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7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及电池包,连接组件包括汇流条、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汇流条包括主体部、延伸部和弯折连接部,弯折连接部连接主体部和延伸部。第一绝缘套包覆汇流条的主体部。第二绝缘套包覆汇流条的延伸部。第三绝缘套包括第一覆盖部,且第一覆盖部包覆汇流条的弯折连接部。由于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均为独立的部件且分段包覆在汇流条的不同部位上,因而使得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各自的长度较短、且需要弯折的部分少,从而便于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分别套装于汇流条的不同部位上,由此不仅简化了第一绝缘套、第二绝缘套和第三绝缘套的结构,还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日渐发展,电池包的电量和电压越来越高,布置也越来越紧凑,相应地,对电池包内部的汇流条的绝缘耐压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为了保证汇流条的绝缘耐压可靠性,通常在汇流条的外部套设一体式热缩管,或者采用喷粉、浸塑、挤塑工艺在汇流条的外部整体设置绝缘层。但是,由于电池包内部的汇流条的长度较长、走向复杂、且存在平弯结构、立弯结构、扭弯结构等多种形式,因此当采用一体式热缩管对汇流条进行绝缘时,由于汇流条折弯处易产生发白、褶皱、气泡、撕裂等缺陷,其不能满足电池包的绝缘耐压可靠性要求;当采用喷粉、浸塑、挤塑工艺对汇流条进行绝缘时,其材料成本和工艺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电池包,连接组件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绝缘耐压可靠性高,当连接组件应用于电池包中时,其能满足电池包的绝缘耐压可靠性要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其包括汇流条、第一绝缘套、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条(11)、第一绝缘套(12)、第二绝缘套(13)和第三绝缘套(14),/n汇流条(11)包括主体部(111)、延伸部(112)和弯折连接部(113),弯折连接部(113)连接主体部(111)和延伸部(112);/n第一绝缘套(12)包覆汇流条(11)的主体部(111);/n第二绝缘套(13)包覆汇流条(11)的延伸部(112);/n第三绝缘套(14)包括第一覆盖部(141),且第一覆盖部(141)包覆汇流条(11)的弯折连接部(1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汇流条(11)、第一绝缘套(12)、第二绝缘套(13)和第三绝缘套(14),
汇流条(11)包括主体部(111)、延伸部(112)和弯折连接部(113),弯折连接部(113)连接主体部(111)和延伸部(112);
第一绝缘套(12)包覆汇流条(11)的主体部(111);
第二绝缘套(13)包覆汇流条(11)的延伸部(112);
第三绝缘套(14)包括第一覆盖部(141),且第一覆盖部(141)包覆汇流条(11)的弯折连接部(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绝缘套(12)、第二绝缘套(13)和第三绝缘套(14)均为热缩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三绝缘套(14)整体位于第一绝缘套(12)和第二绝缘套(1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三绝缘套(14)还包括第二覆盖部(142),第二覆盖部(142)连接于第一覆盖部(141)并包覆部分第一绝缘套(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三绝缘套(14)还包括第三覆盖部(143),第三覆盖部(143)连接于第一覆盖部(141)并包覆部分第二绝缘套(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1),其特征在于,
延伸部(112)为矩形结构;
相应地,第二绝缘套(13)为矩形结构,且第二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凡戴晓汕陈玉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