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坐垫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汽车产量逐年不断递增,同时为满足汽车座椅配套量的不断增长,高效率环形发泡生产线在汽车座椅发泡上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为满足汽车座椅发泡时的高效率需求,对应于发泡线上的模架的开、合节拍及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式的开、合模装置是在每套模架上单独安装油缸或气缸,通过油缸或气缸的动作实现开、合模,由于受液压油压力或压缩空气压力影响较大,开、合模时模架冲击大和噪音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避免了合模时模架受到冲击,降低了噪音污染。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线体传动部、能随所述线体传动部移动的模架车、设于模架车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上模轨道、下模轨道、及沿所述模架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开模区、取件区、抬平区、浇注区、合模区和放斜区;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靠近 ...
【技术保护点】
1.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线体传动部、能随所述线体传动部移动的模架车、设于模架车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上模轨道、下模轨道、及沿所述模架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开模区、取件区、抬平区、浇注区、合模区和放斜区;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靠近所述线体传动部的一侧可转动连接、另一侧可相对开合,所述上模架和所述下模架可相对开合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模滚轮和下模滚轮,所述上模滚轮能沿所述上模轨道移动以使上模架相对于所述下模架开合,所述下模滚轮能沿所述下模轨道移动以使下模架抬平放斜;所述上模轨道由所述开模区延伸至合模区,且对应各区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开模段、第一保持段、过渡段、第二保持段和 ...
【技术特征摘要】
1.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线体传动部、能随所述线体传动部移动的模架车、设于模架车上的上模架和下模架、上模轨道、下模轨道、及沿所述模架车移动方向依次布置的开模区、取件区、抬平区、浇注区、合模区和放斜区;所述上模架和下模架靠近所述线体传动部的一侧可转动连接、另一侧可相对开合,所述上模架和所述下模架可相对开合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上模滚轮和下模滚轮,所述上模滚轮能沿所述上模轨道移动以使上模架相对于所述下模架开合,所述下模滚轮能沿所述下模轨道移动以使下模架抬平放斜;所述上模轨道由所述开模区延伸至合模区,且对应各区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开模段、第一保持段、过渡段、第二保持段和合模段;所述下模轨道由所述抬平区延伸至放斜区,且对应各区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抬平段、第三保持段、第四保持段和放斜段,其中第三保持段和第四保持段位于同一条水平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轨道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从所述开模区延伸至合模区,所述第二轨道从所述抬平区延伸至合模区,所述第二轨道设于所述第一轨道靠近所述线体传动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适于所述上模滚轮移动的行走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车的底部设置有绕竖直轴线滚动的导向滚轮和绕水平轴线滚动的定位滚轮,所述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导向滚轮配合的导向轨道和与所述定位滚轮配合的定位轨道,所述导向轨道沿所述开模区延伸至所述放斜区,所述定位轨道沿所述取件区延伸至所述浇注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还包括模架车线体轨道,所述模架车的底部设置有能在所述模架车线体轨道上滚动的模架车滚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坐垫发泡模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架车的底部还设有罩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壮利,耿佼星,吴怡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正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