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596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壳体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侧挡板,壳体的上方设置有顶盖,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底座的顶部开设有底槽,底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圈,固定圈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底槽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侧槽,侧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侧槽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外壁紧密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底座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震作用,保证在运输或者使用时稳定不易晃动,顶盖能够将装置顶部进行保护,且能够方便线材的缠绕。

A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device applied to regional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of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为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配网主要采用过电流速断保护作为线路的主保护,在DG接入后,为了维持传统配网的保护架构提出了一些自适应的电流速断保护,可根据配网的运行情况和DG的出力和接入位置自动整定计算以适应DG接入带来的影响。现有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在使用时需要用到各种连接引线,通过连接引线与装置连接,但是因连接引线携带不便,容易发生缠绕,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且没有设置保护盖,不能保护内部的装置,在运输容易受到震动造成内部零件损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连接引线携带不便,容易发生缠绕,给工作人员带来不便,且没有设置保护盖,不能保护内部的装置,在运输容易受到震动造成内部零件损坏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br>一种应用于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侧挡板(2),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把手(31);所述底座(11)的顶部开设有底槽(112),所述底槽(1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圈(12),所述固定圈(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21),所述底槽(112)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侧槽(111),所述侧槽(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侧槽(111)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所述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壁紧密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11),所述壳体(1)的顶部外侧设置有侧挡板(2),所述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部设置有把手(31);所述底座(11)的顶部开设有底槽(112),所述底槽(112)的底部设置有若干固定圈(12),所述固定圈(1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121),所述底槽(112)的两侧内壁开设有侧槽(111),所述侧槽(111)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侧槽(111)的底部内壁紧密焊接,所述第二弹簧(13)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壁紧密焊接;所述顶盖的底部中心处紧密焊接有第一限位片(33),所述第一限位片(33)的表面紧密焊接有绕线盘(34),所述绕线盘(34)远离第一限位片(33)的一侧紧密焊接有第二限位片(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有源配电网区域差动保护的配网自动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31)为U形结构,所述把手(31)的两端与顶盖(3)的顶部紧密焊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善荣张海永储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易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