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44470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包括引纬底座,设置在引纬底座上的驱动机构、主动带轮机构、从动带轮机构、皮带张紧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和滑道机构,以及设置在滑道机构中的纬梭固定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以突破行业的偏见实现全自动引纬,很好的降低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A weft insertion mechanism of cone and cylinder stereoscopic lo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设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
技术介绍
引纬机构是纺织工业上织机的关键部件,引纬机构的结构形式、运动精度以及平稳性直接影响了织机的速度、效率以及织物的质量。圆锥、圆筒立体织机在引纬时需要纬纱绕芯模环绕一周,因此引纬机构就需要让纬纱绕芯模做圆周运动。但是,现有的圆锥、圆筒立体织机多采用人工手动引纬的方法,其引纬速度慢、效率低且极大的浪费了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以突破行业的偏见实现全自动引纬,很好的降低了人力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包括引纬底座,设置在引纬底座上的驱动机构、主动带轮机构、从动带轮机构、皮带张紧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和滑道机构,以及设置在滑道机构中的纬梭固定机构。作为优选,所述引纬底座呈环形,且引纬底座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且指向引纬底座圆心的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为16个,且16个承载单元将引纬底座的内壁均分,其中任意一个承载单元为主承载单元,其余15个承载单元为辅承载单元;所述主承载单元上设置有驱动机构、主动带轮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和滑道机构,所述每个辅承载单元上均设置有一个从动带轮机构、皮带张紧机构、位置调节机构和滑道机构。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由伺服电机,设置在伺服电机输出端且与伺服电机相连接的伺服减速器,设置在伺服减速器输出端且与伺服减速器相连接的联轴器,以及用于支撑伺服电机并将伺服电机固定在主承载单元上的电机固定座组成。进一步的,所述主动带轮机构由主基座A,固定在主基座A上的轴承固定板A,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A上的主动轴A,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A上且贯穿轴承固定板A的动轮轴A,由上而下依次套于主动轴A上的后上带轮A和后下带轮A,套于动轮轴A上且位于轴承固定板A上方的前带轮A,环绕设置在前带轮A和后下带轮A之间的前后带轮皮带A,以及套于动轮轴上且位于主基座A和轴承固定板A之间的包胶圈A组成;所述主动轴A与联轴器相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从动带轮机构由主基座B,固定在主基座B上的轴承固定板B,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B上的主动轴B,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B上且贯穿轴承固定板B的动轮轴B,由上而下依次套于主动轴B上的后上带轮B、后中带轮和后下带轮B,套于动轮轴B上且位于轴承固定板B上方的前带轮B,环绕设置在前带轮B和后下带轮B之间的前后带轮皮带B,以及套于动轮轴上且位于主基座B和轴承固定板B之间的包胶圈B组成;所述相邻两个从动带轮机构通过环绕设置在相邻两个后上带轮B之间或相邻两个后中带轮之间的左右带轮皮带相连接;所述与主动带轮机构相邻的任意一个从动带轮机构通过环绕设置在后中带轮和后上带轮A之间的左右带轮皮带与主动带轮机构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皮带张紧机构由张紧座,竖直设置在张紧座上的张紧轮轴,以及设置在张紧轮轴顶端的张紧轮组成;所述张紧轮贴合在左右带轮皮带外侧。作为优选,所述位置调节机构设置在引纬底座上侧面的外缘位置,且主动带轮机构、每个从动带轮机构和每个皮带张紧机构的相邻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位置调节机构;所述位置调节机构由调整座,设置在调整座上方的上调整块,以及设置在调整座和上调整块之间且被调整座和上调整块夹紧的调整螺栓组成;所述调整螺栓的端部固定在主动带轮机构或从动带轮机构或皮带张紧机构上。更进一步的,所述滑道机构由滑道底座,对称设置在滑道底座上侧面前后两端的后下限位块和前下限位块,设置在后下限位块上侧的后上限位块,设置在前下限位块上侧且与后上限位块对称的前上限位块,设置在后上限位块上侧的后上盖板,以及设置在前上限位块上侧且与后上盖板对称的前上盖板组成;所述后下限位块和后上限位块的组合与前下限位块和前上限位块的相对面上对称设置有一个呈“C”字型的卡槽,后下限位块和前下限位块的上侧面上还设置有滚珠滑道,后上限位块和前上限位块的下侧面上也设置有分别与后下限位块和前下限位块的上侧面设置的滚珠滑道相匹配的有滚珠滑道,在滚珠滑道中还填充有滚珠;所述滚珠呈球型或圆柱形。另外,所述纬梭固定机构由引纬梭固定板,设置在引纬梭固定板上方的纬纱管,横向贯穿该纬纱管的纱管轴,对称设置在纱管轴两端的左纱筒座和右纱筒座,设置在左纱筒座左侧且固定在纱管轴端部的摩擦片,设置在引纬梭固定板上侧面且位于右纱筒座左侧的导纱调节座,设置在导纱调节座上的导纱杆固定座,下端固定在导纱杆固定座的纬纱导纱杆,设置在纬纱导纱杆上端端部的导纱钩,设置在导纱钩和纬纱导纱杆之间的纬纱张紧固定板,以及设置在纬纱张紧固定板下侧的纬纱张紧摆臂组成;所述纬纱导纱杆为多端弯折的杆体,且由下至上逐步向纬纱管的中心位置处弯折。作为优选,所述引纬梭固定板设置在任意两个相邻的滑道机构上,且可沿所有滑道机构做圆周运动;所述引纬梭固定板的外侧面贴合在包胶圈A或包胶圈B的外侧壁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通过部件之间的配合很好的突破了行业的偏见,实现了全自动引纬的效果,很好的降低了生产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消耗,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同时还能很好的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失误,极大的提高产品的品质,更好的促进了企业与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滑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滑道机构的主示图。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7是主动带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从动带轮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C处旋转90°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纬梭固定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引纬底座;2、驱动机构;21、伺服电机;22、伺服减速机;23、联轴器;24、电机固定座;3、主动带轮机构;31、主基座A;32、主动轴A;33、后上带轮A;34、后下带轮A;35、轴承固定板A;36、前带轮A;37、前后带轮皮带A;38、动轮轴A;39、包胶圈A;4、从动带轮机构;41、主基座A;42、主动轴B;43、后上带轮B;44、后中带轮;45、后下带轮B;46、轴承固定板B;47、前带轮B;48、前后带轮皮带B;49、左右带轮皮带;50、动轮轴B;51、包胶圈B;6、皮带张紧机构;61、张紧座;62、张紧轮轴;63、张紧轮;7、位置调节机构;71、上调整块;72、调整座;73、调整螺栓;8、滑道机构;81、滑道底座;82、后上盖板;83、后上限位块;84、后下限位块;85、前上盖板;86、前上限位块;87、前下限位块;88、滚珠滑道;89、滚珠;9、纬梭固定机构;91、引纬梭固定板;92、左纱筒座;93、纱管轴;94、纬纱管;95、右纱筒座;96、摩擦片;97、导纱调节座;98、导纱杆固定座;99、纬纱导纱杆;100、导纱钩;101、纬纱张紧固定板;102、纬纱张紧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纬底座(1),设置在引纬底座(1)上的驱动机构(2)、主动带轮机构(3)、从动带轮机构(4)、皮带张紧机构(6)、位置调节机构(7)和滑道机构(8),以及设置在滑道机构(8)中的纬梭固定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纬底座(1),设置在引纬底座(1)上的驱动机构(2)、主动带轮机构(3)、从动带轮机构(4)、皮带张紧机构(6)、位置调节机构(7)和滑道机构(8),以及设置在滑道机构(8)中的纬梭固定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纬底座(1)呈环形,且引纬底座(1)的内壁设置有向内凸起且指向引纬底座(1)圆心的承载单元;所述承载单元的数量为16个,且16个承载单元将引纬底座(1)的内壁均分,其中任意一个承载单元为主承载单元,其余15个承载单元为辅承载单元;所述主承载单元上设置有驱动机构(2)、主动带轮机构(3)、位置调节机构(7)和滑道机构(8),所述每个辅承载单元上均设置有一个从动带轮机构(4)、皮带张紧机构(6)、位置调节机构(7)和滑道机构(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2)由伺服电机(21),设置在伺服电机(21)输出端且与伺服电机(21)相连接的伺服减速器(22),设置在伺服减速器(22)输出端且与伺服减速器(22)相连接的联轴器(23),以及用于支撑伺服电机(21)并将伺服电机(21)固定在主承载单元上的电机固定座(24)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带轮机构(3)由主基座A(31),固定在主基座A(31)上的轴承固定板A(35),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A(31)上的主动轴A(32),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A(31)上且贯穿轴承固定板A(35)的动轮轴A(38),由上而下依次套于主动轴A(32)上的后上带轮A(33)和后下带轮A(34),套于动轮轴A(38)上且位于轴承固定板A(35)上方的前带轮A(36),环绕设置在前带轮A(36)和后下带轮A(34)之间的前后带轮皮带A(37),以及套于动轮轴(38)上且位于主基座A(31)和轴承固定板A(35)之间的包胶圈A(39)组成;所述主动轴A(32)与联轴器(2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圆锥、圆筒立体织机的引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带轮机构(4)由主基座B(41),固定在主基座B(41)上的轴承固定板B(46),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B(41)上的主动轴B(42),通过轴承固定在主基座B(41)上且贯穿轴承固定板B(46)的动轮轴B(50),由上而下依次套于主动轴B(42)上的后上带轮B(43)、后中带轮(44)和后下带轮B(45),套于动轮轴B(50)上且位于轴承固定板B(46)上方的前带轮B(47),环绕设置在前带轮B(47)和后下带轮B(45)之间的前后带轮皮带B(48),以及套于动轮轴(50)上且位于主基座B(41)和轴承固定板B(46)之间的包胶圈B(51)组成;所述相邻两个从动带轮机构(4)通过环绕设置在相邻两个后上带轮B(43)之间或相邻两个后中带轮(44)之间的左右带轮皮带(49)相连接;所述与主动带轮机构(3)相邻的任意一个从动带轮机构(4)通过环绕设置在后中带轮(44)和后上带轮A(33)之间的左右带轮皮带(49)与主动带轮机构(3)相连接。


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富生毛江民胡学涛黄丰毅徐钊钊程泽董建秋靳朝周鼎贺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纺织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