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触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13531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轻触开关,其包括绝缘座体、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及按钮,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收容所述可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内底壁,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接触部,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接触部,所述按钮位于所述可动端子上方,所述内底壁进一步凹设有位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阻断槽,当水汽进入轻触开关内部时,阻断槽切断第二接触部的银离子的运动路线,阻止银离子迁移至第一接触部,改善了防水功能,防止第一固定端子与第二固定端子发生短路现象。

Tact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轻触开关
本技术涉及一种轻触开关,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按钮的轻触开关。
技术介绍
轻触开关主要利用按钮推动可动端子与固定端子接通或断开并实现电路转接的开关,在电气自动控制电路中,用于手动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电路的通断,轻触开关结构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请参图1所示,现有轻触开关100’包括绝缘座体10’、第一固定端子21’、第二固定端子22’、可动端子30’、按钮40’及盖体50’,第一固定端子21’、第二固定端子22’及可动端子30’分别固定于绝缘座体10’内;绝缘座10’体顶部设有圆形收容空间15’;第一固定端子21’与第二固定端子22’分别具有布置于收容空间15’内底壁上的接触部,第一固定端子21’的接触部略高于第二固定端子22’的接触部,第一固定端子21’设有两个接触部,位于第二固定端子22’的接触部两侧;可动端子30’与按钮40’分别收容于收容空间15’内,可动端子30’设置为圆形,向下支撑于第一固定端子21’的两个接触部上,按钮40’向下抵靠于可动端子30’上,盖体50’固定于绝缘座体10’顶部,并遮盖收容空间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触开关,其包括绝缘座体、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及按钮,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收容所述可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内底壁,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主体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于所述内底壁,并且相互隔开,所述可动端子向下支撑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所述按钮位于所述可动端子上方,当所述按钮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压所述可动端子向下变形后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触开关,其包括绝缘座体、第一固定端子、第二固定端子、可动端子及按钮,所述绝缘本体凹设有收容所述可动端子的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包括内底壁,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第一主体部、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的第一接触部及从所述第一主体部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第一焊接脚,所述第二固定端子包括第二主体部、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的第二接触部及从所述第二主体部延伸出所述绝缘座体的第二焊接脚,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于所述内底壁,并且相互隔开,所述可动端子向下支撑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上,所述按钮位于所述可动端子上方,当所述按钮向下移动时能够推压所述可动端子向下变形后接触所述第二接触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底壁进一步凹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的阻断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断槽设置为弧形,所述阻断槽环绕所述第一接触部或所述第二接触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端子包括位于所述第二接触部相对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接触部,每一个所述第一接触部与所述第二接触部之间设有一个所述阻断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触开关,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阻断槽断开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莹莹魏跑锋章敏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春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