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5149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及其制备方法,电缆包括第一减震缓冲层,第一减震缓冲层设于电缆的中部,且第一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多根导电缆芯绕第一减震缓冲层呈环状布置且多根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导电缆芯之间;阻水带绕包于多根导电缆芯、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的外周壁;第一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阻水带的外周壁;第一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第一内护套的外侧;第二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第二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第二内护套的外侧,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抗磨损拖曳电缆结构可靠、减震效果好且不易起鼓。

A kind of anti abrasion drag cabl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电缆,在一些如矿场、矿山等使用环境中,经常面临频繁拖拽、扭曲和刮擦,同时,也容易受到工程车等的直接碾压,容易出现破损、扭曲变形、甚至漏电等问题。CN205303021U公开了一种抗冲击抗扭曲耐磨损电缆,该电缆通过在内部设置橡胶填充条以实现减震、减少磨损作用,同时,采用第一层第一内护套、多股芳纶丝第一编织纤维层、第二层第一内护套以及聚醚型TPU层实现对内部电缆子件的保护,但该方案中仅仅采用橡胶填充条实现一次减震,而当电缆在碾压情况下受力过大时,仅靠橡胶填充条减震效果不理想,此外,电缆内部TPU层与橡胶层结合并不紧密,弯曲时容易起鼓。CN205303036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拖曳电缆,同样存在减震效果不理想、外径较大以及弯曲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该电缆的结构可靠、耐磨损、减震效果好且不易起鼓。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制备上述电缆的电缆制备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缆,包括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于所述电缆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多根导电缆芯,多根所述导电缆芯绕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呈环状布置且多根所述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面,每根所述导电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多个减震件和一个地线缆芯,多个所述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之间,每个所述减震件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所述地线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阻水带,所述阻水带绕包于所述多根导电缆芯、所述多个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的外周壁;第一内护套,所述第一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阻水带的外周壁;第一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外侧;第二内护套,所述第二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第二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二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二内护套的外侧;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且所述外护套紧密覆设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通过采用第一减震缓冲层,利用第一减震缓冲层的减震作用,既可以缓冲电缆被拖拽、碾压过程中受力,减少电缆内部磨损,同时,通过设置在导电缆芯以及地线缆芯之间的减震条,可以实现二次缓震,从而通过第一减震缓冲层和减震条实现双重缓冲,进一步地缓冲受力、减少彼此之间摩擦损伤,提高电缆的结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采用第一层第一内护套、多股芳纶丝第一编织纤维层、第二层第一内护套以及聚醚型TPU层实现对内部电缆子件的保护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编织纤维层和第二编织纤维层,可以通过第一编织纤维层在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之间的穿插以及第二编织纤维层在第二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的穿插,使得第一内护套和第二内护套之间、第二内护套和外护套之间紧密结合,避免弯曲时产生分离而造成电缆表面起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缆还包括第二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设于所述地线缆芯以及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之间,且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二弧形安装面,所述地线缆芯以及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均沿所述电缆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的轴线与所述外护套的轴线共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均为空心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面向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的中心内凹形成第一弧形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槽均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电缆芯的外周壁的形状适配以使得所述导电缆芯贴合抵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安装槽内;或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均为空心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面向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的中心内凹形成第二弧形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槽均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电缆芯以及所述地线缆芯的外周壁的形状适配以使得所述导电缆芯以及所述地线缆芯贴合抵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安装槽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为密封结构且充满气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以及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为高强度橡胶件或高强度硅胶件,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为多股芳纶丝编制而成,所述外护套为聚醚型TPU层或TPEE材料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导电缆芯包括:多股导电线芯,多股所述导电线芯包括位于中心的一股以及沿所述导电缆芯径向方向由内向外多层排布且每层均形成环形的其余多股,其中,其余多股中的相邻层的导电线芯的成缆方向相反;导电线芯屏蔽层,所述导电线芯屏蔽层包覆于所述多股导电线芯的外侧;绝缘层,所述绝缘层绕包于所述导电线芯屏蔽层的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多股所述导电线芯为形成三层布置的19股,其中1股所述导电线芯位于所述导电缆芯的中心,其中6股所述导电线芯右向螺旋绕设于位于中心的所述导电线芯的外周侧形成次外层,其余所述导电线芯左向螺旋绕设于所述次外层外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示例,所述减震件为橡胶条且该橡胶条共两根,所述导电缆芯共三根,所述三根导电缆芯、所述两根橡胶条以及所述一根地线缆芯整体绞合成缆,且总绞成缆节距为成缆外径的6-8倍。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电缆制备方法,包括S10,制备导电缆芯,中心采用一股导电线芯,次外层采用6股导电线芯右向螺旋绕设于位于中心的外周侧,第三层采用12股导电缆芯左向螺旋绕设于次外层外侧,其中,相邻层的导电线芯的成缆方向相反布置,其中,在多股导电线芯外侧依次采用重叠绕包方式布置导电线芯绝缘层和屏蔽层,重叠率为45%-55%,得到导电缆芯;S20,将第一减震缓冲层置于多根导电缆芯中部,并且使得多根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每根导电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导电缆芯相切,将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导电缆芯之间,将导电缆芯、减震件以及地线缆芯整体绞合成缆,总绞成缆节距为成缆外径的6-8倍;S30,在多根导电缆芯、多个减震件和地线缆芯的外周壁绕包双面绝缘的阻水带;S40,在阻水带之外依次设置第一内护套、第一编织纤维层,采用蒸汽进行硫化,使邻近阻水带一侧的第一内护套嵌入导电缆芯与地线缆芯之间的空隙,并使第一内护套与第一编织纤维层的空隙紧密粘连,完成第一内护套、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制备;S50,在第一编织纤维层之外依次设置第二内护套、第二编织纤维层,采用蒸汽进行硫化,第二内护套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编织纤维层、第二编织纤维层的空隙紧密粘连,完成第二内护套、第二编织纤维层的制备;S60,在第二编织纤维层之外覆设外护套。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缆制备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易于实现,且制得的电缆结构可靠、耐磨且减震效果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于所述电缆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n多根导电缆芯,多根所述导电缆芯绕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呈环状布置且多根所述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面,每根所述导电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n多个减震件和一个地线缆芯,多个所述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之间,每个所述减震件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所述地线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n阻水带,所述阻水带绕包于所述多根导电缆芯、所述多个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的外周壁;/n第一内护套,所述第一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阻水带的外周壁;/n第一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外侧;/n第二内护套,所述第二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n第二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二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二内护套的外侧;/n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且所述外护套紧密覆设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于所述电缆的中部,且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一弧形安装面;
多根导电缆芯,多根所述导电缆芯绕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呈环状布置且多根所述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面,每根所述导电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
多个减震件和一个地线缆芯,多个所述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一一对应地设于任意两个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之间,每个所述减震件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所述地线缆芯均与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相切;
阻水带,所述阻水带绕包于所述多根导电缆芯、所述多个减震件和所述地线缆芯的外周壁;
第一内护套,所述第一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阻水带的外周壁;
第一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一内护套的外侧;
第二内护套,所述第二内护套为高强度橡胶件且抵接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
第二编织纤维层,所述第二编织纤维层拉紧贴设于所述第二内护套的外侧;
外护套,所述外护套为热塑性材料且所述外护套紧密覆设于所述第一编织纤维层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设于所述地线缆芯以及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之间,且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设有多个第二弧形安装面,所述地线缆芯以及与其相邻的所述导电缆芯一一对应地贴设于多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均沿所述电缆的轴向延伸且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的轴线与所述外护套的轴线共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均为空心结构,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面向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的中心内凹形成第一弧形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一弧形安装槽均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电缆芯的外周壁的形状适配以使得所述导电缆芯贴合抵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安装槽内;
或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均为空心结构,每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面向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的中心内凹形成第二弧形安装槽,每个所述第二弧形安装槽均与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电缆芯以及所述地线缆芯的外周壁的形状适配以使得所述导电缆芯以及所述地线缆芯贴合抵设于所述第二弧形安装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为密封结构且充满气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磨损拖曳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缓冲层以及所述第二减震缓冲层为高强度橡胶件或高强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斌何杰胡湘华马辽林肖本峰易智敏熊硕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