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493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3: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当需要查询(t1,t2)时间段内对象的出库/入库/删除数量时,只需在第二数据库中查询t1之前且距离t1最近的采样时刻[t1]对应的累计变化记录以及t2之前且距离t2最近的采样时刻[t2]对应的累计变化记录,在第一数据库中查询(t1,[t1])和(t2,[t2])这两个小区间的变化记录,再通过少量计算即可得到所要查询的对象数量,这样,无论变化记录多么庞大,只需在第二数据库中进行2次精确查询、在第一数据库中进行2次小区间查询,再经少量运算即可获得查询结果,整个查询过程无需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运算少,内存消耗较少,大大缩短了查询时间。

Object management methods, devices, comput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是视频解析的核心部分,负责提供数据的汇聚接入、数据处理、数据资源存储、数据服务、数据级联、数据开放能力、视图库软件应用等。视频图像信息数据库(以下简称视图库)视图库管理的对象至少包括但不限于视频片段对象、图像对象、文件对象、人员对象、人脸对象、机动车对象、非机动车对象、物品对象、场景对象、视频案事件对象、视频图像标签对象等11个类别。视图库在对所有对象进行管理时,包括入库(采集设备/采集平台上传图像数据到视图库的过程)、出库(从视图库上传到外部系统的过程)、删除、修改等操作。但是,现有技术从视图库中查询对象统计结果时存在耗时较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从视图库中查询对象统计结果时存在耗时较长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对象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表示请求查询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待查询时间段包括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在第一数据库中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一变化数量,和,第二采样时刻与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二变化数量,根据第一变化数量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累计变化数量,根据第二变化数量获取第二采样时刻与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对象的变化记录,对象的变化记录包括对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变化时刻和对应的变化数量;第一采样时刻为在结束时刻之前且与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第二采样时刻为在开始时刻之前且与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在第二数据库中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第一采样时刻的第三累计变化数量,以及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第二采样时刻的第四累计变化数量;第二数据库包括对象的累计变化记录,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对象从系统初始时刻至各采样时刻之间的累计变化数量;根据第一累计变化数量、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三累计变化数量和第四累计变化数量,得到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待查询时间段的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则从第一数据库获取从开始时刻至结束时刻之间的变化时刻对应的变化数量,根据变化数量确定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累计变化数量包括累计入库数量、累计出库数量、累计删除数量之一;变化记录和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变化类型,变化类型包括入库、出库、删除中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总变化数量表示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入库数量减去累计出库数量;或者,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总变化数量表示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入库数量减去累计出库数量和累计删除数量;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总数量表示系统初始时刻的对象数量加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总变化数量中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获取对象的变化信息;变化信息包括入库信息、出库信息和删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根据变化信息对第一数据库和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更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变化信息对第一数据库进行更新,包括: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对应于变化信息的变化记录存储至第一数据库;预设条件包括距离上一次变化记录的存储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阈值,或者,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变化信息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第一变化信息为对应于变化信息的变化记录未存储至第一数据库的变化信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操作变化信息对第二数据库进行更新,包括:从第二数据库中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第三采样时刻的第五累计变化数量,第三采样时刻为当前采样时刻的前一个采样时刻;从第一数据库中获取第三采样时刻至当前采样时刻之间的第三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三变化数量,根据第三变化数量获取第六累计变化数量;根据第五累计变化数量和第六累计变化数量,得到系统初始时刻至当前采样时刻的累计变化数量,将包含系统初始时刻至当前采样时刻的累计变化数量的累计变化记录存储至第二数据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变化记录和累计变化记录中还包括对象的产生设备ID、对象的类别。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包括特定ID的产生设备中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和/或,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包括特定类别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象管理装置,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象的查询请求;查询请求表示请求查询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待查询时间段包括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一数据库中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一变化数量,和,第二采样时刻与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二变化数量,根据第一变化数量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累计变化数量,根据第二变化数量获取第二采样时刻与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对象的变化记录,对象的变化记录包括对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变化时刻和对应的变化数量;第一采样时刻为在结束时刻之前且与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第二采样时刻为在开始时刻之前且与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第二数据库中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第一采样时刻的第三累计变化数量,以及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第二采样时刻的第四累计变化数量;第二数据库包括对象的累计变化记录,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对象从系统初始时刻至各采样时刻之间的累计变化数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第一累计变化数量、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三累计变化数量和第四累计变化数量,得到待查询时间段内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任一项方法的步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象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当需要查询(t1,t2)时间段内对象的出库/入库/删除数量时,由于第一数据库中存储了对象的变化记录,对象的变化记录包括对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变化时刻和对应的变化数量,第二数据库中存储了对象的累计变化记录,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对象从系统初始时刻至各采样时刻之间的累计变化数量,只需在第二数据库中查询t1之前且距离t1最近的采样时刻[t1]对应的累计变化记录以及t2之前且距离t2最近的采样时刻[t2]对应的累计变化记录,在第一数据库中查询(t1,[t1])和(t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接收对象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表示请求查询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包括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n在第一数据库中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一变化数量,和,第二采样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二变化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数量获取所述第一采样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累计变化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变化数量获取所述第二采样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累计变化数量;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对象的变化记录,所述对象的变化记录包括对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变化时刻和对应的变化数量;所述第一采样时刻为在所述结束时刻之前且与所述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所述第二采样时刻为在所述开始时刻之前且与所述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n在第二数据库中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所述第一采样时刻的第三累计变化数量,以及获取所述系统初始时刻至所述第二采样时刻的第四累计变化数量;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对象的累计变化记录,所述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对象从系统初始时刻至各采样时刻之间的累计变化数量;/n根据所述第一累计变化数量、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三累计变化数量和第四累计变化数量,得到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象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象的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表示请求查询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包括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在第一数据库中获取第一采样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一变化数量,和,第二采样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变化时刻对应的第二变化数量,根据所述第一变化数量获取所述第一采样时刻与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第一累计变化数量,根据所述第二变化数量获取所述第二采样时刻与所述开始时刻之间的第二累计变化数量;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包括对象的变化记录,所述对象的变化记录包括对象的数量发生变化的变化时刻和对应的变化数量;所述第一采样时刻为在所述结束时刻之前且与所述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所述第二采样时刻为在所述开始时刻之前且与所述结束时刻间隔最近的采样时刻;
在第二数据库中获取系统初始时刻至所述第一采样时刻的第三累计变化数量,以及获取所述系统初始时刻至所述第二采样时刻的第四累计变化数量;所述第二数据库包括对象的累计变化记录,所述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对象从系统初始时刻至各采样时刻之间的累计变化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累计变化数量、第二累计变化数量、第三累计变化数量和第四累计变化数量,得到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查询时间段的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阈值,则从所述第一数据库获取从所述开始时刻至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变化时刻对应的变化数量,根据所述变化数量确定所述累计变化数量、总变化数量、总数量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累计变化数量包括累计入库数量、累计出库数量、累计删除数量之一;所述变化记录和所述累计变化记录包括变化类型,所述变化类型包括入库、出库、删除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总变化数量表示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入库数量减去累计出库数量;或者,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总变化数量表示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累计入库数量减去累计出库数量和累计删除数量;
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总数量表示所述系统初始时刻的对象数量加所述待查询时间段内所述对象的总变化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对象的变化信息;所述变化信息包括入库信息、出库信息和删除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库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进行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化信息对所述第一数据库进行更新,包括:
满足预设条件时,将对应于所述变化信息的变化记录存储至所述第一数据库;所述预设条件包括距离上一次变化记录的存储时间达到第二预设时长阈值,或者,所述预设条件包括第一变化信息的数量达到预设数量阈值,所述第一变化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沅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