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叠合板施工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叠合板采用塔吊吊装且需要配合人工辅助手动安装。传统的叠合板的安装过程如下:塔吊将叠合板吊装至一定位置,再需多名工人人为干预将叠合板移至需要的位置,最后塔吊再缓慢下降直至叠合板就位。由于叠合板的两端是架在梁或墙上,两端各接触面仅1cm宽,用塔吊来安装叠合板满足不了此安装位置精度要求,而且采用人工辅助的方式,安装过程需工人不断调整叠合板的水平面位置,整体工作效率较低,还需长时间占用塔吊来辅助叠合板安装,无法满足快速建造的要求。经检索,公开号为CN109723237A的名称为“基于装配式楼板的便携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该支撑体系可以支撑装配式楼板,该支撑体系通过X型支撑件和可调节X型支撑件的高度调节杆的结构来实现叠合板的升降,结构不够稳定,另外两侧的调节杆很难保证调节的同步性;另外支撑体系移动不方便,只能人工手动移动支撑体系的位置以及人工移动支撑体系上的叠合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立架(2)、套设在第一立架(2)内部或者外部且可相对于第一立架(2)上下移动的第二立架(3)以及固定在第二立架(3)顶面上的顶撑(4);底座(1)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定向轮(121)和至少一个万向轮(122),定向轮(121)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定向轮(121)由平移电机驱动转动;第一立架(2)由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一立柱(21)和水平或倾斜设置的多根第一横杆(2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第一立架(2)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主体齿条(5),第二立架(3)由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二立柱(31)和水平或倾斜设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底座(1)、固定在底座(1)上的第一立架(2)、套设在第一立架(2)内部或者外部且可相对于第一立架(2)上下移动的第二立架(3)以及固定在第二立架(3)顶面上的顶撑(4);底座(1)底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定向轮(121)和至少一个万向轮(122),定向轮(121)的移动方向相互平行,定向轮(121)由平移电机驱动转动;第一立架(2)由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一立柱(21)和水平或倾斜设置的多根第一横杆(22)连接形成框架结构,第一立架(2)上固定有竖直设置的主体齿条(5),第二立架(3)由竖直设置的多根第二立柱(31)和水平或倾斜设置的多根第二横杆(32)连接形成形状与第一立架(2)适配的框架结构,第二立架(3)上固定有带减速器(61)的升降电机(6),减速器(61)的输出轴端部固定套设有齿轮(62),齿轮(62)与主体齿条(5)啮合;所述第一立架(2)上可拆卸连接有可延长第一立架(2)高度的延长架(8),延长架(8)的与第一立架(2)设置主体齿条(5)的同一侧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延长齿条(83),当延长架(8)放置在第一立架(2)上时,延长齿条(83)底面紧贴第一立架(2)的主体齿条(5)顶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架(2)的每根第一立柱(21)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包夹第二立架(3)上对应的第二立柱(31)的主滚轮组(7),或者第二立架(3)的每根第二立柱(31)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包夹第一立架(2)上对应的第一立柱(21)的主滚轮组(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滚轮组(7)包括两个滚动轮(71),两个滚动轮(71)螺纹轴(72)相互垂直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叠合板安装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31)的底面连接有缓冲件(311),主体齿条(5)的顶端的第一立架(2)可拆卸连接有限位块(242),限位块(242)位于主体齿条(5)的正上方且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耀,徐洪广,何友泉,魏炜,郑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