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910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该方法以常见的芦苇、玉米、稻谷、小麦、大麦、向日葵等植物秸秆为材料,将其垂直埋入公路旁侧表土,以改变地表结构组成,构建一种类似农田留茬地表的沙障,从而提高地面抗风蚀能力,促使风沙流顺利通过。该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轻便,运输成本低,施工简单方便,整体建设成本较低,在沙漠地区公路防沙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A construction method of stubble road sand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沙区公路防沙措施,具体涉及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
技术介绍
风沙活动是沙区公路交通的重要致灾因子,轻则形成车辆磨损和路基风蚀,重则引发路面积沙和交通事故,甚至导致交通阻断。因而,防沙体系是沙区公路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沙漠工程防沙体系一般采用机械防沙措施。公路防沙体系建设要遵循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原则。在风沙活动较弱地区,防沙体系一般仅用固沙措施;在风沙活动较强地区,防沙体系一般为固沙措施和阻沙措施的组合。然而,在强烈风沙活动地区,以上建设模式的防沙体系使用寿命均较短,难以保障道路持久畅通和安全运营。这成为强风沙地区公路防沙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与铁路和渠道相比,公路的防沙标准相对较低,可允许路面有一定风沙流通过,这为破解强风沙区公路防沙难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在强风沙活动地区,公路旁侧建立输沙带,使过境风沙流继续运动,并以非堆积搬运形式输运到公路下风侧,从而防止路面和路旁风沙堆积。输沙带的工作原理是减少对过境风沙流的扰动,利用天然风力将风沙流挟沙搬运走。因此,要求输沙带地表具有以下特性:(1)较固定,不易风蚀起沙;(2)地形光滑,粗糙度较低。为了降低工程建设造价,一般采用当地易得的材料(如黏土、砾石、石块等)覆压地面,以隔离地表风沙流与沙面的直接接触,如包兰铁路防沙体系就采用砾石建立了输沙带(平台)。但在沙漠地区,一般这些材料也较匮乏,长距离运输成本高,因而在沙区公路防沙实践中,很少应用输沙带。可见,有效降低输沙带的综合建设成本,是破解难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制约沙区公路输沙带建设的难题,以材料和施工方式为切入点,提供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该方法以常见植物芦苇、玉米、稻谷、小麦、大麦、向日葵秸秆为材料,将其垂直埋入公路旁侧表土,以改变地表结构组成,构建一种类似农田留茬地表的沙障,从而提高地面抗风蚀能力,促使风沙流顺利通过。该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轻便,运输成本低,施工简单方便,整体建设成本较低,在沙漠地区公路防沙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推广价值。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a.在施工现场,将常见植物芦苇、玉米、稻谷、小麦、大麦或向日葵秸秆(1)截成15-20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或与主导风向大角度相交方向,垂直于地表,人工或机械开沟(2),沟深20-25cm,相邻沟间距30-100cm;c.将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2-5cm,覆土,将覆土用脚踩实或机械压实。所述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步骤b中,埋设秸秆(1)小段的相邻沟间距应根据当地状况而调整,土质疏松易风蚀地段为较小间距,而地表紧实不易风蚀地段为较大间距。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具有材料轻便、施工简易和建设成本低的特点,解决了沙区公路输沙带的建设难题,可促进沙区公路防沙体系的完善,防治公路沙害,并有效降低防沙体系建设成本。这种输沙沙障虽然施工形式与常规的固沙草方格有一定相似性,但外观和功能完全不同,不可相互替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空间布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埋设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土质较紧实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工现场,用铡刀将芦苇秸秆1截成15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垂直于地表,人工开沟2,沟深20cm,相邻沟间距100cm;c.将芦苇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芦苇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芦苇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2cm,覆土,将覆土用脚踩实。实施例2在土质较紧实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施工现场,用铡刀将玉米秸秆1截成20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主导风向大角度相交方向,垂直于地表,机械开沟2,沟深25cm,相邻沟间距80cm;c.将玉米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玉米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玉米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3cm,覆土,将覆土用脚踩实。实施例3在土质较紧实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工现场,用铡刀将稻谷秸秆1截成18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垂直于地表,机械开沟2,沟深22cm,相邻沟间距60cm;c.将稻谷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稻谷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稻谷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5cm,覆土,将覆土用机械压实。实施例4在土质较疏松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工现场,用铡刀将小麦秸秆1截成15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垂直于地表,人工开沟2,沟深20cm,相邻沟间距30cm;c.将小麦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小麦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小麦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2cm,覆土,将覆土用机械压实。实施例5在土质较疏松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工现场,用铡刀将大麦秸秆1截成18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主导风向大角度相交方向,垂直于地表,机械开沟2,沟深23cm,相邻沟间距50cm;c.将大麦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大麦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大麦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4cm,覆土,将覆土用脚踩实。实施例6在土质较疏松的地段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a.在公路旁侧输沙带施工现场,用铡刀将向日葵秸秆1截成20cm长的小段;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垂直于地表,机械开沟2,沟深25cm,相邻沟间距40cm;c.将向日葵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向日葵秸秆1小段的间距2cm,向日葵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5cm,覆土,将覆土用机械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na.在施工现场,将常见植物芦苇、玉米、稻谷、小麦、大麦或向日葵秸秆(1)截成15-20cm长的小段;/n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或与主导风向大角度相交方向,垂直于地表,人工或机械开沟(2),沟深20-25 cm,相邻沟间距30-100 cm;/nc.将秸秆(1)小段垂直并排放入沟(2)中,相邻秸秆(1)小段的间距2 cm,秸秆(1)小段出露地表(3)长2-5 cm,覆土,将覆土用脚踩实或机械压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茬式公路输沙带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进行:
a.在施工现场,将常见植物芦苇、玉米、稻谷、小麦、大麦或向日葵秸秆(1)截成15-20cm长的小段;
b.在预先微地形处理过的输沙带建设地段,沿与公路平行方向或与主导风向大角度相交方向,垂直于地表,人工或机械开沟(2),沟深20-25cm,相邻沟间距30-100cm;
c.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生宇王世杰俞祥祥王海峰徐新文雷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