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视联网终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324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视联网终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视频输出数量的拓展,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解码能力,提升了视联网终端的性能。

A method of visual networking terminal and data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联网终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视联网
,特别是涉及一种视联网终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办公、远程医疗、安防、应急指挥等领域,视联网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视联网中,视频播放通常依赖于视联网终端,视联网终端采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对接收到的压缩视频进行解码,然后通过中央处理器的协议接口输出至显示屏,以实现视频播放。然而,随着中央处理器的解码能力的增强,单个中央处理器能解码的视频数量已经远大于其能提供的协议接口数量,中央处理器的协议接口限制了视频输出数量,影响视联网终端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视联网终端及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一种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可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压缩视频流时,将所述压缩视频流解码为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选定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解析为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分别发送至对应的视频转换芯片;所述视频转换芯片,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显示屏。可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针对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确定选定的M个视频标识;从所述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中,确定与M个视频标识对应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其中,每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具有对应的视频标识。可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对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视频帧提取,得到M个第一视频帧;将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组合成第二视频帧;生成所述第二视频帧对应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选地,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从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视频帧;对所述第二视频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生成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对应的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可选地,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的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在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对所述第二视频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后,对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进行缓存。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应用于视联网终端,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所述方法包括:采用所述中央处理器,当接收到压缩视频流时,将所述压缩视频流解码为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选定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采用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将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解析为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分别发送至对应的视频转换芯片;采用所述视频转换芯片,对接收到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显示屏。可选地,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如下方式选定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针对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确定选定的M个视频标识;从所述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中,确定与M个视频标识对应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其中,每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具有对应的视频标识。可选地,所述将选定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的步骤包括:对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视频帧提取,得到M个第一视频帧;将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组合成第二视频帧;生成所述第二视频帧对应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选地,所述将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解析为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的步骤包括:从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视频帧;对所述第二视频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生成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对应的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实现了对视频输出数量的拓展,充分利用中央处理器的解码能力,提升了视联网终端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的组网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点服务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交换机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以太网协转网关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视联网采用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所需的服务,如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数字广播电视、延时电视、网络教学、现场直播、VOD点播、电视邮件、个性录制(PVR)、内网(自办)频道、智能化视频播控、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n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联网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包括中央处理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以及视频转换芯片;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器具有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协议接口分别与一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相连接,且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一个或多个视频转换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压缩视频流时,将所述压缩视频流解码为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选定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其中,N为大于0的整数,M为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N的整数;
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用于将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解析为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分别发送至对应的视频转换芯片;
所述视频转换芯片,用于对接收到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格式转换,并将所述格式转换后的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
针对每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确定选定的M个视频标识;
从所述N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中,确定与M个视频标识对应的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封装为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其中,每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具有对应的视频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还用于:
对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进行视频帧提取,得到M个第一视频帧;
将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组合成第二视频帧;
生成所述第二视频帧对应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并将所述第二非压缩视频流发送至对应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还用于:
从接收到的第二非压缩视频流中,提取出所述第二视频帧;
对所述第二视频帧进行解析,得到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
生成所述M个第一视频帧对应的所述M路第一非压缩视频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联网终端还包括与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连接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在所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对所述第二视频帧进行解析,得到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才俊秦元河杨丙坤刘宝臣
申请(专利权)人: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