上滑动连接有与齿轮8相啮合的齿条11,所述盖板3和齿条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固接在盖板3上,所述复位弹簧另一端固接在齿条11上,所述盖板3上还设置有齿条滑轨;所述齿条11上远离复位弹簧的一端固接有按压盘。医护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时,药水通过孔的初始状态为:旋转轴上的药水通过孔和细管9没有连通,瓶体5内的消毒液不能通过药水通过孔;在用增压装置将瓶体5内的压强增大后,可以用手按压按压盘,按压盘会带动齿条11沿盖板3上的齿条滑轨滑动,齿条11会带动齿轮8转动并压缩复位弹簧,齿轮8转动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上的药水通过孔会随着旋转轴旋转,逐渐与细管9连通,瓶体5内的药液会通过药水通过孔,然后再经过细管9的出口处喷洒在患者的刀口处;第一旋紧套可以螺旋连接在盖板3上,对细管9进行固定,提高了本技术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喷药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通过齿条11带动齿轮8转动,齿轮8带动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带动药水通过孔转动和细管9连通,在连通的过程中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5),所述瓶体(5)上端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喷药装置和与喷药装置相配合的增压装置;所述瓶体(5)内部固接有中心柱(16),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与中心柱(16)相配合的压紧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5),所述瓶体(5)上端连接有盖板(3);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喷药装置和与喷药装置相配合的增压装置;所述瓶体(5)内部固接有中心柱(16),所述盖板(3)上设置有与中心柱(16)相配合的压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药装置包括细管(9),所述细管(9)上固接有第一旋紧套,所述第一旋紧套与盖板(3)螺纹连接;所述细管(9)上设置有喷药开关,所述喷药开关包括与细管(9)转动连接的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开有药水通过孔,所述旋转轴远离细管(9)的一端固接有齿轮(8),所述盖板(3)上滑动连接有与齿轮(8)相啮合的齿条(11),所述盖板(3)和齿条(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吸内科护理给药多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装置包括抽拉杆(1),所述抽拉杆(1)外周套设有第二旋紧套(2),所述抽拉杆(1)与第二旋紧套(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旋紧套(2)与盖板(3)螺纹连接;所述抽拉杆(1)下端固接有挡板(4),所述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蕊党威赵鹏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