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码信息识别系统和方法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感应、信号识别与处理
,具体地涉及一种磁码信息识别系统和方法应用。
技术介绍
国内中低速磁悬浮技术的日益成熟,推动了其商业化步伐的加快,现已实现商业化的中低磁悬浮运输线有长沙磁浮专线、北京磁浮S1线。据悉,2019年8月21日北京磁浮S1线单日客运量达4.12万人次,再创客运量新高,比历史最高值增加0.10万人次,增幅2.40%,这也意味着磁悬浮列车在服务社会人群的同时,也逐步让群众接受和认可这一新式的轨道交通体系。在此背景下,也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磁码信息识别系统及方法提供了应用的可能和市场需求。无源定位技术,又称为绝对定位技术,在现有市场中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应用,如绝对定位传感器、货运列车、矿山自动货运车等。在测速定位功能上,为车辆运行提供了较为精准的速度和位置信息,也是现有轨道交通列车的一项关键技术,为列车实现驱动控制、节能运行、精准停靠等功能提供了重要技术依据。现有的测速定位技术方法存在很多种手段,其中,在磁悬浮运输线中较为广泛应用的莫过于交叉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磁码信息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包括:/n车载识别器(102),所述车载识别器(102)采用预设磁片极性的车载识别码(7);/n磁极编码牌(101),所述磁极编码牌(101)利用磁极特性将所需信息隐藏于磁极编码矩阵序列(2)中;/n通过所述车载识别器(102)与磁极编码牌(101)的相互作用对磁极编码牌(101)的磁极编码矩阵序列进行读取和识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码信息识别系统,该识别系统包括:
车载识别器(102),所述车载识别器(102)采用预设磁片极性的车载识别码(7);
磁极编码牌(101),所述磁极编码牌(101)利用磁极特性将所需信息隐藏于磁极编码矩阵序列(2)中;
通过所述车载识别器(102)与磁极编码牌(101)的相互作用对磁极编码牌(101)的磁极编码矩阵序列进行读取和识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预设磁码行/列分隔识别设备,该磁码行/列分隔识别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磁极编码牌(101)两侧的磁码行/列分隔符(3)和设置于所述车载识别器(102)上的磁码行/列数据捕获模块(4),该磁码行/列数据捕获模块(4)设置有传感器数据监测前端设备(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码行/列分隔符(3)由红外设备预设,所述磁极编码牌(101)的磁码行/列分隔符(3)采用黑色填涂成矩形条设置于所述磁极编码牌(101)的两侧;或者,
所述磁码行/列分隔符(3)由磁性设备预设,所述磁极编码牌(101)的磁码行/列分隔符(3)采用永磁矩形条设置于所述磁极编码牌(101)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车载识别码(7)为永磁识别码或者电磁绕组线圈中的任意一种;并且,
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车载识别码(7)的磁片尺寸小于所述磁极编码牌(101)的磁极编码矩阵序列(2)的磁片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识别器(102)预设带有车载磁码识别传感器(8)的磁极数据捕捉模块,该车载磁码识别传感器(8)的类型与相应的所述车载识别码(7)的类型相匹配;并且/或者,
所述车载识别码(7)和车载磁码识别传感器(8)均安设于非磁性材料固定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底面板磨砂处理以便于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安装;并且/或者,
所述车载识别器(102)在表面铺设非磁性材料的保护层(11),所述磁码行/列分隔识别设备安装于该非磁性材料的保护层(11)之内;并且/或者,
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底座安装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车载识别器(102)的不锈钢固定板(12)。
7.利用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磁码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高涛,周发助,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