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柱梁连接组件、柱梁连接组件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柱梁连接组件、柱梁连接机构及其施工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根据结构形式可分为: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其中装配式框架结构应用最为广泛,历史地震破坏(例如Northridge的地震)表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不会对各个部件造成严重损坏,发生破坏的主要原因式是构件与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的破坏,因此对于装配式建筑我们主要的研究重点之一就是节点连接,装配式建筑的节点连接主要分为两种:1)湿连接:主要是需要进行二次浇筑,其强度相当于等现浇;2)干连接:主要是在各构件端部植入钢材,采用焊接,螺栓等连接,湿连接节点由于需要二次浇筑,虽然强度等现浇,但在地震中节点刚度严重下降,对环境影响大。而型钢连接的干连接虽然在装配式式混凝土结构中应用不够广范,但就已经提出的节点看来具有良好的变形和延性,在抗震耗能方面有巨大潜力,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柱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摆转件(13)和耗能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之间通过摆转件摆转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形变量的耗能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受到震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耗能件(14)塑性形变量的允许范围内摆转。/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柱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摆转件(13)和耗能件(14),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之间通过摆转件摆转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可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形变量的耗能件,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在受到震动力的作用下在所述耗能件(14)塑性形变量的允许范围内摆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转件(13)包括铰座(131)、销轴(132)和摆臂(133),所述铰座(131)的通槽上下贯通,且通槽的上方或下方设有限位板(1311),所述摆臂(133)的一端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垂直并贯穿其的通孔(1331),且其该端伸入到所述铰座(131)的槽内,所述销轴(132)穿过所述通孔,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铰座(131)的两侧连接固定或转动连接,所述铰座(131)背离槽口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连接固定,所述摆臂(13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连接固定,所得限位板(1311)用以限制所述摆臂(133)相对于所述铰座(131)转动角度在90°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件(14)为均布有空洞(141)的钢板,且所述耗能件(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且其垂直于所述销轴(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柱梁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耗能件(14)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耗能件(14)相互平行,并分别位于所述摆转件(13)的两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浩,杨曌,窦楠,李成,师瑞豪,邢浩彬,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