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在施工现场中存在包括基坑、塔吊周边、建筑材料堆放处等非工作人员不能靠近的危险区域,现有的对此类危险区域进行防护的方法是在相应的危险区域周围安装声光报警器来进行警示,声光报警器可同时开启声音和闪烁光进行智能报警,声光报警器的底部一般安装在驱动盒上,驱动盒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进行供电,驱动盒的底部安装在支架的顶部,进行支撑抬高,支架的底部插在土里,但是声光报警器和蓄电池长时间使用容易损坏,而现有的驱动盒与支架的连接方式大多采用焊接或多个螺栓进行连接,不便于对其进行拆卸修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该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具备便于对声光报警器和驱动盒进行拆卸的优点。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柱、支撑板、定位锥、定位座、定位机构、驱动盒和声光报警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焊接在支撑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板(2)、定位锥(3)、定位座(5)、定位机构(6)、驱动盒(7)和声光报警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焊接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焊接在定位锥(3)的顶部,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焊接在定位座(5)的底部,所述定位座(5)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9),所述驱动盒(7)的底部卡接在定位槽(9)的内部,所述驱动盒(7)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器(8),所述定位座(5)上连接有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位于定位座(5)外部的一端与驱动盒(7)的侧面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板(2)、定位锥(3)、定位座(5)、定位机构(6)、驱动盒(7)和声光报警器(8),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焊接在支撑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板(2)的底部焊接在定位锥(3)的顶部,所述支撑柱(1)的顶部焊接在定位座(5)的底部,所述定位座(5)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9),所述驱动盒(7)的底部卡接在定位槽(9)的内部,所述驱动盒(7)上连接有声光报警器(8),所述定位座(5)上连接有定位机构(6),所述定位机构(6)位于定位座(5)外部的一端与驱动盒(7)的侧面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现场危险区域智能监控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螺纹杆(601)、第一螺纹套(602)、第二螺纹套(603)、转把(604)、滑块(606)和挤压板(608),所述螺纹杆(601)的一端贯穿定位座(5)的侧面并通过轴承与定位座(5)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601)位于定位座(5)内腔一端的外表面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套(602)和第二螺纹套(603),所述螺纹杆(601)位于定位座(5)外部的一端与转把(604)焊接,所述第一螺纹套(602)和第二螺纹套(603)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俭,余冰,张平,张建明,陈清敏,刘怀松,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天健坪山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