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885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进水管、报警阀、警铃、排水管、末端试水装置、处理器、顶板和两个立柱,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保温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金属软管和两个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马达、转盘和第二电热丝,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杆、连接块和辅助单元,该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过移动机构调整喷头位置,使其对准着火点,从而实现了精确喷洒的功能,不仅如此,通过保温机构给蓄水池和金属软管加热,防止灭火系统内的水结冰造成堵塞,从而减少了维护设备的麻烦,提高了实用性。

A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sprinkler system with heat preservation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技术介绍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或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发生火灾时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由湿式报警阀组、闭式喷头、水流指示器、控制阀门、末端试水装置、管道和供水设施等组成。系统的管道内充满有压水,一旦发生火灾,喷头动作后立即喷水。现有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常在发生火灾时,会用多个喷头同时进行喷水,无法对起火的位置进行定点灭火,还容易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不仅如此,一旦周围的温度过低,水有可能会凝固,容易造成水管的堵塞甚至爆裂,维护起来比较麻烦,降低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进水管、报警阀、警铃、排水管、末端试水装置、处理器、顶板和两个立柱,所述顶板架设在两个立柱上,所述蓄水池和水泵均与进水管连通,所述报警阀固定在靠近进水管的立柱上,所述进水管穿过报警阀,所述警铃与报警阀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与末端试水装置连通,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柱之间设有保温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处理器内设有PLC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水泵、报警阀、警铃和末端试水装置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调电容CP1、电感L1、三极管Q1和天线ANT,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可调电容CP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天线ANT与电感L1的中心点连接;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金属软管和两个加热组件,所述第一电热丝设置在蓄水池内,所述加热组件与立柱一一对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立柱的上部的靠近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马达、转盘和第二电热丝,所述第一马达固定在立柱上,所述第一电热丝、第一马达和第二电热丝均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与转盘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热丝设置在转盘内,所述金属软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和排水管连通,所述金属软管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转盘上,所述金属软管的两端分别沿着转盘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金属软管的中心处的下方设有若干喷头,所述喷头均匀分布在金属软管的下方。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杆、连接块和辅助单元,所述连接块水平设置,所述连杆竖向设置,所述连接块的下方与金属软管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连杆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上。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喷头的平移功能,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二马达和两个滑动单元,两个滑动单元分别位于第二马达的两侧,所述滑动单元包括滑槽和移动轮,所述滑槽与顶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所述滑槽与连接块垂直,所述移动轮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马达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马达的驱动力,所述第二马达为直流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保持连接块和金属软管的平衡,所述辅助单元包括平移环、固定杆和两块连接板,所述平移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平移环套设在固定杆上,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顶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减少固定杆与平移环之间的摩擦力,所述固定杆上涂有润滑油。作为优选,为了实现定点喷洒的效果,所述喷头和金属软管的连接处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防止金属软管脱离转盘,两个转盘的远离第一马达的一端的上方均设有固定环,所述金属软管穿过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立柱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保温功能,所述进水管和排水管的制作材料均为聚氨酯。作为优选,为了测量水的温度以确定是否需要给金属软管加热,所述进水管的与金属软管的连接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确定着火点的位置,所述处理器的一侧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与PLC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通过移动机构调整喷头位置,使其对准着火点,与现有的移动机构相比,该移动机构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定点精确喷洒的功能,不仅如此,通过保温机构给蓄水池和金属软管加热,防止灭火系统内的水结冰造成堵塞,与现有的保温机构相比,该保温机构结构设计更完善,减少了维护设备的麻烦,提高了实用性,在无线通讯电路中,采用普通的三点式振荡电路,从而提高了该电路的实用性,同时,该电路采用大电流发射,在开阔地带可达1km,保证了工作人员对系统的远程监控的可靠性,提高了其实用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滑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辅助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电路图;图中:1.蓄水池,2.水泵,3.进水管,4.报警阀,5.警铃,6.排水管,7.末端试水装置,8.处理器,9.立柱,10.第一电热丝,11.金属软管,12.第一马达,13.转盘,14.第二电热丝,15.滑槽,16.移动轮,17.第二马达,18.连杆,19.连接块,20.平移环,21.固定杆,22.连接板,23.固定环,24.温度传感器,25.红外线传感器,26.喷头,27.顶板,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P1.可调电容,L1.电感,Q1.三极管,ANT.天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泵2、进水管3、报警阀4、警铃5、排水管6、末端试水装置7、处理器8、顶板和两个立柱9,所述顶板架设在两个立柱9上,所述蓄水池1和水泵2均与进水管3连通,所述报警阀4固定在靠近进水管3的立柱9上,所述进水管3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泵(2)、进水管(3)、报警阀(4)、警铃(5)、排水管(6)、末端试水装置(7)、处理器(8)、顶板(27)和两个立柱(9),所述顶板(27)架设在两个立柱(9)上,所述蓄水池(1)和水泵(2)均与进水管(3)连通,所述报警阀(4)固定在靠近进水管(3)的立柱(9)上,所述进水管(3)穿过报警阀(4),所述警铃(5)与报警阀(4)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6)与末端试水装置(7)连通,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柱(9)之间设有保温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处理器(8)内设有PLC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水泵(2)、报警阀(4)、警铃(5)和末端试水装置(7)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调电容CP1、电感L1、三极管Q1和天线ANT,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可调电容CP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天线ANT与电感L1的中心点连接;/n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10)、金属软管(11)和两个加热组件,所述第一电热丝(10)设置在蓄水池(1)内,所述加热组件与立柱(9)一一对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立柱(9)的上部的靠近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马达(12)、转盘(13)和第二电热丝(14),所述第一马达(12)固定在立柱(9)上,所述第一电热丝(10)、第一马达(12)和第二电热丝(14)均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2)与转盘(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热丝(14)设置在转盘(13)内,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3)和排水管(6)连通,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转盘(13)上,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沿着转盘(13)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中心处的下方设有若干喷头(26),所述喷头(26)均匀分布在金属软管(11)的下方;/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杆(18)、连接块(19)和辅助单元,所述连接块(19)水平设置,所述连杆(18)竖向设置,所述连接块(19)的下方与金属软管(11)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组件与连杆(18)的顶端传动连接,所述连杆(18)的底端固定在连接块(19)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喷洒精度高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泵(2)、进水管(3)、报警阀(4)、警铃(5)、排水管(6)、末端试水装置(7)、处理器(8)、顶板(27)和两个立柱(9),所述顶板(27)架设在两个立柱(9)上,所述蓄水池(1)和水泵(2)均与进水管(3)连通,所述报警阀(4)固定在靠近进水管(3)的立柱(9)上,所述进水管(3)穿过报警阀(4),所述警铃(5)与报警阀(4)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6)与末端试水装置(7)连通,其特征在于,两个立柱(9)之间设有保温机构和移动机构,所述处理器(8)内设有PLC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水泵(2)、报警阀(4)、警铃(5)和末端试水装置(7)均与PLC电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包括无线通讯电路,所述无线通讯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可调电容CP1、电感L1、三极管Q1和天线ANT,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通过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与第一电阻R1的两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阻R2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感L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可调电容CP1外接5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第三电容C3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第二电容C2和第三电阻R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容C4并联,所述天线ANT与电感L1的中心点连接;
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电热丝(10)、金属软管(11)和两个加热组件,所述第一电热丝(10)设置在蓄水池(1)内,所述加热组件与立柱(9)一一对应,所述加热组件位于立柱(9)的上部的靠近移动机构的一侧,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一马达(12)、转盘(13)和第二电热丝(14),所述第一马达(12)固定在立柱(9)上,所述第一电热丝(10)、第一马达(12)和第二电热丝(14)均与PLC电连接,所述第一马达(12)与转盘(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电热丝(14)设置在转盘(13)内,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3)和排水管(6)连通,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转盘(13)上,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两端分别沿着转盘(13)的轴线螺旋分布,所述金属软管(11)的中心处的下方设有若干喷头(26),所述喷头(26)均匀分布在金属软管(11)的下方;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动组件、连杆(18)、连接块(19)和辅助单元,所述连接块(19)水平设置,所述连杆(18)竖向设置,所述连接块(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林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京承源电气集团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