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5686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包括气缸单元和活塞单元,所述气缸单元包括中空环形气缸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数根并均布在中空环形气缸底部,所述中空环形气缸的腔室为圆环形,所述腔室底部设有槽口,所述中空环形气缸侧壁设有与槽口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活塞单元包括环形活塞杆、轴承、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顶部设有环形底座,所述轴承设于环形底座内,所述轴承内圈套接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插入中空环形气缸腔室内,并可在腔室内上下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防止手持电钻操作时钻头滑动和振动。并在钻孔完成瞬间抵消手持电钻的冲击力,避免打孔尺寸出现偏差,保证打孔质量。

A kind of buffer for hand-held electric dri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用手持电钻在钢板、木板等材料上面打孔。刚开始打孔时电钻因转动会出现打滑现象;在打孔快穿透的瞬间,由于按压的惯性及电钻旋转速度非常快,导致打孔尺寸极易出现偏差,甚至会使操作人员因失去重心而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单元和活塞单元,所述气缸单元包括中空环形气缸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数根并均布在中空环形气缸底部,所述中空环形气缸的腔室为圆环形,所述腔室底部设有槽口,所述中空环形气缸侧壁设有与槽口连通的通气孔,所述活塞单元包括环形活塞杆、轴承、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顶部设有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截面为L形,所述轴承设于环形底座内,所述轴承外圈与环形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套接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插入中空环形气缸腔室内,并可在腔室内上下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槽口下方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槽口与圆柱形凹槽侧壁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圆柱形凹槽连通,所述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弹簧Ⅰ和气门,所述气门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气门外径大于通气孔内径,所述弹簧Ⅰ一端抵在圆柱形凹槽后壁,另一端连接气门,并将气门抵在圆柱形凹槽前壁封堵住通气孔,所述气门中心孔与通气孔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活塞杆下方抵有弹簧Ⅱ,所述弹簧Ⅱ的底端抵在中空环形气缸腔室底部。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活塞杆底部外壁设有密封圈,用于密封环形活塞杆与中空环形气缸内壁之间的间隙。进一步地;所述轴承顶部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与轴承外圈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伸缩杆,包括外杆和内杆,所述外杆顶端固定连接中空环形气缸底部,所述内杆上端插入外杆内部,且与外杆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为3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套接手持电钻的钻夹,因此钻夹转动过程中只有轴承内圈一起转动,环形活塞杆和中空环形气缸均稳定不动,可实现稳定支撑,防止手持电钻操作时钻头滑动和振动。在钻孔完成瞬间手持电钻向下冲击时,本专利技术会给手持电钻向上的阻尼,抵消手持电钻的冲击力,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因失去重心而受伤,同时防止打孔尺寸出现偏差,保证打孔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爆炸拆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剖视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中空环形气缸剖视图;图5是图4中B的放大示意图。其中:1、中空环形气缸;11、腔室;12、槽口;13、圆柱形凹槽;14、通气孔;15、弹簧Ⅰ;16、气门;2、支撑杆;21、外杆;22、内杆;3、环形活塞杆;31、环形底座;32、密封圈;4、轴承;5、橡胶圈;6、端盖;7、弹簧Ⅱ。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包括气缸单元和活塞单元;所述气缸单元包括中空环形气缸1和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为3根并均布在中空环形气缸1底部,所述支撑杆2为伸缩杆,包括外杆21和内杆22,所述外杆21顶端固定连接中空环形气缸1底部,所述内杆22上端插入外杆21内部,且与外杆21螺纹连接。所述中空环形气缸1的腔室11为圆环形,所述腔室11底部设有槽口12,所述槽口12下方设有圆柱形凹槽13,所述槽口12与圆柱形凹槽13侧壁连通,所述中空环形气缸1侧壁设有与圆柱形凹槽13连通的通气孔14,所述圆柱形凹槽13内设有弹簧Ⅰ15和气门16,所述气门16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气门16外径大于通气孔14内径,所述弹簧Ⅰ15一端抵在圆柱形凹槽13后壁,另一端连接气门16,并将气门16抵在圆柱形凹槽13前壁封堵住通气孔14,所述气门16中心孔与通气孔14连通。所述活塞单元包括环形活塞杆3、轴承4、橡胶圈5,所述环形活塞杆3顶部设有环形底座31,所述环形底座31截面为L形,所述轴承4设于环形底座31内,所述轴承4外圈与环形底座31固定连接,所述轴承4内圈套接橡胶圈5,所述轴承4顶部设有端盖6,所述端盖6与轴承4外圈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活塞杆3插入中空环形气缸1腔室11内,并可在腔室11内上下滑动,所述环形活塞杆3下方抵有弹簧Ⅱ7,所述弹簧Ⅱ7的底端抵在腔室11底部,所述环形活塞杆3底部外壁设有密封圈32,用于密封环形活塞杆3与中空环形气缸1内壁之间的间隙。使用时,将本专利技术轴承4套接手持电钻的钻夹,通过橡胶圈5卡紧,调节支撑杆2长度进行稳定支撑,然后进行钻孔操作,钻孔过程中环形活塞杆3下移,腔室11内空气经槽口12和气门16缓慢排出,在钻孔完成瞬间,手持电钻会向下冲击,带动环形活塞杆3突然下移压缩腔室11内空气,造成腔室11气体压强突然增大,但由于气门16中心孔大小未变,排气速度受限,因此腔室11内空气会给手持电钻一个向上的阻尼,抵消手持电钻的冲击力。当钻孔完成后,弹簧Ⅱ7会顶起环形活塞杆3向上复位,在外界的空气压力下弹簧Ⅰ15压缩,通气孔14完全打开,环形活塞杆3快速复位。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单元和活塞单元,/n所述气缸单元包括中空环形气缸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数根并均布在中空环形气缸底部,所述中空环形气缸的腔室为圆环形,所述腔室底部设有槽口,所述中空环形气缸侧壁设有与槽口连通的通气孔,/n所述活塞单元包括环形活塞杆、轴承、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顶部设有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截面为L形,所述轴承设于环形底座内,所述轴承外圈与环形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套接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插入中空环形气缸腔室内,并可在腔室内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电钻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单元和活塞单元,
所述气缸单元包括中空环形气缸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数根并均布在中空环形气缸底部,所述中空环形气缸的腔室为圆环形,所述腔室底部设有槽口,所述中空环形气缸侧壁设有与槽口连通的通气孔,
所述活塞单元包括环形活塞杆、轴承、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顶部设有环形底座,所述环形底座截面为L形,所述轴承设于环形底座内,所述轴承外圈与环形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圈套接橡胶圈,所述环形活塞杆插入中空环形气缸腔室内,并可在腔室内上下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电钻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下方设有圆柱形凹槽,所述槽口与圆柱形凹槽侧壁连通,所述通气孔与圆柱形凹槽连通,所述圆柱形凹槽内设有弹簧Ⅰ和气门,所述气门为圆环形结构,所述气门外径大于通气孔内径,所述弹簧Ⅰ一端抵在圆柱形凹槽后壁,另一端连接气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训王春凯薛传文马庆尹峰峰
申请(专利权)人:利华益利津炼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