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657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2: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包括蒸发器、汽管路、冷凝器、液管路、储液器、传热工质、风扇组件;其中蒸发器固设于待散热的机柜内,冷凝器设置于机柜空间外;装置总体构成了两相流体回路,所述传热工质设于两相流体回路内;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上顶框、下底框、若干块竖直阵列布置的翅片板;所述翅片板上设有若干条竖直阵列布置的微通道;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的后侧均设有风扇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其有效换热面积大、底层传热技术传热能力强,因此换热器换热能力强,具有高能效比。

An environmental heat exchanger with high energy efficiency ratio in confined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
技术介绍
通信基站、储能电站、电力机柜、控制机柜等电器成套设备因为安全、防尘、防潮、控温等要求需要安装在保温的密闭空间中,而密闭空间与外界热隔离,需要采用有效的热控措施以保证内部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通常通过空调制冷的方式抵消内部产生的热量以维持合适的内部环境温度水平,但使用空调的热控成本较高,其耗电量大约占到总体耗电量的50%左右,为了降低热控成本,需要高效引入环境自然冷源用于密闭空间热控。目前密闭空间热控引入自然冷源主要有几种模式。(1)改善围护结构:不足以满足密闭环境的热控要求;(2)采用变频技术等提高机房空调效率:COP提升空间有限;(3)制冷/热管双循环空调:换热器匹配不佳,系统综合能效不高;(4)新风系统:引入环境冷量的同时也引入了湿气和粉尘,不满足密闭空间的洁净度与湿度要求;(5)环境级换热器:不引入湿气和粉尘,只引入环境冷量,且冷量引入量大,是密闭空间热控最佳的自然冷源引入模式。环境级换热器换热能力用能效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汽管路、冷凝器、液管路、储液器、传热工质、风扇组件;/n其中蒸发器固设于待散热的机柜内,冷凝器设置于机柜空间外;/n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汽孔、进液孔,所述冷凝器包括进汽孔、出液孔;/n所述蒸发器的出汽孔通过汽管路连接冷凝器的进汽孔;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孔通过液管路连接冷凝器的出液孔;/n装置总体构成了两相流体回路,所述传热工质设于两相流体回路内;/n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上顶框、下底框、若干块竖直阵列布置的翅片板;所述翅片板上设有若干条竖直阵列布置的微通道;/n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的后侧均设有风扇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蒸发器、汽管路、冷凝器、液管路、储液器、传热工质、风扇组件;
其中蒸发器固设于待散热的机柜内,冷凝器设置于机柜空间外;
所述蒸发器包括出汽孔、进液孔,所述冷凝器包括进汽孔、出液孔;
所述蒸发器的出汽孔通过汽管路连接冷凝器的进汽孔;所述蒸发器的进液孔通过液管路连接冷凝器的出液孔;
装置总体构成了两相流体回路,所述传热工质设于两相流体回路内;
所述冷凝器还包括上顶框、下底框、若干块竖直阵列布置的翅片板;所述翅片板上设有若干条竖直阵列布置的微通道;
所述蒸发器、冷凝器的后侧均设有风扇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顶框、下底框为中部设有空腔的空心管体,其管体两端密封;所述上顶框的下底面外壁设有若干条形插孔,所述下底框的上表面外壁设有若干条形插孔;
所述翅片板的上下两端分别穿设于上顶框、下底框的条形插孔之内;
所述翅片板上设有若干竖直阵列布置微通道,微通道上下两端分别连通上顶框、下底框的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空间高能效比环境级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大为谢龙江文峰牛雷赵京李艺维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兆瓦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