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6024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包括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汽水分离器及真空泵冷却器;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器的气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的气侧入口相连通,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的入口相连通,汽水分离器的出水口及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出水口与真空泵冷却器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真空泵冷却器的放热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的工作液入口相连通,该系统能够有效的壁面机组在高背压下运行容易出现抽干空气能力偏低、叶轮裂纹、汽蚀及汽水分离器溢流量过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电机组真空获取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
技术介绍
水环式真空泵因具备高真空度、低噪音、节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等优点,在大容量火电机组凝汽系统抽气设备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绝大多数为平面圆盘式。在实际运行中,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汽气混合物经传统冷凝喷嘴后部分凝结,缩小了圆盘式真空泵有限的进气空间,降低了真空泵抽干空气能力,机组高背压时尤为明显。2.汽气混合物中夹带的水分以及凝结水进入真空泵,可能导致叶轮产生水击现象,甚至可能造成叶轮出现裂纹或断裂的极端情形,而冷凝喷嘴的存在加剧了这一现象,机组高背压时尤为明显。3.机组高背压时,真空泵吸入口汽气混合物中含汽量明显增多,大量热蒸汽进入真空泵使得泵内工作液温度快速升高,从而明显降低真空泵抽吸能力,并增加真空泵汽蚀风险。4.机组高背压时,自汽水分离器而来的大量水直接溢流至地沟(凝结水未回收),凝结水损失严重。而传统真空泵工作液降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汽水分离器(3)及真空泵冷却器(4);/n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的气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气体侧口相连通,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3)的入口相连通,汽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及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的出水口与真空泵冷却器(4)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真空泵冷却器(4)的放热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工作液入口相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汽水分离器(3)及真空泵冷却器(4);
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的气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气体侧口相连通,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出口与汽水分离器(3)的入口相连通,汽水分离器(3)的出水口及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的出水口与真空泵冷却器(4)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真空泵冷却器(4)的放热侧出口与平面圆盘式水环真空泵(2)的工作液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的出水口通过凝结水出口止回阀(5)与真空泵冷却器(4)的放热侧入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的水环真空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前置冷凝式汽气分离装置(1)内设置有折板式冷却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前置冷凝式汽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林琳周刚井新经王宏武张奔周元祥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