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139721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电极片和导电电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土层下;将滴灌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石墨电极和导电电毡之间;将碘化钾溶液通过滴灌管输入到土层土壤中,土壤含水率控制为30%~40%;在土壤表面种植乳浆大戟株苗;石墨电极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导电电毡连接直流电源阳极,接通直流电源,2~4月后收割乳浆大戟的上部实现汞污染土壤中汞的去除,通过直流电源设置的电压梯度控制在0.5~1V/cm。本发明专利技术能促进乳浆大戟苗株根系生长,扩大根际作用区域,缩短污染物迁移距离,实现耕地底层土壤中最高90%汞的去除。

Removal of mercury from soil polluted by bottom layer mercury by electric remediation coupled with plant extr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汞污染耕地土壤无害化处置
,具体涉及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
技术介绍
汞(俗称水银)在常温常压环境下以液态形式存在。温度的扰动会使得汞以蒸汽态释放到空气中。土壤中汞的背景值通常为0.58~1.8mg/kg,耕地土壤中过高的汞污染物浓度通常由人为活动干预造成,包括含汞污水灌溉、农药化肥过度使用、汞污染大气沉降等。汞污染物生物毒性极强,具有长距离迁移性、持久性、生物富集性等特点。汞中毒后,人体的运行系统包括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等均会表现出明显的毒性特征。目前,针对汞污染土壤的处置与修复,主要包括深耕换土法、稳定化/固化法、热处理法、淋洗法、电动修复法、生物修复法等。深耕换土法存在换土过程污染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土壤肥力下降、防渗膜材质要求高等问题。稳定化/固化法和热处理法均会使土壤丧失耕作能力,同时处置过程中掺料的不当选择亦会带来二次污染问题。对于淋洗法,淋洗剂的冲洗易使得土壤的生物活性显著下降,从而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将石墨电极片和导电电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土层下;/n2)将滴灌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石墨电极和导电电毡之间;/n3)将碘化钾溶液通过滴灌管输入到土层土壤中,土壤含水率控制为30%~40%;/n4)在土壤表面种植乳浆大戟株苗;/n5)石墨电极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导电电毡连接直流电源阳极,接通直流电源, 2~4个月后收割乳浆大戟的上部实现汞污染土壤中汞的去除。/n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石墨电极片和导电电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土层下;
2)将滴灌管以平行于土层的方向预埋于石墨电极和导电电毡之间;
3)将碘化钾溶液通过滴灌管输入到土层土壤中,土壤含水率控制为30%~40%;
4)在土壤表面种植乳浆大戟株苗;
5)石墨电极片连接直流电源阴极,导电电毡连接直流电源阳极,接通直流电源,2~4个月后收割乳浆大戟的上部实现汞污染土壤中汞的去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动修复耦合植物萃取技术去除底层汞污染土壤中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石墨电极片距离地面100~300cm,导电电毡距离地面30~50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宋东平刘万辉张树文周璐璐徐娇娇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