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不可逆性,其在土壤中的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且无法被微生物降解,故而在对土壤做修复处理时,需考虑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程度,以“对症下药”做修复处理,其主要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在利用翻土法这类物理修复方法进行土壤修复时,因其在翻土的过程中,具有大幅度的破坏土体结构,在翻新后的土壤中其表面则呈松散作用,导致其易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作用,使得被下埋的污染土壤再次浮露出表面,同时在重金属污染的作用下以及外界各种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包含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则易导致土壤出现结块性的重金属污染,进而使其呈大面积的扩散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但因其在翻土的过程中,为大幅度的破坏土体结构,在翻新后的土壤中其表面则呈松散作用,导致其易受到外界自然因素的作用,使得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框架(1)、挡板(2)、翻修系统(3)、护板(4)、扣合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安装于框架(1)内侧且上部通过铰链活动相连接,所述翻修系统(3)安装于框架(1)内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护板(4)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框架(1)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扣合件(5)设于框架(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n所述翻修系统(3)包括旋转轴(3a)、紧实结构(3b)、热固机构(3c),所述旋转轴(3a)穿过热固机构(3c)中部并与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紧实结构(3b)呈U型结构安装与热固机构(3c)左右两侧并与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结构包括框架(1)、挡板(2)、翻修系统(3)、护板(4)、扣合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2)安装于框架(1)内侧且上部通过铰链活动相连接,所述翻修系统(3)安装于框架(1)内后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护板(4)共设有两块且分别安装于框架(1)左右两侧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扣合件(5)设于框架(1)上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
所述翻修系统(3)包括旋转轴(3a)、紧实结构(3b)、热固机构(3c),所述旋转轴(3a)穿过热固机构(3c)中部并与其通过电焊相连接,所述紧实结构(3b)呈U型结构安装与热固机构(3c)左右两侧并与旋转轴(3a)通过扣合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实结构(3b)包括扣合盘(3b1)、活动环框(3b2)、离心球(3b3)、下落口(3b4)、下压组件(3b5),所述活动环框(3b2)安装于扣合盘(3b1)内种部并通过扣合相连接,所述活动环框(3b3)与旋转轴(3a)通过套合相连接,所述离心球(3b3)设有三颗且安装于活动环框(3b2)内侧,所述下落口(3b4)设于扣合盘(3b1)内侧下部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下压组件(3b5)上部设于下落口(3b4)内部且下部暴露于空气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土壤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3b5)包括弧形垫板(3b51)、限位弹簧杆(3b52)、连接杆(3b53)、压板(3b54),所述弧形垫板(3b51)设于下落口(3b4)上侧,所述限位弹簧杆(3b52)设于弧形垫板(3b51)下表面并通过电焊相连接且位于下落口(3b4)内部,所述连接杆(3b53)上端与限位弹簧杆(3b52)通过电焊相连接且下端与压板(3b54)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道波,刘永贤,罗志辉,朱宇林,黄维,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