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52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苗木固定架,属于苗木种植设备领域,所述苗木固定架通过左箍体及右箍体对应设置,左箍体、右箍体的连接口处通过螺杆将左箍体及右箍体连接成环状结构的固定架本体,螺杆两侧设置有螺帽,通过连接螺帽的位置来调节左箍体及右箍体的间距,从而匹配不同直径的树木,同时固定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支脚设置有上杆体及下杆体,左箍体及右箍体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匹配,支脚可从固定架本体底部拆下,上杆及下杆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对应的连接孔上杆体及下杆体可拆卸,可匹配不同高度的树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苗木固定架
本技术属于苗木种植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苗木固定架。
技术介绍
在苗木移栽种植过程中,由于苗木的根部会被大量修剪,将会导致移栽后的苗木出现根基不稳的问题,为此还通常会在其枝干上添加支撑结构,从而加固苗木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大风作用下发生倾斜。然而现有的支撑结构多采用由木杆、木板和麻绳构成的枝干捆绑结构,来实现对苗木枝干的支撑作用,但是这种支撑结构方案较为传统,普遍存在支撑稳固性有限、不能灵活调节、使用寿命短和回收率低的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且现有的树木固定结构一般较为笨重,不易携带,切结垢较为规定,一般是一种规格匹配相近大小的树木,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苗木固定架,所述苗木固定架通过左箍体及右箍体对应设置,左箍体、右箍体的连接口处通过螺杆将左箍体及右箍体连接成环状结构的固定架本体,螺杆两侧设置有螺帽,通过连接螺帽的位置来调节左箍体及右箍体的间距,从而匹配不同直径的树木,同时固定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支脚设置有上杆体及下杆体,左箍体及右箍体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匹配,支脚可从固定架本体底部拆下,上杆及下杆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对应的连接孔上杆体及下杆体可拆卸,可匹配不同高度的树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苗木固定架主要包括固定架本体、支脚,支脚设置在固定架本体底部,所述固定架本体由左箍体、右箍体、连接口、螺杆,螺帽组成,所述左箍体及右箍体相对设置,连接口位于左箍体及右箍体的侧面,连接口处设置有与螺杆匹配的螺杆孔,螺杆穿过连接口处螺杆孔,螺帽与螺杆连接,所述支脚由上杆及下杆组成,上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上杆及下杆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左箍体与连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右箍体与连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左箍体及右箍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口,两侧连接口结构相同。所述左箍体及右箍体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匹配。所述螺帽设置有两个,位于螺杆的左右两侧,螺帽与螺杆匹配。所述上杆与下杆结构相同,上杆及下杆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对应的连接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苗木固定架通过左箍体及右箍体对应设置,左箍体、右箍体的连接口处通过螺杆将左箍体及右箍体连接成环状结构的固定架本体,螺杆两侧设置有螺帽,通过连接螺帽的位置来调节左箍体及右箍体的间距,从而匹配不同直径的树木,同时固定架本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支脚设置有上杆体及下杆体,左箍体及右箍体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匹配,支脚可从固定架本体底部拆下,上杆及下杆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对应的连接孔上杆体及下杆体可拆卸,可匹配不同高度的树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支脚的结构示意图。图3,1-固定架本体、2-支脚,、3-左箍体、4-右箍体、5-连接口、6-螺杆螺杆、7-螺帽、8-上杆、9-下杆、1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如图1-3所述,所述苗木固定架主要包括固定架本体1、支脚2,支脚2设置在固定架本体1底部,所述固定架本体1由左箍体3、右箍体4、连接口5、螺杆6,螺帽7组成,所述左箍体3及右箍体4相对设置,连接口5位于左箍体3及右箍体4的侧面,所述左箍体3及右箍体4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口5,两侧连接口5结构相同,所述左箍体3与连接口5为一体成型结构,右箍体4与连接口5为一体成型结构,连接口5处设置有与螺杆6匹配的螺杆孔,螺杆6穿过连接口5处螺杆孔,螺帽7与螺杆6连接,所述螺帽7设置有两个,位于螺杆6的左右两侧,螺帽7与螺杆6匹配,所述支脚2由上杆8及下杆9组成,上杆8顶部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左箍体3及右箍体4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10匹配,支脚2通过连接杆10与固定架本体1连接,所述上杆8与下杆9结构相同,上杆8及下杆9通过连接杆10连接,所述上杆8及下杆9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10对应的连接孔。所述苗木固定架的左箍体3及右箍体4对应设置,左箍体4、右箍体5的连接口5处通过螺杆6将左箍体4及右箍体5连接成环状结构的固定架本体,螺杆两侧设置有螺帽7,所述螺帽7设置有两个,位于螺杆6的左右两侧,螺帽7与螺杆6匹配,通过连接螺帽7的位置来调节左箍体4及右箍体5的间距,螺杆6可配置多根不同长度的进行替换,从而匹配不同直径的树木,同时固定架本体1底部设置有至少三个支脚2,支脚2设置有上杆8及下杆9,左箍体3及右箍体4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10匹配,支脚2可从固定架本体1底部拆下,所述左箍体3及右箍体4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三个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杆10匹配,支脚2位置可对应螺纹孔的位置设置,目的在于保证固定架与地面接触,上杆8及下杆9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杆10对应的连接孔,上杆8及下杆9可拆卸,上杆8及下杆9可设置多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连接拆卸,可匹配不同高度的树木。在使用本技术进行树木固定时,将所述苗木固定架的组成元件携带至树木种植位置,根据树木的大小,在树干两侧放置左箍体3及右箍体4,在连接口5处插入螺杆6,用螺帽7固定,后根据固定架本体1设置的高度,利用足够量的上杆8及下杆9连接组成支脚2,连接在固定架本体1底部,本技术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固定效果良好。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苗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木固定架主要包括固定架本体、支脚,支脚设置在固定架本体底部,所述固定架本体由左箍体、右箍体、连接口、螺杆,螺帽组成,所述左箍体及右箍体相对设置,连接口位于左箍体及右箍体的侧面,连接口处设置有与螺杆匹配的螺杆孔,螺杆穿过连接口处螺杆孔,螺帽与螺杆连接,所述支脚由上杆及下杆组成,上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上杆及下杆通过连接杆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苗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木固定架主要包括固定架本体、支脚,支脚设置在固定架本体底部,所述固定架本体由左箍体、右箍体、连接口、螺杆,螺帽组成,所述左箍体及右箍体相对设置,连接口位于左箍体及右箍体的侧面,连接口处设置有与螺杆匹配的螺杆孔,螺杆穿过连接口处螺杆孔,螺帽与螺杆连接,所述支脚由上杆及下杆组成,上杆顶部设置有连接杆,上杆及下杆通过连接杆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苗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箍体与连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右箍体与连接口为一体成型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绍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汇有农林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