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13506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1-18 03: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涉及钢琴键盘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中板以及设置于中板顶部的枕板,所述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开设于枕板内的通孔、开设于枕板一侧且与通孔远离中板一侧连通的沉孔、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的螺栓以及套接于螺栓的弹性件;所述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穿过通孔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中板靠近枕板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中板和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尾段与枕板碰撞所产生噪音的问题,达到了降低尾段与枕板碰撞所产生噪音的效果。

Silencing device for keyboard re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琴键盘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
技术介绍
钢琴是西洋古典音乐中的一种键盘乐器,有“乐器之王”的美称。钢琴由88个琴键(52个白键,36个黑键)和金属弦音板组成。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1709年专利技术了钢琴。钢琴音域范围从A0(27.5Hz)至C8(4186Hz),几乎囊括了乐音体系中的全部乐音,是除了管风琴以外音域最广的乐器。钢琴主要用于独奏、重奏、伴奏等演出。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琴1,包括基架11、固接于基架11上的中板12、安装于中板12上的键盘13以及固接于中板12顶部一侧的枕板14;键盘13包括多个琴键15,每个琴键15包括前段151和尾段152,使用人员通过按压前段151从而产生美妙的音律,尾段152处于枕板14的正上方。但是,当使用人员在按压前段时,尾段会翘起,当使用人员松开前段时,尾段回位而落在枕板上,因而会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能够降低尾段与枕板碰撞而产生的噪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包括中板以及设置于中板顶部的枕板,所述枕板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每组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开设于枕板内的通孔、开设于枕板一侧且与通孔远离中板一侧连通的沉孔、可拆卸连接于通孔内的螺栓以及套接于螺栓的弹性件;所述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穿过通孔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中板靠近枕板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中板和枕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琴键的尾段落到枕板上时,枕板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枕板向下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抵压,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减轻尾段与枕板的碰撞,因而能够降低噪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板和枕板的相对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处于两个限位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槽,能够对弹性件进行限位,因而能够降低弹性件在被压缩或者复位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弹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具有较佳的弹性形变能力,因而有助于减轻琴键的尾段与枕板的刚性接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板靠近枕板的一侧开设有供螺栓远离其栓帽的一端沿竖向滑移的滑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对螺栓具有导向作用,从而能够降低螺栓在沿竖向滑移过程中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枕板远离中板的一侧固接有带孔的毛呢防护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毛呢防护层,能够进一步减轻琴键的尾段与枕板发生碰撞。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螺栓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接于通孔内壁的圆环以及沿圆环的周向均布的多个弹性片;每个所述弹性片朝向中板倾斜设置;所述通孔内设置有用于推动弹性片向靠近通孔内壁运动的推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螺栓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此时弹性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螺栓插入通孔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性片对螺栓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螺栓进行固定;当需要拆下螺栓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然后将螺栓拔出即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螺栓进行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组件包括按压环以及与按压环内腔连通的推动管;所述按压环凸出沉孔的底部设置;所述推动管沿通孔的轴向滑移于通孔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动推动按压环移动,按压环移动带动推动管移动,这样便于对弹性片进行抵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管的形状呈圆台状,并且所述推动管的截面面积从靠近按压环的一端到远离按压环的一端依次递增。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便于将螺栓插入通孔内,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推动管在移动过程中带动螺栓移动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通孔远离中板一端的内壁上固接有环形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使推动管始终处于通孔内,这样可以降低推动组件与通孔发生分离的可能性,因而能够降低推动组件发生丢失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当琴键的尾段落到枕板上时,枕板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枕板向下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抵压,此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能够减轻尾段与枕板的碰撞,因而能够降低噪音;2.当需要对螺栓进行固定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此时弹性片处于被压缩状态,然后将螺栓插入通孔内,然后松开推动组件,推动组件在弹性片的作用下复位,当推动组件复位后,此时弹性片对螺栓进行抵压,从而便可对螺栓进行固定;当需要拆下螺栓时,通过推动组件对弹性片进行抵压,然后将螺栓拔出即可;通过设置固定机构,便于对螺栓进行固定;3.通过设置限位块,可使推动管始终处于通孔内,这样可以降低推动组件与通孔发生分离的可能性,因而能够降低推动组件发生丢失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钢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枕板与中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凸显弹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凸显沉孔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钢琴;11、基架;12、中板;13、键盘;14、枕板;15、琴键;151、前段;152、尾段;2、毛呢防护层;3、弹性组件;31、通孔;32、沉孔;33、螺栓;34、弹簧;35、滑槽;36、限位槽;4、固定机构;41、圆环;42、弹性片;43、推动组件;431、按压环;432、推动管;44、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中板12以及设置于中板12顶部的枕板14,枕板14远离中板12的一侧固接有带孔的毛呢防护层2,枕板14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3。如图4和图5所示,每组弹性组件3包括开设于枕板14内的通孔31、开设于枕板14一侧且与通孔31远离中板12一侧连通的沉孔32、可拆卸连接于通孔31内的螺栓33以及套接于螺栓33的弹性件;毛呢防护层2上的孔对应沉孔32设置,螺栓3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穿过通孔31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中板12靠近枕板14的一侧,中板12靠近枕板14的一侧开设有供螺栓3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沿竖向滑移的滑槽35;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中板12和枕板14,弹性件为弹簧34。当琴键15的尾段152落到枕板14上时,枕板14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枕板14向下移动对弹性件进行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包括中板(12)以及设置于中板(12)顶部的枕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板(14)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3),每组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开设于枕板(14)内的通孔(31)、开设于枕板(14)一侧且与通孔(31)远离中板(12)一侧连通的沉孔(32)、可拆卸连接于通孔(31)内的螺栓(33)以及套接于螺栓(33)的弹性件;所述螺栓(3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穿过通孔(31)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中板(12)靠近枕板(14)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中板(12)和枕板(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包括中板(12)以及设置于中板(12)顶部的枕板(14),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板(14)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组弹性组件(3),每组所述弹性组件(3)包括开设于枕板(14)内的通孔(31)、开设于枕板(14)一侧且与通孔(31)远离中板(12)一侧连通的沉孔(32)、可拆卸连接于通孔(31)内的螺栓(33)以及套接于螺栓(33)的弹性件;所述螺栓(3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穿过通孔(31)且沿竖向滑移连接于中板(12)靠近枕板(14)的一侧;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于中板(12)和枕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2)和枕板(14)的相对内侧均开设有限位槽(36),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处于两个限位槽(36)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12)靠近枕板(14)的一侧开设有供螺栓(33)远离其栓帽的一端沿竖向滑移的滑槽(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键盘回位的消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炳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彩龙韵钢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