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73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包括输出端本体、外螺纹筒、内螺纹筒、中心导体柱、轴承、密封挡环、螺母、输入端本体、第一矩形板、限位孔、限位柱、第二矩形板、螺纹杆、筒状导体、弧形片和环状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输出端本体上含有限位柱,输入端本体上开有限位孔,在限位柱和限位孔的作用下,中心导体柱对轻松准筒状导体,大大方便了装置的装配,避免了中心导体柱被抵弯情况的发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筒状导体内安装有弧形片,中心导体柱插入到筒状导体内部时,弧形片发生轻微形变与中心导体柱的外壁抵紧,且筒状导体内安装有环状刷,可将中心导体柱外壁的锈蚀刷掉,有利于避免接触不良情况的发生,有利于保证装置的正常使用。

A RF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具体是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属于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应用

技术介绍
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通常被认为是装接在电缆上或安装在仪器上的一种元件,作为传输线电气连接或分离的元件,它属于机电一体化产品,简单的讲它主要起桥梁作用,在六十多年的时间里,经过各国专家的共同努力,使RF连接器形成了独立完整的专业体系,成为连接器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轴传输系统不可缺少的关键元件。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的输出端本体和输入端本体在装配时,需要将中心导体柱对准筒状导体,然后将输出端本体和输入端本体螺纹连接在一起,装配过程中,中心导体柱不容易对准筒状导体,容易将中心导体柱抵弯,不利于装置的装配,且现有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容易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不利于装置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包括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端本体(1)、输入端本体(8)、外螺纹筒(2)、内螺纹筒(3)、中心导体柱(4)、固定机构和筒状导体(14),所述输出端本体(1)的底端面固接有外螺纹筒(2),所述外螺纹筒(2)一端面的水平安装有中心导体柱(4)和两根限位柱(11),所述内螺纹筒(3)一端处的内壁嵌入安装有轴承(5),所述轴承(5)固定套接在输入端本体(8)一端处的外壁,所述内螺纹筒(3)螺纹安装在外螺纹筒(2)上,所述输入端本体(8)的一端面开有与限位柱(11)相匹配的限位孔(10),且所述限位柱(11)位于限位孔(10)内,开有所述限位孔(10)的输入端本体(8)的一端面的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出端本体(1)、输入端本体(8)、外螺纹筒(2)、内螺纹筒(3)、中心导体柱(4)、固定机构和筒状导体(14),所述输出端本体(1)的底端面固接有外螺纹筒(2),所述外螺纹筒(2)一端面的水平安装有中心导体柱(4)和两根限位柱(11),所述内螺纹筒(3)一端处的内壁嵌入安装有轴承(5),所述轴承(5)固定套接在输入端本体(8)一端处的外壁,所述内螺纹筒(3)螺纹安装在外螺纹筒(2)上,所述输入端本体(8)的一端面开有与限位柱(11)相匹配的限位孔(10),且所述限位柱(11)位于限位孔(10)内,开有所述限位孔(10)的输入端本体(8)的一端面的中心处嵌入安装有筒状导体(14),所述筒状导体(14)的内壁安装有弧形片(15),靠近所述中心导体柱(4)的筒状导体(14)一端的内壁嵌入安装有环状刷(16),所述输入端本体(8)和输出端本体(1)之间安装有固定机构;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矩形板(9)、第二矩形板(12)、螺纹杆(13)和螺母(7),所述第一矩形板(9)和第二矩形板(12)分别固定套接在输入端本体(8)和输出端本体(1)的外部,所述第一矩形板(9)和第二矩形板(12)之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广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