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61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座椅,包括第一座椅、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第二座椅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分别为第二座椅配合部一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第二座椅配合部一用以与第一座椅配合安装,第二座椅配合部二用以与第三座椅配合安装,并使得第二座椅向上凸出于第一座椅和第三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使第二座椅抬升充当茶几使用,增强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功能,而且成本低廉。

A combined s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座椅
本技术属于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座椅。
技术介绍
座椅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家具,传统桌椅是一体固定式的,功能较为单一,在家庭中通常需要另外再配备茶几使用。因此,申请人提出一种组合式座椅,可以使座椅同时具备茶几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式座椅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椅、第二座椅和第三座椅,第二座椅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分别为第二座椅配合部一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第二座椅配合部一用以与第一座椅配合安装,第二座椅配合部二用以与第三座椅配合安装,并使得第二座椅向上凸出于第一座椅和第三座椅。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的一侧上部设有与第二座椅配合部一挡接的第一座椅配合部,第三座椅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二挡接的第三座椅配合部。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配合部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或第三座椅配合部的上端挡接,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或第三座椅配合部的侧面挡接。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配合部为L形结构。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配合部和第三座椅配合部均为横梁结构。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座椅内设置座位倾斜机构。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位倾斜机构包括与第三座椅固定连接的下支撑部、与第三座椅或下支撑部转动连接的可倾斜座位部以及与可倾斜座位部转动连接的上支撑部,下支撑部上设置多个下支撑部配合部,上支撑部与其中一个下支撑部配合部配合连接,使可倾斜座位部不可向下转动。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部配合部为可与下支撑部抵接的挡块。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和第三座椅均具有侧座椅侧靠背和侧座椅后靠背,第二座椅具有第二座椅后靠背。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通过简单的机械结构使第二座椅抬升充当茶几使用,增强了本技术的功能,而且拼装方便、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实施例1中的第一座椅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1中的第二座椅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2中的第三座椅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的座位倾斜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座椅、100第一座椅配合部、2第二座椅、200第二座椅配合部、200A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B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0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1第二座椅配合部下部、3第三座椅、300第三座椅配合部、400下支撑部、401可倾斜座位部、402上支撑部、403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一种组合式座椅,包括第一座椅1、第二座椅2和第三座椅3。第二座椅2包括固定连接的四个座椅腿、座位板和第二座椅后靠背,左右两侧每两个座椅腿之间固定连接第二座椅横梁201,第二座椅横梁201上固定连接两个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分别为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可以为相同的结构,也可以是不同的结构,在本实施中,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为相同的结构。具体的,第二座椅配合部200为L形结构,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包括与第二座椅横梁201固定连接的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0和与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0固定连接的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2001,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0、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2001和第二座椅2的侧部共同形成第二座椅限位槽。第一座椅1包括固定连接的座位板、座椅腿、侧座椅侧靠背和侧座椅后靠背。第一座椅1靠近第二座椅2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一座椅配合部100,第一座椅配合部100为与第一座椅1的座椅腿固定连接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与第二座椅限位槽形状匹配。第一座椅配合部100与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挡接,使第二座椅2限位。本实施例中的第三座椅3为第一座椅1的镜像结构,其同样包括固定连接的座位板、座椅腿、侧座椅侧靠背、侧座椅后靠背。第三座椅3靠近第二座椅2的一侧的上部固定连接第三座椅配合部300,第三座椅配合部300为与第三座椅3的座椅腿固定连接的横梁结构,该横梁结构与第二座椅限位槽形状匹配。第三座椅配合部300与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挡接,使第二座椅2限位。具体是第一座椅配合部100和第三座椅配合部300嵌入第二座椅限位槽,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1000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100或第三座椅配合部300的上端抵接,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1001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100或第三座椅配合部300的侧面挡接,使第二座椅2向上凸出于第一座椅1和第三座椅3。当第二座椅2作为座椅使用时,三个座椅依次放置在地面上,也可根据需要任意摆放;当第二座椅2作为茶几使用时,将第二座椅2抬升一定距离,第二座椅2左右两侧的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分别与第一座椅1和第三座椅3上的配合部安装配合,使第二座椅2的座位板可以充当茶几板用。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在第三座椅3上增设了座位倾斜机构。如图5、6所示,座位倾斜机构包括与第三座椅3的主体框架固定连接的下支撑部400、与第三座椅3的主体框架通过销轴铰接的可倾斜座位部401以及与可倾斜座位部401的通过销轴铰接的上支撑部402,下支撑部400上设置多个下支撑部配合部。下支撑部400为横梁结构,下支撑部配合部为挡块403,可倾斜座位部401为框架板结构,上支撑部402为U形结构。需要使可倾斜座位部401倾斜时,上支撑部402与其中一个挡块403挡接,使可倾斜座位部401不可向下转动。上支撑部402与不同的挡块403挡接时,可倾斜座位部401的倾斜角度也不同,以此来调整可倾斜座位部401的倾斜角度。座位倾斜机构的设置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头靠功能。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椅(1)、第二座椅(2)和第三座椅(3),第二座椅(2)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分别为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用以与第一座椅(1)配合安装,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用以与第三座椅(3)配合安装,并使得第二座椅(2)向上凸出于第一座椅(1)和第三座椅(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座椅(1)、第二座椅(2)和第三座椅(3),第二座椅(2)的两侧下部分别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分别为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用以与第一座椅(1)配合安装,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用以与第三座椅(3)配合安装,并使得第二座椅(2)向上凸出于第一座椅(1)和第三座椅(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座椅(1)的一侧上部设有与第二座椅配合部一(200A)挡接的第一座椅配合部(100),第三座椅(3)的一侧上部设有第二座椅配合部二(200B)挡接的第三座椅配合部(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座椅配合部(200)包括固定连接的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0)和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2001),第二座椅配合部上部(2000)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100)或第三座椅配合部(300)的上端挡接,第二座椅配合部侧部(2001)用于与第一座椅配合部(100)或第三座椅配合部(300)的侧面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凤鸣
申请(专利权)人:临海市兴合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