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33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耳的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连续条状的已涂膜的极片;S2,对涂膜的极片进行辊压,并判断极片是否需要分切,若需要则将极片分切成可加工的宽度,若不需要则进行S3,并使得被送入到S3中的极片上的留白区域≥3个,位于极片中部的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极耳的高度的两倍;S3,极片通过纠偏机构和张力机构的纠偏和张紧后,极片材料按设定路线移动;S4,若干个激光发生器启动,每个所述激光发生器上至少带有一激光切割头,激光切割头对极片进行切割,其中相邻的两个极片之间的被切割出的极耳在极片的运行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材料利用率。

A processing method of polar e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极耳的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电芯是将正极片、负极片、隔离膜以卷绕或叠片方式组装在一起形成。在正极片和负极片的加工过程中,极耳成形的方式一般是通过在极片上进行切割加工后形成的。目前锂离子电池极耳成型方式主要通过:a、成型刀模冲切或滚切制片;b、用激光切割方式制片。其中,常规极耳成型一般先将膜片预分条成待模切极片,如图4中的左右两个部分,需要从中间虚线处切开后进行后续的加工,即将待模切极片进行极耳成型加工。但是该过程中会造成较多的基材浪费,材料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旨在解决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连续条状的已涂膜的极片;S2,对涂膜的极片进行辊压,并判断极片是否需要分切,若需要则将极片分切成可加工的宽度,若不需要则进行S3,并使得被送入到S3中的极片上的留白区域≥3个,位于极片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准备连续条状的已涂膜的极片(1);/nS2,对涂膜的极片(1)进行辊压,并判断极片(1)是否需要分切,若需要则将极片(1)分切成可加工的宽度,若不需要则进行S3,并使得被送入到S3中的极片(1)上的留白区域≥3个,位于极片(1)中部的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极耳(4)的高度的两倍;/nS3,极片(1)通过纠偏机构和张力机构的纠偏和张紧后,极片(1)材料按设定路线移动;/nS4,若干个激光发生器(2)启动,每个所述激光发生器(2)上至少带有一激光切割头(3),激光切割头(3)对极片(1)进行切割,其中相邻的两个极片(1)之间的被切割出的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连续条状的已涂膜的极片(1);
S2,对涂膜的极片(1)进行辊压,并判断极片(1)是否需要分切,若需要则将极片(1)分切成可加工的宽度,若不需要则进行S3,并使得被送入到S3中的极片(1)上的留白区域≥3个,位于极片(1)中部的留白区域的宽度小于极耳(4)的高度的两倍;
S3,极片(1)通过纠偏机构和张力机构的纠偏和张紧后,极片(1)材料按设定路线移动;
S4,若干个激光发生器(2)启动,每个所述激光发生器(2)上至少带有一激光切割头(3),激光切割头(3)对极片(1)进行切割,其中相邻的两个极片(1)之间的被切割出的极耳(4)在极片(1)的运行方向上的投影具有重叠。


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帅石金林娄勇刚张宝华陈念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