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725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9:01
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包括主体、设于主体上的摇柄转轴、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摇柄、抛线机构;主体上还设有可滑移的切换钮,切换钮可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钮与转盘之间还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固定端设于切换钮上,所述第二扭簧的活动端设于转盘上,所述第二扭簧的弹性系数大于所述第一扭簧的弹性系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切换钮的设置,实现抛线开关释放后可自动复位或者需要通过操作复位,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加灵活,满足各种场合所需。

A fishing line wheel with a new type of line throwing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渔线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渔线轮中一般设置有抛线机构,抛线机构通过抛线开关控制,当抛线开关向下按时,渔线轮上的线轮杯是自由转动状态,在该状态即可进行抛线,要恢复至摇柄带动转动状态,则通过回拨抛线开关或者转动摇柄实现回复。按下抛线开关后,在内部的扭簧的作用下,抛线开关能保持在该位置。而实际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更灵活地使用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使用方式还不够灵活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使用方式更加多样化的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包括主体、设于主体上的摇柄转轴、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摇柄、抛线机构;所述的抛线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抛线按钮、设于所述的主体内的转盘、与所述的转盘铰接的复位臂、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复位轮、设于所述主体和复位臂之间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的主体上,所述第一扭簧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的复位臂上;所述的转盘与所述的抛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包括主体、设于主体上的摇柄转轴、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摇柄、抛线机构;/n所述的抛线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抛线按钮、设于所述的主体内的转盘、与所述的转盘铰接的复位臂、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复位轮、设于所述主体和复位臂之间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的主体上,所述第一扭簧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的复位臂上;/n所述的转盘与所述的抛线按钮连接,抛线时所述的抛线按钮向下按时带动所述的转盘向下转动,所述的转盘向下转动后带动所述的复位臂向下移动,所述的复位臂向下移动后移动至复位轮的作用范围内,此时所述第一扭簧的活动端超越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从而复位臂可保持在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抛线机构的渔线轮,包括主体、设于主体上的摇柄转轴、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摇柄、抛线机构;
所述的抛线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主体上的抛线按钮、设于所述的主体内的转盘、与所述的转盘铰接的复位臂、设于所述摇柄转轴上的复位轮、设于所述主体和复位臂之间的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的主体上,所述第一扭簧的活动端固定在所述的复位臂上;
所述的转盘与所述的抛线按钮连接,抛线时所述的抛线按钮向下按时带动所述的转盘向下转动,所述的转盘向下转动后带动所述的复位臂向下移动,所述的复位臂向下移动后移动至复位轮的作用范围内,此时所述第一扭簧的活动端超越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从而复位臂可保持在向下移动后的位置;
收线时转动所述的摇柄,从而所述的摇柄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的复位轮转动,所述的复位轮转动后带动所述的复位臂上移,所述的复位臂上移动后带动所述的转盘回转,当第一扭簧的活动端不再超越所述第一扭簧的固定端后,在第一扭簧的作用下所述的复位臂自动回位;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上还设有可滑移的切换钮,所述的切换钮可定位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的切换钮与所述的转盘之间还设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固定端设于所述的切换钮上,所述第二扭簧的活动端设于所述的转盘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相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