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梦凡专利>正文

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90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及方法,包括吸收塔、喷淋系统、高钙浆液系统、PH值测量系统;喷淋系统设置于吸收塔的上部,喷淋系统包括吸收塔常效吸收区和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吸收塔常效吸收区上侧;高钙浆液系统通过管路与吸收塔高效吸收区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均流器,高钙浆液系统向喷淋系统输送的浆液中添加有高钙脱硫添加剂;PH值测量系统包括设置于吸收塔浆液池底部的吸收塔浆液池PH值测量装置和设置于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该装置及方法能够提高脱硫效率,同时不增高吸收塔高度、不增加喷淋层数,对现有系统改造较小,设备与安装费用低,脱硫效果明显。

A double drive deep emission redu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wet desulfurization based on calc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脱硫
,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燃煤电厂的脱硫工艺都是采用石灰石粉与水搅拌,制成一定浓度的石灰石浆液,再用浆液泵送至脱硫吸收塔浆池,在脱硫吸收塔浆池中用浆液循环泵打至吸收塔内吸收段设置的喷淋设备,烟气与来自上部喷淋层的石灰石浆液经过分布器逆流接触,进行脱硫吸收反应,去除烟气中的SO2。使用上述工艺的燃煤电厂难以满足新的排放标准要求,以河北省为例,2000年以来电厂脱硫系统排放标准共经历三个阶段:(1)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河北省《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3/2209-2015执行超低排放标准“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参照不高于10mg/Nm3、35mg/Nm3、50mg/Nm3”;(3)2018年下发《关于印发<河北省钢铁、焦化、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攻坚方案>的通知》要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分别参照不高于5mg/Nm3、25mg/Nm3、30mg/Nm3。国际上发达国家除常规污染物外,针对三氧化硫(SO3)等可凝结颗粒物也提出了排放限值要求,如美国有14个州的SO3排放限值低于6mg/m3,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燃煤烟气中SO3的排放浓度限值为10mg/m3。目前国内监测的是SO2排放浓度,SO3未列入监测指标,因此随着环保标准的逐步提高,国内燃煤电厂也面临着满足脱除SO3的环保要求。针对上述国内三个排放标准发布阶段结合国际排放标准的形势。本领域技术人员虽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石灰石浆液进行脱硫的技术工艺进行了改进,例如专利CN103599690B提供了一种复合型石灰石、氢氧化钙石膏湿法脱硫装置及工艺,它包括烟气净化部分、吸收剂供应部分、浆液氧化部分和石膏脱水部分,脱硫吸收剂采用石灰石和氢氧化钙浆液,吸收剂供应部分包括石灰石供应部分和氢氧化钙供应部分,石灰石供应部分包括石灰石浆液箱,石灰石浆液箱内设有搅拌器,石灰石浆液箱经管道连接石灰石供浆泵,石灰石供浆泵连接吸收塔浆池,吸收塔浆池内部设有搅拌器;氢氧化钙供应部分,包括氢氧化钙/氧化钙粉仓和氢氧化钙浆液箱,其中氢氧化钙/氧化钙粉仓底端连通着氢氧化钙浆液箱,氢氧化钙浆液箱设有搅拌器,氢氧化钙浆液箱通过管道分别与喷淋层和循环泵连通,管道上设有氢氧化钙供浆泵和调节阀门。上述的专利技术专利是针对GB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实施的,其中虽然在石灰石脱硫的基础上增加了氢氧化钙脱硫,但是其仅仅是原有的石灰石喷淋层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氢氧化钙喷淋层,即增加了原有脱硫系统中的喷淋层数,需对原系统进行较大改进,增加成本。同时,由于其针对的排放标准的限制,该专利技术专利中的技术工艺仍然是使用之前的石灰石和氢氧化钙脱硫反应速率,并未针对脱硫反应速率的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手段,且并未涉及脱除SO3的工艺与设备。因此其工艺水平和标准决定了电厂脱硫系统存在对燃煤硫份适应性差,为了保证环保指标达标排放采取了限制机组负荷,采购低硫份煤种等措施等,并且随进一步降低SO2排放限值并针对SO3排放限值的环保标准的进一步提升,将不可避免的进行下一轮设备改造,势必严重影响了电厂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及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脱硫效率,同时不增高吸收塔高度、不增加喷淋层数,对现有系统改造较小,设备与安装费用低,脱硫效果明显。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包括吸收塔、喷淋系统、高钙浆液系统、PH值测量系统;喷淋系统设置于吸收塔的上部,喷淋系统包括吸收塔常效吸收区和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吸收塔常效吸收区上侧。高钙浆液系统通过管路与吸收塔高效吸收区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均流器,高钙浆液系统向喷淋系统输送的浆液中添加有高效脱硫添加剂;PH值测量系统包括设置于吸收塔浆液池底部的吸收塔浆液池PH值测量装置和设置于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根据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浆液PH值,实时协同调整高钙浆液系统中的高钙量和吸收塔浆液池石灰石浆液量,使吸收塔浆液池PH值在5.2-5.8之间,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PH值在7-9之间。进一步的,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同时吸收SO2和SO3。进一步的,喷淋系统的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与次顶层喷淋层相邻的上下两喷淋层之间,该上下两喷淋层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吸收塔浆液池和高钙浆液系统。进一步的,吸收塔浆液池和高钙浆液系统输出的浆液通过均流器均流后输送至与次顶层喷淋层相邻的上下两喷淋层。进一步的,均流器包括均流器直管段、均流器支撑管,均流器直管段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管段法兰与吸收塔浆液池出口管路和浆液循环泵入口管路螺栓连接;均流器支撑管焊接于均流器直管段圆周外壁上且与之连通,均流器支管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均流器入口母管上,支管变径法兰焊接于均流器支管靠近入口母管一端,均流器支管穿过均流器支撑管后,通过支管变径法兰与均流器支撑管螺栓连接,均流器支管另一端与均流器排堵母管连接,均流器排堵母管后端连接有排堵阀。进一步的,高钙脱硫添加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为氧化钙、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的混合物;B组分为有机复合硅、有机醚、甲酸钙的混合物。高钙脱硫添加剂中的A组分为碱性物质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当其加入吸收塔循环浆液后,提高吸收塔浆液中钙离子的浓度,并同时改变喷淋浆液的酸碱性,使浆液由弱酸性调质成弱碱性或中性。当调质后的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接触后,使其溶解后生成的氢离子同时被浆液中和,烟气中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的捕积效率大幅度提升,从而提高吸收效率。B组分可以有效消除浆液中的泡沫,提高上喷淋浆液中浆液的比重,提高浆液喷淋量和覆盖率,从而提高脱硫效率,另一方面,B组分可以减少吸收塔浆液中起泡量,减少气液传递阻力,提升浆液氧化速率,从而提高吸收塔吸收效率。进一步的,高钙脱硫添加剂中A组分和B组分的质量比为2:1;A组份中的各组分质量占比为:氧化钙5%-10%、氢氧化钙80%-90%、氢氧化钠2%-5%,且三种组分的占比之和为100%;B组分中的各组分质量占比为:有机复合硅5%-10%、有机醚15%-30%、甲酸钙60%-80%,且三种组分的占比之和为100%;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方法,其利用如上所述的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实现,将高钙料粉通过管道和布袋除尘器添加至高钙料仓,同时在高钙料仓中添加高效脱硫添加剂,通过调整高钙浆液给料机和高钙浆液箱补水阀门,在高钙浆液箱搅拌器作用下,配置成质量浓度为6%-14%的高钙浆液备用,高钙浆液系统投运时,启动高钙浆液泵,通过高钙浆液调整阀门调整进入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管路上的均流器的高钙量,通过与石灰石浆液调整阀门协同调整,实现吸收塔塔内浆液PH值在5.2-5.8,浆液循环泵出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喷淋系统、高钙浆液系统、PH值测量系统;/n喷淋系统设置于吸收塔的上部,喷淋系统包括吸收塔常效吸收区和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吸收塔常效吸收区上侧;/n高钙浆液系统通过管路与吸收塔高效吸收区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均流器,高钙浆液系统向喷淋系统输送的浆液中添加有高效脱硫添加剂;/nPH值测量系统包括设置于吸收塔浆液池底部的吸收塔浆液池PH值测量装置和设置于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根据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浆液PH值,实时协同调整高钙浆液系统中的高钙量和吸收塔浆液池石灰石浆液量,使吸收塔浆液池PH值在5.2-5.8之间,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PH值在7-9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喷淋系统、高钙浆液系统、PH值测量系统;
喷淋系统设置于吸收塔的上部,喷淋系统包括吸收塔常效吸收区和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吸收塔常效吸收区上侧;
高钙浆液系统通过管路与吸收塔高效吸收区相连通,管路上设置有均流器,高钙浆液系统向喷淋系统输送的浆液中添加有高效脱硫添加剂;
PH值测量系统包括设置于吸收塔浆液池底部的吸收塔浆液池PH值测量装置和设置于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根据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浆液PH值,实时协同调整高钙浆液系统中的高钙量和吸收塔浆液池石灰石浆液量,使吸收塔浆液池PH值在5.2-5.8之间,输送高钙浆液管路上的PH值测量装置测得的PH值在7-9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同时吸收SO2和SO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淋系统的吸收塔高效吸收区形成于与次顶层喷淋层相邻的上下两喷淋层之间,该上下两喷淋层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吸收塔浆液池和高钙浆液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塔浆液池和高钙浆液系统输出的浆液通过均流器均流后输送至与次顶层喷淋层相邻的上下两喷淋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驱型钙基湿法脱硫深度减排装置,其特征在于,均流器包括均流器直管段、均流器支撑管,均流器直管段的两端分别通过直管段法兰与吸收塔浆液池出口管路和浆液循环泵入口管路螺栓连接;均流器支撑管焊接于均流器直管段圆周外壁上且与之连通,均流器支管一端通过法兰连接于均流器入口母管上,支管变径法兰焊接于均流器支管靠近入口母管一端,均流器支管穿过均流器支撑管后,通过支管变径法兰与均流器支撑管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梦凡
申请(专利权)人:杜梦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