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313645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包括信标机,所述信标机的输出端与可调衰减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可调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5路信号分别与移相器一的输入端、移相器二的输入端、合路器一的输入端、合路器二的输入端、衰减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一的输出端与移相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二的输出端与衰减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相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二的输出端与合路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一的输出端与跟踪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洁、高效、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A test system of single pulse dual channel tracking receiv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远距离通讯
,具体为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远距离通信领域,实时准确的控制窄波束天线指向通信目标是关键。目前自动跟踪技术主要包括步进跟踪、圆锥扫描跟踪和单脉冲跟踪三种。与步进跟踪和圆周扫描跟踪相比单脉冲跟踪具有更高的精度和计算速度,所以其广泛应用于卫星通信,地面站和雷达站等测控领域。单脉冲跟踪接收机是单脉冲跟踪系统的关键部件,它的指标决定了单脉冲跟踪系统的性能。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的研制也是单脉冲跟踪系统的关键节点,如何在单脉冲跟踪接收机研制过程中进行充分的测试是每个单脉冲跟踪系统研制需要提前重点考虑的问题。现有的单脉冲跟踪接收机具有测试手段不足、测试系统昂贵、复杂不易外场携带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子模块均为通信测控领域常用的模块,方便快速搭建测试系统,并且能在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拆解与其他系统实现高效复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包括信标机,所述信标机的输出端与可调衰减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可调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5路信号分别与移相器一的输入端、移相器二的输入端、合路器一的输入端、合路器二的输入端、衰减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一的输出端与移相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二的输出端与衰减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相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二的输出端与合路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一的输出端与跟踪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信标机的型号为KCT-C50C。进一步的,所述可调衰减器的型号为ZX76-31R75PP。进一步的,所述功分器的型号为ZN6PD-63W。进一步的,所述移相器一、移相器二、移相器三的型号为7722A。进一步的,所述合路器一、合路器二、合路器三的型号为ZB2PD-63。进一步的,所述衰减器一的型号为UNAT-10。进一步的,所述衰减器二的型号为UNAT-5。进一步的,所述跟踪接收机的型号为DMCGZ-C50-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各个子模块均为通信测控领域常用的模块,方便快速搭建测试系统,并且能在长时间不用的情况下拆解与其他系统实现高效复用。(2)本技术不仅能在实验室进行前期研发测试,大大减少外场测试时间,提高研发效率;而且还能在外场使用,方便系统排故和问题定位。(3)本技术采用模拟的方式产生单脉冲天线的和差信号,减少了对测控系统的其他子系统的依赖,能在实验室即可完成对跟踪接收机的性能测试,能有效的提高开发效率和研发进度。(4)本技术采用常用的模块化设计代替了复杂的实验室测试系统,灵活性有了很大的提高,搭建系统快捷高效,灵活性好,方便系统的扩展和变更。(5)本技术简洁、高效、成本低廉具有极高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的系统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包括信标机,信标机的输出端与可调衰减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可调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5路信号分别与移相器一的输入端、移相器二的输入端、合路器一的输入端、合路器二的输入端、衰减器一的输入端连接,合路器一的输出端与移相器三的输入端连接,合路器二的输出端与衰减器二的输入端连接,移相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二的输出端与合路器三的输入端连接,合路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一的输出端与跟踪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本实施例中,信标机的型号为KCT-C50C,可调衰减器的型号为ZX76-31R75PP,功分器的型号为ZN6PD-63W,移相器一、移相器二、移相器三的型号为7722A,合路器一、合路器二、合路器三的型号为ZB2PD-63,衰减器一的型号为UNAT-10,衰减器二的型号为UNAT-5,跟踪接收机的型号为DMCGZ-C50-2。如图1所示,通过信标机产生测试信号,经过可调衰减器对信号强度进行精准控制,之后信号经过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通过调整移相器一来模拟天线的方位偏差,通过调整移相器二来模拟天线的俯仰偏差,通过调整移相器三来保证方位偏差信号和俯仰偏差信号相位相差90°以满足正交条件,衰减器二是来抵消移相器三的插损影响,经过合路器三产生正交的差信号,两路信号一起接入跟踪接收机,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变更或者控制信标机可以产生不同的测试信号源,通过调整可调衰减器调整信号强度,并通过调整移相器一和移相器二可以遍历各种测试场景。工作步骤:信标机此处可以是只产生单音信号的信标机也可以是产生调制信号的宽带信标机,此处采用测控系统的信标机,这样仿真效果最佳;产生的信标信号通过一个可调衰减器实现对信标信号能量的精准控制,精确的能量值可以通过频谱仪进行标校;可调衰减器产生的能量可控的信标信号通过一个多路功分器产生5路信标信号,第1路信号通过移相器一后与功分器产生的第2路信号经过一个合路器二产生1路信号,并将此信号标定为方位差信号;可调衰减器产生的第3路信号通过移相器二后与功分器产生的第4路信号经过一个合路器二产生1路信号,并将此信号标定为俯仰差信号;合路器一产生的方位差信号和合路器二产生的俯仰差信号分别经过移相器三和衰减器二后经过合路器三完成信号合成,产生正交差信号;功分器产生的第5路信号经过衰减器一后,将其标定为和信号;合路器三产生的正交差信号与衰减器一产生的和信号即可接入跟踪接收机进行性能测试;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标机,所述信标机的输出端与可调衰减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可调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5路信号分别与移相器一的输入端、移相器二的输入端、合路器一的输入端、合路器二的输入端、衰减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一的输出端与移相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二的输出端与衰减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相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二的输出端与合路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一的输出端与跟踪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信标机,所述信标机的输出端与可调衰减器的输入端信号连接,所述可调衰减器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功分器产生5路信号,5路信号分别与移相器一的输入端、移相器二的输入端、合路器一的输入端、合路器二的输入端、衰减器一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一的输出端与移相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二的输出端与衰减器二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移相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二的输出端与合路器三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合路器三的输出端、衰减器一的输出端与跟踪接收机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标机的型号为KCT-C50C。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脉冲双通道跟踪接收机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衰减器的型号为ZX76-31R75PP。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仁智张春泽李辰飞孔雅杨继超吴江波展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讯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