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776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包括钉扣机、上扣传送机构和下扣传送机构,所述的钉扣机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安装置在冲杆的下端,冲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安装在钉扣机的底座上,下扣传送机构的输出端与底座上的下模连接;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水平位置高于下扣传送机构,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的上推杆水平方向向钉扣机输送纽扣时,上推杆的纽扣定位槽刚好位于上模的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钉扣机工作步骤中增加一次上模下压取扣的步骤,同时对上扣及下扣的送扣机构进行改进,在纽扣叠加时每次也只能提取一个纽扣,确保钉扣机正常稳定地工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适,高效稳定的特点。

A kind of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of nail and buckle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机械技术,具体是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
技术介绍
钉扣机用于将金属扣固定在衣物上,金属扣包括上扣和下扣,钉扣时需要人工将上扣安装在上模,下扣放置在下模上,然后将衣物放置在上下模之前,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冲杆向下冲击使得上下合模使上下扣结合,并将金属扣固定衣物上,现在这种手动放置扣子的方式效率较低。为此有人设计自动送扣的钉扣机,如公告号为:CN204470454U公开一种全自动钉扣机,包括机座,所述的机座上设有一固定架,所述的固定架由一上横板、一下横板和一立柱构成,上横板的后端和下横板的后端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上横板的前端设有上纽扣夹持输送装置,下横板的前端设有下纽扣夹持定位装置,所述的上横板上还设有用于将上纽扣夹持输送装置上输送过来的上纽扣与下纽扣夹持定位装置上被夹持定位的下纽扣进行压合的压合装置,所述的压合装置包括有气缸、压块和滑移座,所述的气缸和滑移座分别固装于上横板的上下端面上,所述的压块与气缸输出轴连接,并在滑移座上滑移,所述固定架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上纽扣输送震动盘和下纽扣输送震动盘,上纽扣输送震动盘的出料口上对应装有上纽扣输出轨道,且上纽扣输出轨道的出口上对应设有一个用于将其上的上纽扣推送入上纽扣夹持输送装置内的上轨道推杆,下纽扣输送震动盘的出料口上对应装有下纽扣输出轨道,且下纽扣输出轨道的出口上对应设有一个用于将其上的下纽扣推送入下纽扣夹持定位装置内的下轨道推杆,所述的上、下轨道推杆通过同步联动装置与压合装置中的气缸输出轴同步联动。上述的结构送扣结构较为复杂,并且由于纽扣水平部较薄,在送扣过程有时会发生两个纽扣叠加在一起,这时送扣机构就会因故障而停止,从而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在钉扣机工作步骤中增加一次上模下压取扣的步骤,同时对上扣及下扣的送扣机构进行改进,在纽扣叠加时每次也只能提取一个纽扣,确保钉扣机正常稳定地工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高效稳定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包括钉扣机、上扣传送机构和下扣传送机构,所述的钉扣机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安装置在冲杆的下端,冲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下模位于上模的正下方,下模安装在钉扣机的底座上,其特征在于:下扣传送机构的输出端与底座上的下模连接;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水平位置高于下扣传送机构,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的上推杆水平方向向钉扣机输送纽扣时,上推杆的纽扣定位槽刚好位于上模的正下方;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上扣传送机构和下扣传送机构均由钉扣机的控制器控制。所述的下扣传送机构包括底板和下连接轨道,所述的底板一端与下模相连,在所述的底板上表面设置有下推杆,下推杆底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下纽扣的裙边部可容置于底板上表面与下推杆底面的间隙之间,下推杆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连接,第一直线驱动装置推动下推杆在底板上表面往复运动,所述的下模与下推杆前端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开口,下推杆向前推进时可将下纽扣从开口处推至下模的模腔内,在下推杆的前端部开设有夹持槽,夹持槽尺寸与下纽扣凸柱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下连接轨道设置在下推杆的左侧,下连接轨道内部开设有导扣通道,导扣通道出口端与下推杆的前端部位置相对应,导扣滑道的进口端与下纽扣震动盘的输出端连通,在下推杆的前端位于夹持槽的右侧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阻挡在导扣通道出口端延伸方向上。在所述的夹持槽前方还设置有防脱挡杆,防脱挡杆在扭簧的作用下抵在延伸部的前端,防脱挡杆、延伸部及夹持槽围合成一侧开口的U形槽,该U形槽的开口朝向导扣通道出口端。所述的开口的宽度与下纽扣裙边部外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包括固定座、上连接轨道、上推杆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第二直线驱动装置和上连接轨道设置在固定座上,上连接轨道内部设置有导扣通道,导扣滑道的进口端与上纽扣震动盘的输出端连通,在上连接轨道上在导扣滑道的出口端开设置在拔动片,拔动片枢接在固定座上,拔动片对应有导扣滑道出口端位置开设置有夹持凹槽,夹持凹槽的尺寸与上纽口上部的凸柱外径相匹配,拔动片夹持凹槽的左侧设置有抵靠部,拔动片在扭簧作用下使得抵靠部抵靠上连接轨道的左侧,此时夹持凹槽刚好对准导扣滑道的出口端;所述的上推杆设置在拔动片的下方,上推杆的右端的顶部设置有上纽扣定位槽,纽扣定位槽至拔动片底面的高度大于上纽扣的高度,在上推杆与拔动片之间设置有取扣连动结构,上推杆复位时,通过取扣连动结构使得拔动片向左旋转将导扣滑道出口端的上纽扣脱离上连接轨道掉落到上推杆的纽扣定位槽内。所述的导扣通道截面呈“凸”字形结构,纽扣下部的裙边容置于“凸”字形导扣通道下部较宽通道内,纽扣上部的凸柱容置于“凸”字形导扣通道上部较窄通道内。所述的“凸”字形导扣通道顶部贯穿上连接轨道和下连接轨道的顶部。所述的上连接轨道出口端上部挖出脱扣槽,脱扣槽底面与“凸”字形导扣通道底面齐平,拔动片位于脱扣槽的上方,所述的拔动片底面与脱扣槽底面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高度刚好可容置上纽扣的裙边部。拔动片夹持凹槽右侧设置有贴合部,在拔动片旋转时,贴合部紧贴导扣通道出口端,确保每次只提取一枚上纽扣。所述的贴合部外缘呈弧形,所述的脱扣槽的侧壁同样呈弧形,在拔动片转动时,弧形结构贴合部和侧壁配合,保持两者之间间隙比较均匀。所述的取扣连动结构包括拔动片底部的拔动柱和上推杆顶部的挡块,挡块位于纽扣定位槽的左侧,所述的拔动柱下端部位于挡块左侧,上推杆向左侧复位时,挡块通过拔动柱带动拔动片向左侧旋转。在所述的脱扣槽底部左右位置对应下方上推杆的位置上开设有贯穿脱扣槽底部的落扣缺口。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拔动片、下推杆端部开设了与上、下纽扣凸柱配合的夹持凹槽和夹持槽,并且拔动片和下推杆底部会预留出供上、下纽扣裙边部间隙,因此无论纽扣不是出现上下重叠现象,凸柱是不会出重叠的,这样就可以确保每次只有一枚纽扣进入到夹持凹槽或夹持槽内,确保每次传送出去只有一枚纽扣,从而避免纽扣因重叠出现卡机等故障,从而确保了钉扣机高效稳定地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下扣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扣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扣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扣传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为本专利技术上连接轨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上连接轨道的侧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拔动片与上连接轨道的配合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纽扣重叠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包括钉扣机1、上扣传送机构2和下扣传送机构3,所述的钉扣机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安装置在冲杆的下端,冲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下模12位于上模11的正下方,下模12安装在钉扣机的底座13上,下扣传送机构3的输出端与底座13上的下模12连接;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水平位置高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包括钉扣机(1)、上扣传送机构(2)和下扣传送机构(3),所述的钉扣机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安装置在冲杆的下端,冲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下模(12)位于上模(11)的正下方,下模(12)安装在钉扣机的底座(13)上,其特征在于:下扣传送机构(3)的输出端与底座(13)上的下模(12)连接;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水平位置高于下扣传送机构(3),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的上推杆(23)水平方向向钉扣机(1)输送纽扣时,上推杆(23)的纽扣定位槽(231)刚好位于上模(11)的正下方;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上扣传送机构(2)和下扣传送机构(3)均由钉扣机的控制器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包括钉扣机(1)、上扣传送机构(2)和下扣传送机构(3),所述的钉扣机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上模安装置在冲杆的下端,冲杆通过传动机构与伺服电机连接,所述的下模(12)位于上模(11)的正下方,下模(12)安装在钉扣机的底座(13)上,其特征在于:下扣传送机构(3)的输出端与底座(13)上的下模(12)连接;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水平位置高于下扣传送机构(3),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的上推杆(23)水平方向向钉扣机(1)输送纽扣时,上推杆(23)的纽扣定位槽(231)刚好位于上模(11)的正下方;所述的伺服电机连接、上扣传送机构(2)和下扣传送机构(3)均由钉扣机的控制器控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扣传送机构(3)包括底板(31)和下连接轨道(32),所述的底板(31)一端与下模(12)相连,在所述的底板(31)上表面设置有下推杆(33),下推杆(33)底面与底板(31)上表面之间留有间隙,下纽扣(5)的裙边部(51)可容置于底板(31)上表面与下推杆(33)底面的间隙之间,下推杆(33)与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连接,第一直线驱动装置(34)推动下推杆(33)在底板(31)上表面往复运动,所述的下模(12)与下推杆(33)前端部对应的位置上设有一开口(121),下推杆(33)向前推进时可将下纽扣(5)从开口(121)处推至下模(12)的模腔(122)内,在下推杆(33)的前端部开设有夹持槽(331),夹持槽(331)尺寸与下纽扣(5)凸柱(52)的尺寸相匹配,所述的下连接轨道(32)设置在下推杆(33)的左侧,下连接轨道(32)内部开设有导扣通道,导扣通道(221)出口端与下推杆(33)的前端部位置相对应,导扣滑道(221)的进口端与下纽扣震动盘的输出端连通,在下推杆(33)的前端位于夹持槽(331)的右侧设置有向前延伸的延伸部(332),延伸部(332)阻挡在导扣通道出口端延伸方向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夹持槽(332)前方还设置有防脱挡杆(36),防脱挡杆枢接在底座(13)或底板(31)上,枢接部套设置有扭簧,防脱挡杆(36)在扭簧的作用下抵在延伸部(332)的前端,防脱挡杆(36)、延伸部(332)及夹持槽(331)围合成一侧开口的U形槽,该U形槽的开口朝向导扣通道(221)出口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口(121)的宽度与下纽扣裙边部(51)外径尺寸相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钉扣机自动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扣传送机构(2)包括固定座(21)、上连接轨道(22)、上推杆(23)和第二直线驱动装置(24),第二直线驱动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文仁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新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