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705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其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改良土壤、栽培槽设置、苗木种植以及田间管理,而田间管理又包括温度管理、养分管理、水分管理、病虫管理,使用本方案所提供的技术可提高生长速率、保证存活率,主要用于桃树栽培种植。

A semi open greenhouse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white peach in Low Latitude Platea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果树栽培
,具体的说是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
技术介绍
果树生长是农业生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饮食结构,满足人民需求,繁荣市场供应,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果树生长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8年,全国果树面积己达863.5万hm2,总产量己达5452.9万t,人均占有果品44.8kg。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果品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品种的多样化上,淡季市场的供应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果树设施栽培技术就是适应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果树栽培技术,而对白桃树进行种植栽培时,如不利用有效的栽培技术,则容易造成桃树生长速率底、死亡率高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生长速率、保证存活率的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1)品种选择:在栽培技术中品种应选择健康苗木,而健康苗木的标准是根系完整、无根癌病和检疫性病虫害,芽体饱满,苗干通直,高度在80厘米以上,粗度在1厘米以上,且所选苗木生长周期短、抗虫病、耐运;(2)改良土壤:在栽培技术中需要对温室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并在疏松过程中加入有机肥,而有机肥的添加量为每亩地增加4000—5000公斤的有机肥,在原有土壤上再增加客土,而客土的增加量为在原有土壤基础上增厚5—10cm,为了提高栽培效果,还在土壤中加入含有益微生物的肥料;(3)栽培槽设置:在改良土壤上先覆盖一层无纺布地膜,之后在无纺布地膜上再设置一层塑料地膜,并使无纺布地膜与土壤隔离;(4)苗木种植:将所选苗木种植在栽培槽上,并且控制每株苗木之间的距离为行距不能小于2米,株距不能小于1米,亩栽株数为300—330株,大棚的高度设置不超过3m,苗木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m;(5)田间管理:a、温度管理:种植1—2个月时,白天大棚内部温度控制在24—30℃,晚上温度控制在12—18℃;种植2—4个月内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温度控制在9—13℃;种植4个月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晚上温度控制在5—8℃;b、养分管理:以有机肥为主,以N、P、K三要素为主要指标,每株桃树施有机肥30—50kg,此后4个月内每1个月施肥一次;c、水分管理:配合大棚内部的水分灌溉装置对每株桃树每15天进行一次水分灌溉,直至灌溉3个月,3个月后每30天灌溉一次;d、病虫管理:在种植后喷1次5度石硫合剂,此后密切关注每株桃树的枝干,避免出现病虫,可在第一次喷撒石硫合剂后,如果出现病虫,进行第二次喷撒。栽培槽设置为宽80—100cm,深40—50cm。种植桃树4个月后对桃树进行修剪。大棚内部的湿度控制在40%—60%。大棚采用半开式温室大棚。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种植白桃树的栽培技术,并从选种、土壤改良、栽培槽、种植以及后期管理进行了技术交代,从而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栽培技术,可提高桃树的生长速率,并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桃树的存活率,从而实现桃树栽培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1)品种选择:在栽培技术中品种应选择健康苗木,而健康苗木的标准是根系完整、无根癌病和检疫性病虫害,芽体饱满,苗干通直,高度在80厘米以上,粗度在1厘米以上,且所选苗木生长周期短、抗虫病、耐运;(2)改良土壤:在栽培技术中需要对温室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并在疏松过程中加入有机肥,而有机肥的添加量为每亩地增加4000—5000公斤的有机肥,在原有土壤上再增加客土,而客土的增加量为在原有土壤基础上增厚5—10cm,为了提高栽培效果,还在土壤中加入含有益微生物的肥料;(3)栽培槽设置:在改良土壤上先覆盖一层无纺布地膜,之后在无纺布地膜上再设置一层塑料地膜,并使无纺布地膜与土壤隔离;(4)苗木种植:将所选苗木种植在栽培槽上,并且控制每株苗木之间的距离为行距不能小于2米,株距不能小于1米,亩栽株数为300—330株,大棚的高度设置不超过3m,苗木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m;(5)田间管理:a、温度管理:种植1—2个月时,白天大棚内部温度控制在24—30℃,晚上温度控制在12—18℃;种植2—4个月内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温度控制在9—13℃;种植4个月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晚上温度控制在5—8℃;b、养分管理:以有机肥为主,以N、P、K三要素为主要指标,每株桃树施有机肥30—50kg,此后4个月内每1个月施肥一次;c、水分管理:配合大棚内部的水分灌溉装置对每株桃树每15天进行一次水分灌溉,直至灌溉3个月,3个月后每30天灌溉一次;d、病虫管理:在种植后喷1次5度石硫合剂,此后密切关注每株桃树的枝干,避免出现病虫,可在第一次喷撒石硫合剂后,如果出现病虫,进行第二次喷撒。实施例二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在实施例一中,栽培槽设置为宽80—100cm,深40—50cm,可以保证桃树种植的效果;种植桃树4个月后对桃树进行修剪,从而使得可以保证桃树后期生长效果优异;大棚内部的湿度控制在40%—60%,来保证桃树生长,而大棚则采用半开式温室大棚。实施例三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采用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提高桃树的生长速率,并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桃树的存活率,从而实现桃树栽培种植所产生的经济效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栽培技术包括:/n(1)品种选择:在栽培技术中品种应选择健康苗木,而健康苗木的标准是根系完整、无根癌病和检疫性病虫害,芽体饱满,苗干通直,高度在80厘米以上,粗度在1厘米以上,且所选苗木生长周期短、抗虫病、耐运;/n(2)改良土壤:在栽培技术中需要对温室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并在疏松过程中加入有机肥,而有机肥的添加量为每亩地增加4000—5000公斤的有机肥,在原有土壤上再增加客土,而客土的增加量为在原有土壤基础上增厚5—10cm,为了提高栽培效果,还在土壤中加入含有益微生物的肥料;/n(3)栽培槽设置:在改良土壤上先覆盖一层无纺布地膜,之后在无纺布地膜上再设置一层塑料地膜,并使无纺布地膜与土壤隔离;/n(4)苗木种植:将所选苗木种植在栽培槽上,并且控制每株苗木之间的距离为行距不能小于2米,株距不能小于1米,亩栽株数为300—330株,大棚的高度设置不超过3m,苗木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m;/n(5)田间管理:/na、温度管理:种植1—2个月时,白天大棚内部温度控制在24—30℃,晚上温度控制在12—18℃;/n种植2—4个月内时,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晚上温度控制在9—13℃;/n种植4个月后,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晚上温度控制在5—8℃;/nb、养分管理:以有机肥为主,以N、P、K三要素为主要指标,每株桃树施有机肥30—50kg,此后4个月内每1个月施肥一次;/nc、水分管理:配合大棚内部的水分灌溉装置对每株桃树每15天进行一次水分灌溉,直至灌溉3个月,3个月后每30天灌溉一次;/nd、病虫管理:在种植后喷1次5度石硫合剂,此后密切关注每株桃树的枝干,避免出现病虫,可在第一次喷撒石硫合剂后,如果出现病虫,进行第二次喷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纬高原地区白桃树半开放温室大棚栽培技术,其特征在于:栽培技术包括:
(1)品种选择:在栽培技术中品种应选择健康苗木,而健康苗木的标准是根系完整、无根癌病和检疫性病虫害,芽体饱满,苗干通直,高度在80厘米以上,粗度在1厘米以上,且所选苗木生长周期短、抗虫病、耐运;
(2)改良土壤:在栽培技术中需要对温室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改良,改良时需要对土壤进行疏松并在疏松过程中加入有机肥,而有机肥的添加量为每亩地增加4000—5000公斤的有机肥,在原有土壤上再增加客土,而客土的增加量为在原有土壤基础上增厚5—10cm,为了提高栽培效果,还在土壤中加入含有益微生物的肥料;
(3)栽培槽设置:在改良土壤上先覆盖一层无纺布地膜,之后在无纺布地膜上再设置一层塑料地膜,并使无纺布地膜与土壤隔离;
(4)苗木种植:将所选苗木种植在栽培槽上,并且控制每株苗木之间的距离为行距不能小于2米,株距不能小于1米,亩栽株数为300—330株,大棚的高度设置不超过3m,苗木与大棚顶部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2m;
(5)田间管理:
a、温度管理:种植1—2个月时,白天大棚内部温度控制在24—30℃,晚上温度控制在12—18℃;
种植2—4个月内时,白天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游东
申请(专利权)人:六安市兆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