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62523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步骤如下:S1,确立指标体系评价目的为综合效益最大化;S2,按照水库综合利用运行可影响的综合效益部分,将总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发电、调洪、生态、供水、航运;S3,根据各层目标特性,分析水库调度对其影响,确立各层整体目标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S4,确立各层评价指标;S5,建立指标量化方法,确定指标关键值;S6,构建评价等级标准划分方法。该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以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指标体系,同时提出一种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评价等级划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
,具体为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
技术介绍
梯级联合调度不仅能提高流域水能利用率,还能充分发挥流域梯级水能补偿,突破单库运行时的出力限制,确保防汛安全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发电效益。其通常涉及发电、防洪、供水、环保、航运等多个调度目标。为掌握水电站运行和管理状况,挖掘其综合利用潜力,促进水能资源高效利用,需对流域梯级水库群调度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以评估不同方案(实际运行方案)所取得的综合效益,为后续调度决策提供参考支持,起到“评价现在,指导未来”的作用。梯级联合调度通过决定蓄放水次序,造成下泄流量的变化,从而影响电站的综合效益。目前,对梯级水电站单目标调度效益评价的研究较多,其多侧重研究综合目标的某一方面,而未形成一套涵盖发电性能、防洪安全性、洪水利用程度、生态环境保护等梯级电站综合利用要求的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评价等级的划分也缺乏一套系统理论,多数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仅在案例分析时不做说明而直接根据研究对象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nS1,确立指标体系评价目的为综合效益最大化;/nS2,按照水库综合利用运行可影响的综合效益部分,将总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发电、调洪、生态、供水、航运;/nS3,根据各层目标特性,分析水库调度对其影响,确立各层整体目标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nS4,确立各层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为发电层指标,调洪层指标,生态层指标,供水层指标,航运层指标;/nS5,建立指标量化方法,确定指标关键值;/nS6,构建评价等级标准划分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确立指标体系评价目的为综合效益最大化;
S2,按照水库综合利用运行可影响的综合效益部分,将总目标划分为五个层次,包括发电、调洪、生态、供水、航运;
S3,根据各层目标特性,分析水库调度对其影响,确立各层整体目标为绿色低碳、清洁高效;
S4,确立各层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为发电层指标,调洪层指标,生态层指标,供水层指标,航运层指标;
S5,建立指标量化方法,确定指标关键值;
S6,构建评价等级标准划分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发电层指标包括发电完成率、发电完成提高率、发电耗水率;
发电完成率为梯级电站在运行中实际发电量占理论发电量的比值,其公式为:发电完成率=实际发电量/理论发电量;
发电完成提高率为梯级电站某一考核时期内的发电完成率与近年来平均发电完成率的相对差值,其公式为:发电完成提高率=(发电完成率-近年平均发电完成率)/近年平均发电完成率;
发电耗水率为梯级水库群每单位发电量所消耗的水量,其公式为:发电耗水率=发电利用水量/发电量=常数/(综合发电效率×发电水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调洪层指标包括洪峰削减率、弃水率、洪水利用率;
洪峰削减率为最大出库流量与最大入库流量的相对差值,其公式为:洪峰削减率=(最大入库流量-最大出库流量)/最大入库流量;
弃水率为洪水发生后水库调度所弃水量占洪水量的比率,弃水指洪水中未经水库利用而直接下泄的水量,其公式为:弃水率=弃水量/洪水总量;
洪水利用率为梯级水库群利用洪水量占总洪水量的比率,其公式为:洪水利用率=利用洪水量/洪水总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梯级电站多目标调度评价体系指标构建及等级划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生态层指标包括生态基流保证率、水质达标率、纵向连通性;
生态基流保证率为水库下泄流量不小于该时段生态基流的时段总数占考核时段数的比例,其公式为:生态基流保证率=下泄流量满足生态基流的时段/考核时段数;
水质达标率为水库调度影响区域达到水质目标的面积占区域面积的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炜斌谢荻雅马光文陈仕军张歆蒴陈杰尧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