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化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是重要的生产设备之一。目前陆上大部分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呈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的“双高”特征(尤其中国中东部老油田的含水率平均高达90%以上)。石油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污水,不仅造成开采成本增加,而且会污染环境。尤其对于海上油田开发,因生产面积受到海上平台限制,常规的陆上污水处理装置因存在设备庞大、成本高、占地面积大、处理速度慢等缺陷而不再适用。现有的油气水分离装置所采用的原理主要包括重力、旋流、气浮、静电等。其中,重力分离是利用油气水三相的密度差,依靠重力分异作用将油、气、水进行分离,该工艺结构简单、操作容易、可靠性强,但缺点是分离速度慢、处理液量少,且占地面积大。旋流分离是一种利用离心沉降原理将非均相混合物中不同密度的相进行分离的技术,该工艺结构紧凑、成本低、安装灵活,但其适用的油滴粒径范围一般超过20μm,且存在易打碎乳化液滴(油滴或水滴)导致恶化分离、通用性差等缺点。气浮法是一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采出液进行油气水初级分离的初级分离组件、对初级分离的含油污水进行破乳及分离的二次除油组件、对初级分离的含水原油进行破乳及分离的二次除水组件,以及将初级分离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组件,所述初级分离组件包括旋流腔体及设于旋流腔体内的旋流分离器,所述二次除油组件位于所述二次除水组件的下方,并均与所述旋流腔体连通;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旋流腔体的顶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采出液进行油气水初级分离的初级分离组件、对初级分离的含油污水进行破乳及分离的二次除油组件、对初级分离的含水原油进行破乳及分离的二次除水组件,以及将初级分离的气体排出的排气组件,所述初级分离组件包括旋流腔体及设于旋流腔体内的旋流分离器,所述二次除油组件位于所述二次除水组件的下方,并均与所述旋流腔体连通;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旋流腔体的顶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除油组件及二次除水组件均包括仿生超浸润膜部件,所述仿生超浸润膜部件包括滚筒及具有不同分离特性的超浸润膜,所述超浸润膜包括覆盖于所述滚筒表面的浸润膜本体,以及多个沿浸润膜本体周向布置的弧形叶片;所述滚筒上设有供超浸润膜处理后的液体流入滚筒内部的贯通部,以及供滚筒内部的液体流出并产生旋流的倾斜出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除油组件的仿生超浸润膜部件为四组,四组所述仿生超浸润膜部件的超浸润膜分别为沿含油污水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破乳膜、第一亲水疏油膜、除重金属膜及除盐膜,且所述超浸润膜的目数沿含油污水的输送方向依次增高;所述二次除水组件的仿生超浸润膜部件为两组,两组所述仿生超浸润膜部件的超浸润膜分别为沿含水原油输送方向依次设置的破乳膜及第一亲油疏水膜,所述第一亲油疏水膜的目数高于所述破乳膜的目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二次除油组件分离的油排出的排油组件、将二次除水组件分离的水排出的排水组件,以及对超浸润膜去除的杂质进行收集的废渣收集器,其中,所述排油组件包括排油管道及第二亲油疏水膜,所述排油管道设于二次除油组件上,并位于设置破乳膜、第一亲水疏油膜的仿生超浸润膜部件的上方,所述第二亲油疏水膜设于所述排油管道内;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排水管道及第二亲水疏油膜,所述排水管道设于二次除水组件上,并位于两组仿生超浸润膜部件的下方,所述第二亲水疏油膜设于所述排水管道内;所述废渣收集器设于各所述仿生超浸润膜部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气水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除油组件及二次除水组件还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通道、分离通道及出液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黎东,张映红,谷磊,庞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