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舒从如专利>正文

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613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是一种双拉丁字母键位分布计算机键盘,是在普通键盘的基础上将数字小键区、功能键区、基本键区和编辑键区合并而成,共92个键位。利用拉丁字母键位大小写状态组合的不同,在一键输入声母,一键输入韵母的过程中自动输入汉字声调。既可以作人工智能键盘用,也可以作普通键盘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桌面键盘和笔记本电脑键盘有相同的外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属于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有了人工智能概念,当时叫感知机(perceptron),拥有输入层、输出层和一个隐含层。输入的特征向量通过隐含层变换到达输出层,在输出层得到分类结果。由于感知机只有三个层次,不能解决典型的“异或”逻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专利技术了多层感知机,理论模型完善了,但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本世纪初的卷积神经网模型,解决了人工智能理论和应用的矛盾,加之算法的成熟、网络获取数据能力的提升和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才有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的目的:从输入层入手,改变键位向量,使计算机在进行汉语拼音输入时,能自动识别汉字的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通过特定键位的击键信息识别轻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首先,改变shift键的键位向量,使其不再拥有字母大、小写切换等换挡功能;其次,进行双字母键位分布,即在26个拉丁字母键位周边,改变非字母键位的向量,使其成为字母键位,双字母键位使汉语拼音声母有大、小写两种状态,使韵母有大、小写两种状态,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便有了四种状态,这样就有了自动识别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基础;第三,改变右Alt键的键位向量,使其在击键时输入轻声;第四,改变一些常用符号的键位向量,使其映射到功能区键位F1至F12上,功能键F1至F12的原始功能在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状态下被改变;第五,将数字键区的10个阿拉伯数字和+、-、*、/符号键位,布置在功能键区之上;最后,用Ctrl键和Esc键组合在普通键盘和人工智能键盘之间进行切换,该组合的原始功能由Windows徽标键承担。《中文标准键盘及千字文置换输入法》专利号ZL200610093367.8有与本专利技术类似的思想,但键位向量的改变有差别,前者没有将数字键区纳入键位分布考虑范围。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在输入层解决了汉语拼音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轻声识别的物理问题,为人工智能解决逻辑问题,在隐含层添加层次,在一键输入声母、一键输入韵母的过程中自动输入声调,打下硬件基础。下面结合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汉语拼音声调自动输入原理,虽然在《中文标准键盘及千字文置换输入法》专利号ZL200610093367.8中已有说明,这里有必要予以再次说明。人工智能键盘进行双字母分布的目的,是使每一个声母和每一个韵母都有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两种状态。声母和韵母均用“整体代入”式的输入方法,一键输入声母,一键输入韵母。声母有两种状态,韵母有两种状态,二乘以二便有了四种状态,正好对应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轻声只能通过其它方式输入。图面说明:图1,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说明,键位向量坐标用(行,列)表示,键帽无变化写“无”键帽有变化写“增”。第一行,14个键位,由普通键盘的数字键区变化而来。从左到右依次是:(1,1)/(1,2)*(1,3)1(1,4)2(1,5)3(1,6)4(1,7)5(1,8)6(1,9)7(1,10)8(1,11)9(1,12)0(1,13)-(1,14)+;第二行,14个键位,由普通键盘的功能键区变化而来。从左到右依次是:(2,1)Esc无(2,2)F1增“”(2,3)F2增‘’(2,4)F3增【】(2,5)F4增()(2,6)F5增-(2,7)F6增@(2,8)F7增:(2,9)F8增!(2,10)F9增?(2,11)F10增;(2,12)F11增.(2,13)F12增,(2,14)Delete无;第三行,14个键位,主要由普通键盘基本键区的数字变化而来。从左到右依次是:(3,1)~增Z(3,2)1增Q(3,3)2增W(3,4)3增E(3,5)4增R(3,6)5增T(3,7)6增Y(3,8)7增U(3,9)8增I(3,10)9增O(3,11)0增P(3,12)_增A(3,13)+增S(3,14)Backspace无;第四行,14个键位,从左到右依次是:(4,1)Tab增X(4,2)Q无(4,3)W无(4,4)E无(4,5)R无(4,6)T无(4,7)Y无(4,8)U无(4,9)I无(4,10)O无(4,11)P无(4,12){增D(4,13)}增F(4,14)|增G;第五行,13个键位,从左到右依次是:(5,1)Capslock增C(5,2)A无(5,3)S无(5,4)D无(5,5)F无(5,6)G无(5,7)H无(5,8)J无(5,9)K无(5,10)L无(5,11):增H(5,12)“增J(5,13)Enter无;第六行,13个键位,从左到右依次是:(6,1)Shift增V(6,2)Z无(6,3)X无(6,4)C无(6,5)V无(6,6)B无(6,7)N无(6,8)M无(6,9)<增B(6,10)>增N(6,11)?增M(6,12)↑无(6,13)Shift增K;第七行,10个键位,从左到右依次是:(7,1)Ctrl无(7,2)Fn增L(7,3)(Windows徽标键)无(7,4)Alt无(7,5)(空格键)无(7,6)Alt增’(7,7)(下拉菜单键)无(7,8)←无(7,9)↓无(7,10)→无。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共92键,通过改变键位向量,使其获得人工智能特性。虽然改变了一部分键的键位分布和一部分键帽的印刷,但没有改变电路板的布线体系,可以在普通键盘电路板的基础上改变布线节点进行生产。因(7,2)Fn,(7,6)Alt均变成热键,为防止(7,3)(Windows徽标键),(7,7)(下拉菜单键)被误触,这两个键在普通键盘中的功能,通过(7,1)Ctrl+(7,3)(Windows徽标键),(7,1)Ctrl+(7,7)(下拉菜单键)组合键实现;为防止因shift键功能的取消,而造成的功能实现组合键数减少,可启用(7,1)Ctrl+(1,n),即左Ctrl键+第一行键的组合来实现。编写键盘驱动时参考。人工智能的实现还需改变隐含层,这是软件工程师的事!为便于领会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的使用方法,现给予简要说明。人工智能所谓的神经网络,只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其实质就是一种复杂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比函数关系还要复杂,因为函数关系是非空数集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映射超越了这一范畴。例如,计算机键盘上的键位就不是数集,与其对应的音频文件或视频文件也不是数集,映射的外延要比函数大许多。本专利技术的人工智能键盘,将字母键位和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建立映射关系,将两个键位的排列组合与含有声、韵、调的汉字建立映射关系,将汉字与各种音色的音频文件建立映射关系,便可以在人工智能的输出层得到需要的分类结果。例如拼音文本、汉字文本、汉字音频等等。记住这些编码,就能看懂神经网络里面的一个个节点,就像现实世界公路上的界碑一样。隐含层由一系列对应着实际意义的编码构成的映射关系层叠勾连而成,当代人工智能的隐含层已经不是初创时的一层,而是达到了七、八十层。下面通过一种汉字编码,看看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怎样通过键位状态变化输入汉字声调,在隐含层建立映射关系。为使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本专利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其特征是:拉丁字母键位有52个,在普通计算机键盘原先26个拉丁字母键位的基础上增加了26个,增加的26个拉丁字母键位都是通过改变非字母键位的向量得到的,新增的26个拉丁字母键位全部处于大写状态,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在键帽上印刷标记,它们对应的向量坐标为A(3,12)B(6,9)C(5,1)D(4,12)E(3,4)F(4,13)G(4,14)H(5,11)I(3,9)J(5,12)K(6,13)L(7,2)M(6,11)N(6,10)O(3,10)P(3,11)Q(3,2)R(3,5)S(3,13)T(3,6)U(3,8)V(6,1)W(3,3)X(4,1)Y(3,7)Z(3,1)。/n

【技术特征摘要】
1.本发明人工智能计算机键盘,其特征是:拉丁字母键位有52个,在普通计算机键盘原先26个拉丁字母键位的基础上增加了26个,增加的26个拉丁字母键位都是通过改变非字母键位的向量得到的,新增的26个拉丁字母键位全部处于大写状态,用大写斜体拉丁字母在键帽上印刷标记,它们对应的向量坐标为A(3,12)B(6,9)C(5,1)D(4,12)E(3,4)F(4,13)G(4,14)H(5,11)I(3,9)J(5,12)K(6,13)L(7,2)M(6,11)N(6,10)O(3,10)P(3,11)Q(3,2)R(3,5)S(3,13)T(3,6)U(3,8)V(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从如
申请(专利权)人:舒从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