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套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32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临床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套被器。本套被器包括轨道杆及滑块;滑块处铰接设置横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顶端则铰接设置有竖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的顶端以及竖向伸缩杆的顶端处均布置夹持部;以布置于轨道杆同侧的横向伸缩杆与竖向伸缩杆为一组棉胎展平组件,棉胎展平组件存在收拢及绷直两种位置状态: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彼此呈夹角状态;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绷直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均垂直轨道杆杆长方向,且此时竖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垂直横向伸缩杆杆长方向。本套被器能实现棉胎快速入被套功能的同时,实现棉胎在被套内的快速平铺目的,利于临床使用。

Medical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套被器
本技术属于临床护理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套被器。
技术介绍
医院,作为提供医疗服务的专业机构,用于收容和治疗大量的病人,并给予这些病人以收容场地。每天大量病人住院和出院,都势必面临着被单及被套的频繁更换清洗操作。临床上护理人员在给住院病人铺床套被时,需要将棉胎塞入被套内,然后再逐步展开,以便于棉胎能充满被套。即使为了提升套被效率,医用被套的开口往往等于被套自身宽度,但是实际的棉胎铺平操作也还是十分麻烦且费时费力,柔软而无法定型的棉胎显然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而实用的医用套被器,其能实现棉胎快速入被套功能的同时,实现棉胎在被套内的快速平铺目的,利于临床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套被器,其特征在于:本套被器包括四方杆状的轨道杆,轨道杆的正杆面上布置有导向方向平行轨道杆长度方向的导轨;导轨处布置与之构成滑轨导向配合的滑块,滑块以驱动组件推动从而产生相对导轨的导向位移动作;滑块处铰接设置有向轨道杆一侧延伸的横向伸缩杆,横向伸缩杆顶端则铰接设置有竖向伸缩杆;所述横向伸缩杆及竖向伸缩杆的铰接处轴线均垂直轨道杆的正杆面;以竖向伸缩杆的与横向伸缩杆配合端为竖向伸缩杆的尾端,横向伸缩杆的顶端以及竖向伸缩杆的顶端处均布置用于夹取棉胎角端的可启闭的夹持部;以布置于轨道杆同侧的横向伸缩杆与竖向伸缩杆为一组棉胎展平组件,所述棉胎展平组件为两组且沿轨道杆对称布置;所述棉胎展平组件存在收拢及绷直两种位置状态: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彼此呈夹角状态,且该夹角的尖端朝向被套相对棉胎的套接方向,以便于被套快速套入棉胎展平组件;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绷直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均垂直轨道杆杆长方向,且此时竖向伸缩杆铰接动作至垂直横向伸缩杆杆长方向,以便在被套内绷直棉胎。优选的,所述滑块内布置回转轴,横向伸缩杆的尾端配合于该回转轴处以便形成两者的铰接配合;滑块处还设置有用于限位横向伸缩杆的铰接动作幅度的限位块。优选的,所述横向伸缩杆的顶端处还设置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轴线与横向伸缩杆和竖向伸缩杆的铰接处轴线彼此同轴,导向轮布置位置与竖向伸缩杆的动作路径彼此避让。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布置于横向伸缩杆顶端一侧处的压板,压板尾端设置贯穿孔,轴长方向垂直横向伸缩杆杆长方向的定位钉穿过该贯穿孔从而将压板固定于横向伸缩杆上,且压板可沿定位钉轴长方向作相对横向伸缩杆的相近及相离动作;压板的中段处布置轴线平行贯穿孔轴线的螺纹孔,调节螺钉由外而内的螺纹配合于螺纹孔处,且调节螺钉的顶端与横向伸缩杆的杆身处预留孔间构成空转式的回转配合,压板的顶端与横向伸缩杆的相应面间配合以便形成用于直接夹取棉胎角端的夹持端。优选的,滚珠轴承的外圈同轴的过盈配合于预留孔内,而滚珠轴承的内圈则与调节螺钉的顶端间构成过盈配合,以形成调节螺钉与横向伸缩杆的杆身处预留孔间的空转式的回转配合。优选的,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推送滑块沿导轨行进的推杆,所述推杆一端固接于滑块上而另一端沿轨道杆的导向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推杆为可伸缩杆。优选的,所述推杆的尾端处布置便于操作的手柄或手轮。优选的,所述横向伸缩杆、竖向伸缩杆以及推杆均由第一螺杆段、第二螺杆段以及螺纹套筒三者组合而成;所述第一螺杆段与第二螺杆段彼此螺纹旋向相反,螺纹套筒则同轴的螺纹配合于第一螺杆段与第二螺杆段的相邻端处,以使得第一螺杆段与第二螺杆段能在螺纹套筒转动时能作彼此相向及相离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抛弃了传统的费时费力的人工套被方式,转而采用人工与机械结合的新型套被结构,从而通过实现棉胎的快速平铺定型,以实现棉胎相对被套的快速填充目的,最终有助于提升套被的效率性和便捷性。具体而言,实际操作时,首先将棉胎展平组件回复至收拢状态,并将棉胎的四角端分别固定于两组横向伸缩杆的顶端以及两组竖向伸缩杆的顶端处。之后,将被套开口朝向收拢状态的棉胎展平组件并套入,以使得调整方向后的被套能大略的整体包覆棉胎展平组件及棉胎。再后,通过滑块沿轨道杆处导轨的向前推动,从而展开横向伸缩杆直至两组横向伸缩杆均垂直轨道杆杆长方向;同时,打开竖向伸缩杆使之垂直横向伸缩杆,此时两组横向伸缩杆及两组竖向伸缩杆即在平面上形成了开口朝下的“[”字状结构,而位于四组夹持部上被夹持的棉胎即在上述结构下呈现了四方展平状,而此时被套又因棉胎展品组件以及棉胎的顶动而自然展平,也即被套被棉胎填充满。最后,隔着被套而打开各夹持部,沿轨道杆长度方向而整个的脱出被套及棉胎,即可便捷化和制式化的完成套被操作。2)、横向伸缩杆与滑块之间通过回转轴以便形成铰接配合关系。布置于横向伸缩杆动作路径处的限位块,用于限位横向伸缩杆的最大摆动角度。一旦横下限位杆位于至垂直轨道杆杆长方向处,即因限位块而被限定无法继续行进,从而确保能够迅速绷直棉胎。对于限位块而言,也可以通过限位销轴等布置于横向伸缩杆动作路径处的方式来替代,此处就不再多作赘述。3)、导向轮的设置目的,一方面在被套初始套入时,被套布置于直接与横向伸缩杆的顶端直接硬性刮擦;另一方面,当两组横向伸缩杆逐渐伸展至与轨道杆垂直的过程中,横向伸缩杆处导向轮能不断的相对被套内缘线而滚动,以提升横向伸缩杆的横向展开动作的准确性。4)、对于夹持部的选择可为多种,如采用普通的夹持钳,或者常用的卡夹类结构等均可,只需保证在外力作用下棉胎不易脱离夹持部的夹持范围即可。本技术优选采用压板来作为施力板,从而配合横向伸缩杆的相应杆面进而形成夹持部。压板通过定位钉与调节螺钉的双定位方式来确定自身位置,且被定位钉所限定而只能产生相对横向伸缩杆的相近及相离动作。一旦调节螺钉相对横向伸缩杆产生回转动作,则压板下行,从而缩短压板与横向伸缩杆之间距离,进而起到夹持位于两者之间的棉胎角端的目的。当需要放开棉胎角端时,只需隔着被套而反向的旋转调节螺钉并拉出棉胎即可,其使用极为便捷。5)、实际上,驱动组件及滑块的设置,是考虑到病房空间的狭小性,从而在确保棉胎展平组件的收拢功能的同时,保证本技术在闲置时的体积小巧性,以便于搬运及移动。对于驱动组件而言,可以使用推杆从而以人力推送滑块前行,也可以采用诸如齿轮齿条及电机的方式,来实现滑块相对轨道杆的行进及回缩目的。6)、横向伸缩杆、竖向伸缩杆以及推杆的可伸缩性,进一步确保了本技术的体积小巧性。与此同时,可伸缩的横向伸缩杆及竖向伸缩杆,实现了根据棉胎尺寸大小的自适应的调节功能,以使之能匹配更多的棉胎尺寸,最终提升其实际适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棉胎展平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棉胎展平组件处于绷直状态时,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滑块相对轨道杆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4为横向伸缩杆顶端处的夹持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各标号与部件名称的实际对应关系如下:A-棉胎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套被器,其特征在于:本套被器包括四方杆状的轨道杆(10),轨道杆(10)的正杆面上布置有导向方向平行轨道杆(10)长度方向的导轨(11);导轨(11)处布置与之构成滑轨导向配合的滑块(20),滑块(20)以驱动组件推动从而产生相对导轨(11)的导向位移动作;滑块(20)处铰接设置有向轨道杆(10)一侧延伸的横向伸缩杆(31),横向伸缩杆(31)顶端则铰接设置有竖向伸缩杆(32);所述横向伸缩杆(31)及竖向伸缩杆(32)的铰接处轴线均垂直轨道杆(10)的正杆面;以竖向伸缩杆(32)的与横向伸缩杆(31)配合端为竖向伸缩杆(32)的尾端,横向伸缩杆(31)的顶端以及竖向伸缩杆(32)的顶端处均布置用于夹取棉胎角端的可启闭的夹持部(40);以布置于轨道杆(10)同侧的横向伸缩杆(31)与竖向伸缩杆(32)为一组棉胎展平组件,所述棉胎展平组件为两组且沿轨道杆(10)对称布置;所述棉胎展平组件存在收拢及绷直两种位置状态: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31)铰接动作至彼此呈夹角状态,且该夹角的尖端朝向被套相对棉胎的套接方向,以便于被套快速套入棉胎展平组件;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绷直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31)铰接动作至均垂直轨道杆(10)杆长方向,且此时竖向伸缩杆(32)铰接动作至垂直横向伸缩杆(31)杆长方向,以便在被套内绷直棉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套被器,其特征在于:本套被器包括四方杆状的轨道杆(10),轨道杆(10)的正杆面上布置有导向方向平行轨道杆(10)长度方向的导轨(11);导轨(11)处布置与之构成滑轨导向配合的滑块(20),滑块(20)以驱动组件推动从而产生相对导轨(11)的导向位移动作;滑块(20)处铰接设置有向轨道杆(10)一侧延伸的横向伸缩杆(31),横向伸缩杆(31)顶端则铰接设置有竖向伸缩杆(32);所述横向伸缩杆(31)及竖向伸缩杆(32)的铰接处轴线均垂直轨道杆(10)的正杆面;以竖向伸缩杆(32)的与横向伸缩杆(31)配合端为竖向伸缩杆(32)的尾端,横向伸缩杆(31)的顶端以及竖向伸缩杆(32)的顶端处均布置用于夹取棉胎角端的可启闭的夹持部(40);以布置于轨道杆(10)同侧的横向伸缩杆(31)与竖向伸缩杆(32)为一组棉胎展平组件,所述棉胎展平组件为两组且沿轨道杆(10)对称布置;所述棉胎展平组件存在收拢及绷直两种位置状态: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收拢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31)铰接动作至彼此呈夹角状态,且该夹角的尖端朝向被套相对棉胎的套接方向,以便于被套快速套入棉胎展平组件;当棉胎展平组件处于绷直状态时,两组横向伸缩杆(31)铰接动作至均垂直轨道杆(10)杆长方向,且此时竖向伸缩杆(32)铰接动作至垂直横向伸缩杆(31)杆长方向,以便在被套内绷直棉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套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0)内布置回转轴(21),横向伸缩杆(31)的尾端配合于该回转轴(21)处以便形成两者的铰接配合;滑块(20)处还设置有用于限位横向伸缩杆(31)的铰接动作幅度的限位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套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伸缩杆(31)的顶端处还设置有导向轮(33),所述导向轮(33)轴线与横向伸缩杆(31)和竖向伸缩杆(32)的铰接处轴线彼此同轴,导向轮(33)布置位置与竖向伸缩杆(32)的动作路径彼此避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