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刀生产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鱼尾机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567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21 2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铣刀生产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鱼尾机夹持装置,涉及铣刀加工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铣刀加工中加工效率低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工作台、固定轴、转动套、支撑杆、夹持组件、进给机构、进料机构、出料机构;工艺包括:a.原料倒角;b.铣刀头研磨;c.铣刀头开槽;d.加工鱼尾刀口;进料机构将铣刀头插入夹持套,夹持套转动至固定轴上方的时候,齿条通过进给板推动夹持套朝向靠近打磨头的方向进行滑动,打磨结束之后,齿条回复原位,然后夹持套继续转动,进行下一铣刀头的加工,同时出料组件将打磨结束的铣刀头从夹持套当中顶出,在进行铣刀头的安装和拆卸时,也能够同时进行铣刀头的打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铣刀生产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鱼尾机夹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铣刀加工的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铣刀生产工艺及应用于该工艺的鱼尾机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PCB板钻孔、铣孔所用的铣刀是一种微小型的钨钢刀具,由于这样的铣刀磨削完之后,其端部的刀口呈鱼尾状,称之为鱼尾型铣刀,对应地将磨削这种铣刀的机器称之为鱼尾机。如图1所示为一种鱼尾型铣刀,包括夹持杆和铣刀头,夹持杆的直径大于铣刀头的直径,鱼尾状倒扣位于铣刀头背离夹持杆的一端。现有技术中,在进行鱼尾型铣刀生产的过程当中,首先是通过研磨机将棒材的一端研磨呈铣刀头的尺寸大小,然后通过开槽机在铣刀头的两侧边进行开槽,之后在通过鱼尾机在铣刀头的端部加工出鱼尾状刀口,在对铣刀头的鱼尾状刀口进行加工的过程当中,人需要首先将铣刀头夹持在夹持工装上,然后推动夹持工装靠近鱼尾机的打磨头,打磨头上开设有呈圆锥状的打磨槽,将铣刀的端部推入打磨槽当中,通过打磨头的转动对铣刀头进行打磨,打磨结束之后,再通过人工将打磨结束的铣刀头从鱼尾机的夹持工装上取下,安装和拆卸时都无法进行实际的打磨加工,反复的安装和拆卸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使得铣刀头鱼尾倒扣的加工存在加工效率低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尾机夹持装置,其通过进料机构将铣刀头插入到夹持套上,然后夹持组件围绕固定轴进行转动,夹持组件转动至固定轴上方的时候,齿条通过进给板推动夹持套朝向靠近打磨头的方向进行滑动,打磨结束之后,齿条回复原位,然后夹持套继续转动,进行下一铣刀头的加工,同时出料组件将打磨结束的铣刀头从夹持套当中顶出,在进行铣刀头的安装和拆卸时,也能够同时进行铣刀头的打磨,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尾机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鱼尾机设置有打磨头一侧的工作台、固定连接在工作台背离打磨头一侧的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工作台背离鱼尾机一侧并且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固定轴、套设在固定轴上并且与固定轴转动连接的转动套、固定连接在工作台上的用于带动转动套进行转动的转动电机、固定连接在转动套外周的若干沿转动套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背离转动套一侧的夹持组件、设置在支撑块顶部的用于对铣刀进行进给的进给机构、设置在固定轴下方的用于将铣刀推入到夹持组件当中的进料机构以及设置在固定轴一侧的用于将夹持组件当中的铣刀推出的出料机构;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上的固定套、设置在固定套当中的能够在固定套上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滑动套、固定连接在滑动套靠近固定轴一侧的拨动板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套靠近工作台一端的用于拉动滑动套朝向背离工作台的方向滑动的复位弹簧;滑动套用于对铣刀进行夹持;进给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顶部的动力电机、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的输出轴上的齿轮、设置在齿轮上方的齿条以及固定连接在齿条顶部的拨板;齿条能够在支撑块顶部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机构将铣刀插入到滑动套当中,滑动套围绕固定轴进行转动,转动至支撑块顶部的时停止,动力电机通过齿轮和齿条带动拨板朝向靠近打磨头的方向滑动,拨板通过拨动板带动滑动套朝向靠近打磨头的方向滑动,从而实现了对铣刀的进给,使得铣刀的端部与打磨头接触,从而加工处鱼尾刀口;加工结束后,动力电机翻转,带动拨板回复原位,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回复原位,然后滑动套继续转动至出料机构处,实现铣刀的出料,其中一滑动套上的铣刀在进行打磨时,另外两滑动套分别在进行上料和下料,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鱼尾刀口的加工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套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贯穿固定套,滑动套背离工作台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对夹持杆进行限位的夹持孔,夹持孔的轴线方向与固定轴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夹持孔靠近工作台的一端设置有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贯穿滑动套的限位孔,限位孔与夹持孔同轴,夹持孔的直径等于夹持杆的直径,限位孔的直径等于铣刀头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铣刀插入到滑动套中之后,铣刀头插入到限位孔当中,夹持杆插入到夹持孔当中,铣刀头背离夹持杆的一端从滑动套靠近打磨头的一侧伸出滑动套,从而使得铣刀能够被夹持在滑动套当中,实现对铣刀头的打磨。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套的外周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固定套背离工作台一侧,当挡板与固定套相互接触时,铣刀头与鱼尾机的打磨头相互接触并且已打磨完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挡板,能够对进料距离进行限位,从而提高鱼尾刀口的加工精度。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固定座顶部的进料箱、设置在进料箱背离固定轴一侧的进料气缸以及固定连接在进料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进料杆;进料箱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进料槽,进料槽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轴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进料槽横截面的长度等于铣刀的长度,进料槽横截面的宽度等于夹持杆的直径,进料箱背离工作台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沿固定轴的轴线方向贯穿进料箱的进料孔,进料孔的两侧与进料槽两侧相切并且进料孔与进料槽相互连通,进料杆与进料孔同轴并且进料杆的直径等于进料孔的直径;转动套转动至进料箱靠近工作台一侧时,进料孔与夹持孔同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套转动至进料箱靠近工作台一侧时,进料杆推动进料箱中最底部的铣刀朝向靠近工作台的方向滑动,从而将铣刀插入到滑动槽中,实现对铣刀的进料。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孔背离限位孔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两开设在滑动套上的定位槽,两定位槽朝向背离限位孔的方向贯穿滑动套,两定位槽背离限位孔的一端朝向相互背离的方向倾斜设置,两定位槽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开设在滑动套上并且与夹持孔相互连通的紧固槽,两定位槽当中都设置有能够在定位槽当中沿定位槽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块,两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都固定连接有位于紧固槽当中的紧固块,两紧固块都具有弹性,当定位块滑动至定位槽靠近限位孔一端时,两定位块之间的距离小于夹持孔的直径;进料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推动块,进料箱背离工作台一侧开设有两分别位于进料孔两侧的两通孔,通孔沿进料孔长度方向贯穿进料箱并且与进料孔相互连通,推动块能够在通孔当中沿通孔的长度方向滑动,进料杆上推动铣刀插入滑动套中时,两推动块分别与两紧固块相互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杆推动铣刀插入到滑动槽中,当推动块与紧固块相互接触的时候,使得进料杆同时推动铣刀和紧固块滑动,当紧固块完全插入到紧固槽中时,两定位块相互靠近的一侧抵紧在夹持杆的两侧,从而使得铣刀能够更加稳固的被固定在滑动套中。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定位槽相互背离的一侧开设有两让位槽,两定位块相互背离的一侧都固定连接有位于让位槽当中的限位块,限位块能够在让位槽当中沿定位槽长度方向进行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和让位槽,使得紧固块不容易从紧固槽当中滑脱。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所述紧固块背离限位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块,两挡块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小于两紧固块相互靠近一侧之间的距离,当限位块位于让位槽背离限位孔一端时,两挡块之间的距离大于夹持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鱼尾机设置有打磨头一侧的工作台(2)、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背离打磨头一侧的支撑块(2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背离鱼尾机一侧并且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固定轴(3)、套设在固定轴(3)上并且与固定轴(3)转动连接的转动套(3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上的用于带动转动套(31)进行转动的转动电机(33)、固定连接在转动套(31)外周的若干沿转动套(31)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杆(32)、设置在支撑杆(32)背离转动套(31)一侧的夹持组件(4)、设置在支撑块(21)顶部的用于对铣刀进行进给的进给机构(7)、设置在固定轴(3)下方的用于将铣刀推入到夹持组件(4)当中的进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固定轴(3)一侧的用于将夹持组件(4)当中的铣刀推出的出料机构(6);/n夹持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2)上的固定套(41)、设置在固定套(41)当中的能够在固定套(41)上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滑动套(42)、固定连接在滑动套(42)靠近固定轴(3)一侧的拨动板(44)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套(41)靠近工作台(2)一端的用于拉动滑动套(42)朝向背离工作台(2)的方向滑动的复位弹簧(43);滑动套(42)用于对铣刀进行夹持;/n进给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21)顶部的动力电机(75)、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75)的输出轴上的齿轮(74)、设置在齿轮(74)上方的齿条(73)以及固定连接在齿条(73)顶部的拨板;齿条(73)能够在支撑块(21)顶部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鱼尾机设置有打磨头一侧的工作台(2)、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背离打磨头一侧的支撑块(2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背离鱼尾机一侧并且轴线方向水平设置的固定轴(3)、套设在固定轴(3)上并且与固定轴(3)转动连接的转动套(31)、固定连接在工作台(2)上的用于带动转动套(31)进行转动的转动电机(33)、固定连接在转动套(31)外周的若干沿转动套(31)径向方向设置的支撑杆(32)、设置在支撑杆(32)背离转动套(31)一侧的夹持组件(4)、设置在支撑块(21)顶部的用于对铣刀进行进给的进给机构(7)、设置在固定轴(3)下方的用于将铣刀推入到夹持组件(4)当中的进料机构(5)以及设置在固定轴(3)一侧的用于将夹持组件(4)当中的铣刀推出的出料机构(6);
夹持组件(4)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杆(32)上的固定套(41)、设置在固定套(41)当中的能够在固定套(41)上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的滑动套(42)、固定连接在滑动套(42)靠近固定轴(3)一侧的拨动板(44)以及固定连接在固定套(41)靠近工作台(2)一端的用于拉动滑动套(42)朝向背离工作台(2)的方向滑动的复位弹簧(43);滑动套(42)用于对铣刀进行夹持;
进给机构(7)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撑块(21)顶部的动力电机(75)、固定连接在动力电机(75)的输出轴上的齿轮(74)、设置在齿轮(74)上方的齿条(73)以及固定连接在齿条(73)顶部的拨板;齿条(73)能够在支撑块(21)顶部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2)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贯穿固定套(41),滑动套(42)背离工作台(2)的一端上开设有用于对夹持杆(1)进行限位的夹持孔(421),夹持孔(421)的轴线方向与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夹持孔(421)靠近工作台(2)的一端设置有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贯穿滑动套(42)的限位孔(422),限位孔(422)与夹持孔(421)同轴,夹持孔(421)的直径等于夹持杆(1)的直径,限位孔(422)的直径等于铣刀头(1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2)的外周上设置有挡板(45),挡板(45)位于固定套(41)背离工作台(2)一侧,当挡板(45)与固定套(41)相互接触时,铣刀头(11)与鱼尾机的打磨头相互接触并且已打磨完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5)包括固定座(51)、固定连接在固定座(51)顶部的进料箱(52)、设置在进料箱(52)背离固定轴(3)一侧的进料气缸(54)以及固定连接在进料气缸(54)的活塞杆上的进料杆(53);
进料箱(52)的顶部沿竖直方向开设有进料槽(521),进料槽(521)横截面的长度方向与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相互平行,进料槽(521)横截面的长度等于铣刀的长度,进料槽(521)横截面的宽度等于夹持杆(1)的直径,进料箱(52)背离工作台(2)一侧的底部设置有沿固定轴(3)的轴线方向贯穿进料箱(52)的进料孔(522),进料孔(522)的两侧与进料槽(521)两侧相切并且进料孔(522)与进料槽(521)相互连通,进料杆(53)与进料孔(522)同轴并且进料杆(53)的直径等于进料孔(522)的直径;转动套(31)转动至进料箱(52)靠近工作台(2)一侧时,进料孔(522)与夹持孔(421)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尾机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孔(421)背离限位孔(422)一端的两侧设置有两开设在滑动套(42)上的定位槽(423),两定位槽(423)朝向背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洪刘红城杨莉曹竞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粤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