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267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属于基本电子电路的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对Kuroda规则进行简化和补充,形成简化的Kuroda规则;在实现集总参数E类功放和微带线E类功放的转换过程中,为保证E类功率放大器的最佳基波阻抗和最佳源阻抗不变,提出“等电阻面”的设计方法;利用“等电阻面”的设计方法,对于E类功放不同的输出匹配电路,可通过确定等电阻面,实现不同输出匹配方式下,E类功放输出电路集总参数和微带线之间的等效转换;利用“等电阻面”的设计方法,对E类功放的输入匹配电路,可通过构建等电阻面,实现输入匹配的谐波抑制功能。

A design method of microstrip class E power amplifier based on equal resistance surf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属于基本电子电路的

技术介绍
E类功率放大器自1975年被提出以来,因其漏极产生的大电压和大电流不交叠、理论效率为100%而受到广泛关注。最初的E类功率放大器均采用集总参数元件,由电源Vd、晶体管Q、并联输出电容C、串联谐振电路、剩余电感LX及负载RL组成,如图1(a)所示。在MHz频率范围内,E类功率放大器实际最高工作效率可达96%。然而在GHz或者更高频段,由于集总参数元件存在着频率谐振点和高频寄生参数,E类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会受限于集总参数元件而不易实现,采用微带线代替集总参数元件可使电路工作于更高的频段,并且易于调试。图2是一种常见的微带线负载网络,理论上,E类功率放大器负载网络要求对所有谐波都必须具有无限大阻抗,然而实际工程研究表明只要对二次、三次谐波进行恰当的阻抗匹配,就可以达到比较高的效率。图2通过设计四节开路线的电长度分别为二次、三次、四次、五次谐波的1/4波长,从而可以实现对二次、三次、四次、五次谐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n依据在串联电感的两端分别串接单位元件实现串联电感向并联电容转换的原则简化Kuroda规则,/n确定保证E类功率放大器最佳基波阻抗和最佳源阻抗不变的等电阻面,/n根据等电阻面确定匹配电路中插入单位元件的位置,依据简化Kuroda规则将集总参数的E类功放等效转换为微带线E类功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依据在串联电感的两端分别串接单位元件实现串联电感向并联电容转换的原则简化Kuroda规则,
确定保证E类功率放大器最佳基波阻抗和最佳源阻抗不变的等电阻面,
根据等电阻面确定匹配电路中插入单位元件的位置,依据简化Kuroda规则将集总参数的E类功放等效转换为微带线E类功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等电阻面的微带线E类功率放大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简化Kuroda规则将集总参数的E类功放等效转换为微带线E类功放的具体方法为:令单位元件的阻抗等于插入位置的输出阻抗,对串联电感及其两端串联的单位元件进行Richard变换得到单位元件并联电容的等效电路,再利用并联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科冒冬琴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